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风田 《职业圈》2011,(13):15-15
圣雄甘地提出毁灭人类的"七宗罪",其中有一条就是"没有道德的商业"。企业发生的种种产品质量、食品安全问题都是表象,深层次地反映出企业家的道德必须要提升。  相似文献   

2.
暴景升 《文化学刊》2012,(2):116-121
当代中国的大学承担着过多的政治和经济使命,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大学教育在一味追求市场化与行政化、社会化的过程中,将"人的塑造"淹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中,"做事"的教育代替了"做人"的教育,对"人格"培养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道德教育却被边缘化、虚化;作为知识、智慧和道德圣殿的大学不断地被社会风气所左右,"媚权"、"媚俗"、"媚数字"、"媚等级"等风气不断销蚀和瓦解着学校应有的道德风化,使得中国的大学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为适应中国的发展,需要重新审视大学的宗旨与精神,追寻教育本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赵君 《文化学刊》2011,(3):37-39
儒家以其对自身理想人格的塑造与追求成就了"君子"这一特定的道德符号,"君子人格",是以仁为核心,兼括义、礼、智、信的一种人文品格,批判地继承、借鉴、弘扬这种道德范式,在当今社会文化建设中仍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对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化学刊》2011,(4):190-191
"文明"与"文化"陈炎在2011年5月3日发表的《文明"与"文化"》的博文中指出,在我看来,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5.
毛曦 《文化学刊》2011,(3):156-160
论文的质量与主体的学术素养有密切的关系。针对学术论文写作教育中存在的缺失,笔者认为应重视学术价值观与学术道德教育,科研人员应克服功利心态,具有追求科学性、尊重他人学术成果等学术道德;重视创新问题的教育,对于创新性做综合性的多层面的理解;重视学术论文写作规范教育,注意"摘要"和"绪论"中必要信息的含量;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倡导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与实践,不断提高理论思维水平;重视知识、资料积累和认知结构更新的教育,不断适应学术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焦仕刚 《文化学刊》2011,(6):155-157
在新兴媒介冲击下,新世纪中国新诗面临着发展困境: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让新诗庸俗化,诗人追名逐利,诗歌伦理规则的无序和道德精神的荒芜,新诗异化与新生成为新世纪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中国社会"官本位"的环境,使新诗创作主体出现了权力化、明星化、官员化的变化;诗歌应有的自律意识也变得脆弱。新诗的新生方向必然是:拥抱现实,回归平民化立场;重建新诗伦理秩序和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7.
人源于教育,形成于教育,升华于教育。教育的本质是"成人",是帮助受教育者道德完善、人品高尚、和谐全面发展,是让人们能够正确回答:人生应该如何度过,人类应该怎样存在。德育是教育的基石,是教育的根本,智育则是教育的手段和工具。德育要贯穿于人的一生教育当中。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与商业产生了密切联系,因此,出现了文化产品忽视、甚至不顾及社会效益和教化功能的不良文化现象,其表现为:片面、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各种垃圾文化充斥文化市场,"三俗"文化大行其道。其危害是破坏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动摇了维系正常人际关系的道德底线,毒害了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心理,所以,必须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切实改变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9.
《对外大传播》2010,(10):55-55
本刊讯9月11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公共外交国际论坛(2010)"暨第三届"外交官论坛"在京举行。论坛由6个分论坛组成,即:"大师高端论坛"、"企业家高端论坛"、"学者高端论坛"、"媒体高端论坛"、"文化界高端论坛"、"青年行动论坛"。来自外交界、  相似文献   

10.
道德修养、忠恕之道、人文精神是儒学的道德修养的精髓,精神迷失、道德失范、常德缺位是当代人的道德迷惘的现象,媒体应该结合当代时代特征,借鉴儒学的道德精髓,承担传统道德教育的责任,发挥道德展现平台、道德讨论场所、舆论监督阵地、道德文化园地等作用,推进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环境"意味着我们人类在中心,周围由所有非人的物质环绕。"生态"则意味着相互依存的共同体、整体化的系统和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国际生态批评领域里,最为通用也最多地被混用的两个术语,就是"环境批评"和"生态批评"。在文学界,"环境文学"、"生态文学"也常被混淆。究竟是使用"生态的"(ecological)一词好,还是使用"环境的"(enyironmental)一词好?  相似文献   

