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诚信缺失,就业市场谁受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玲 《学子》2003,(12)
这两年的就业市场,可谓风波迭起,暗流涌动。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职工再就业等问题已经使“就业”一词成为眼下不少人口中的“时髦”词汇,而高等学校扩招以来数量急剧增长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场,更使本不平静的就业市场掀起了阵阵波涛。人才买方市场的形成,就业市场中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等,则使求职中诚信的问题日益成为了大家瞩目的话题。在已举行的“21世纪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副会长韩光耀一针见血地指出:信用污染已经蔓延到人才市场,假学历、假档案、假招聘的泛滥,使人才市场遭遇严重信用危机,这也破坏了人才流动的正  相似文献   

2.
4月24日,太原市教育系统2005年春季人才交流洽谈会在省城南宫广场隆重举行。太原市直属学校、部分民办学校70余家单位提供就业岗位681个,现场咨询人数近1.3万人,报名应聘者达8600人。近几年来,我省对引进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许多吸引各类人才的优惠政策。继2004年举办全省人才智力交流大会之后,省政府今年4月又在北京军事博物馆成功举办了“山西省2005北京招才引智大会”,独特的引才模式,优惠的用人政策,吸引了不少省内外优秀人才。与此同时,各市、县也纷纷举办形式各异的人才交流会,人才之战空前高涨。太原市大规模公开向社会招聘…  相似文献   

3.
潍坊市就业市场之所以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根本原因是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针对就业结构性矛盾的表现,查找造成原因,分析就业结构性矛盾带来的问题,探究解决结构性矛盾的思路和建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开发利用;改革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区域间劳务协作,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积极探索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进一步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4.
2月17日至20日,由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北京外国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就业服 务中心、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联合举办的“2001年北京人才大市场”在中国国际展 览中心隆重举行。这是北京市进入新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才交流盛会。 北京市此前已经成功举办了5次人才大市场活动,共吸引了7500余家用人单位设展招聘,50 余万求职个人参会洽谈。北京人才大市场不仅成为首都人才市场中的知名品牌,而且成为全 国范围内规模大、影响广、功能全、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最好的人才交流盛会之一。 实践证明,这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信息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劳动力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求职者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求职就业不再找“市长”,而是去“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相配套的各类劳务介绍所如雨后春笋般地得到了迅速发展,“官办民办私办”的劳务介绍所比比皆是。随之而来的五花八门的招工招聘广告充斥报刊、贴满大街小巷,可谓泥沙俱下。职介所的人笑嘻嘻的面孔,娓娓动听的语言,吸引着众多的求职  相似文献   

6.
就业乃民生之本。2003年,当1999年高校扩招后的首批毕业生进入人才(劳动力)市场,原已十分激烈的“饭碗”之争更趋火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一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大小媒体等均使出浑身解数,或分析形势,或出台政策,积  相似文献   

7.
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等5个项目将实施 劳动保障部将实施“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项目”、“高技能人才培养教材精品建设项目”,“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项目”、”高技能人才远程培训项目”、“高技能人才实训装备标准化建设项目”。劳动保障部在有关通知中强调,要依托全国劳动力市场网络系统,建立完善国家、省、市三级高技能人才信息交流平台,定期发布高技能人才供求信息,开设高技能人才交流专区,建立高技能成果信息库,大力推广和应用高技能人才绝招绝技和技术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河南中等专业人才市场、河南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人才网站分别隶属于省人事厅、省教育厅,在省人事厅人才交流中心、省教育厅职业成人教育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人才市场和人才网站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我们依托这两个机构,以“负责、规范、高效、热情”为服务宗旨,以正确引导人才流向,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为服务目标,积极开展就业指导、人才交流、人才培训、人才输出等工作。现就人才市场近两年开展的就业服务工作和人才网站工作的情况作以下介绍。 一、召开人才现场招聘会,办好有形市场 市场开业以来,我们…  相似文献   

9.
诸城市教育局根据省和潍坊市教育部门的要求.坚持“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强化措施,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要求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可采取三方面的措施:围绕解决就业难题.努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劳动力资源需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抓好人才培训和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和调节劳动力资源供给;扩大就业服务网络,积极导入市场机制,抓好政策配套,解除体制障碍.全面推进劳动力市场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职毕业生就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以及其他配套制度建设等“非教育”因素密切相关,要把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政策目标,完善有利于高职生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制度,营造有助于高技能型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规范和完善高职生的“专转本”政策。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要为劳动力市场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初,伴随着“文凭热”的不断升温,专业技术人才一路走红,其中掌握高新技术的高科技人才更是抢手,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已有人开出了年薪100万的天价。与此同时,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劳动法》的颁布实施,使得双向选择、自主流动成为劳动力布场发展过程中的最富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整个劳动力市场以此为契机日趋活跃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就业竞争、岗位竞争。就业岗位的竞争从根本上讲,也就是生存的竞争。为了在这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人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人忙着拉关系、托J“1路,有的人毅然选择了下海经商,…  相似文献   

13.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沈阳人才市场主任孟庆伟告诉记:“我们从2000年开始,每年对2000名大学生和1000家企业进行二次跟踪调查,在分析中感到造成就业难有深层成因。”  相似文献   

14.
依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民工择业要求,渭南市整合200所