12.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企业决策中道德价值观的重新省视.文章就道德价值观的内涵出发,从企业道德决策的三种道德标准来浅析三鹿奶粉事件的道德决策凸显的企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以"被自杀"、"被自愿"、"被就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被"族新语,频繁地出现在网络、报刊及人们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并迅速地发展成为"被"字被网民选为"2009年汉语第一字"的状况。其实,这种新式用法的"被"族新语,起码萌生于1993年,其"被"的意义已较以往有了新的发展。"被"族新语的涌生与流行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密切相关。文章在对不同形式的"被"族新语的跟踪观察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被"族新语的衍生路向、"被"义、"被"族新语的结构特点,以及与一定社会文化心理之间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云南传媒业"走出去"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正逐步增强。除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的合作呈上升态势外,不同类型文化传播机构正改变以往对外传播"单兵突进"局面,开始逐步迈向"走出去联合体"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5.
正是姹紫嫣红时节,浙东宁海县漫山遍野的桃花、油菜花、杜鹃花争奇斗艳。宁海旅游部门经精心策划,配合"欢乐健康游"主题,整合后推出独具特色的"三色花"春之旅——美丽胡陈"粉色"桃花游、生态桑洲"黄色"油菜花游和东海云顶"红色"杜鹃花游,让游客在旅途中感受芳香之春。  相似文献   

16.
冉臻  李方海 《职业圈》2007,(3X):26-27
道德修养、忠恕之道、人文精神是儒学的道德修养的精髓,精神迷失、道德失范、常德缺位是当代人的道德迷惘的现象.媒体应该结合当代时代特征,借鉴儒学的道德精髓,承担传统道德教育的责任,发挥道德展现平台、道德讨论场所、舆论监督阵地、道德文化园地等作用,推进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游珍海 《文化学刊》2010,(5):127-130
年忌是中国广泛存在的民间习俗。对年忌习俗的研究,目前主要形成了"循环说"、"圣人说"、"谐音说"、"宗教影响说"四种阐释。本文通过对由"数感"到"数崇拜"再到"模式数"进而形成年忌习俗这一发展过程的梳理,在前人对此习俗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两种不同的文化解释。  相似文献   

18.
《文化学刊》2010,(5):135-135
马永庆、肖霞在《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2期撰文指出:集体主义公正性的落实,还需要建立健全道德赏罚机制。道德赏罚是增强集体主义外在道德动力的一剂良药,是有效地解决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的重要手段。马克思认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道德赏罚正是基于人之趋利避害的本性,以利益为杠杆,通过对道德的行为予以奖赏,对不道德的行为予以惩罚,  相似文献   

19.
王春鸣 《文化学刊》2011,(3):170-173
本文试图从晚清知识分子王韬的"废时文"说入手探究其政治文化观。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时代环境以及多元、客观的文化思想;在道、器之外,重视"人"的因素,促使王韬选择了"废时文"作为讨伐传统文化的入口。"时文"在他的文论中,既是承载旧文化的符号,也是传统文人的进身之阶,还泛指一切"不古若"、"不西法"之学问。从他对"时文"的解释与讨伐中,我们可以看到,以王韬为代表的晚清先进知识分子,对中西文化的认识一直在不断修正的过程中。王韬"废时文"的呐喊,虽然充满了矛盾,却仍然高度彰显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转型过程中的革命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20.
艾珺 《文化学刊》2011,(6):186-189,194
一、"脉望"与"书连屋" 若说是"床上书连屋",那就无疑是位"书虫"。"书虫"是俗称,雅谓"脉望"。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二支诺皋中引道家经典《仙经》说:"蠹鱼三食神仙字,则化为此物,名曰脉望。夜以规映当天中星,星使立降,可求还丹。取此水和而服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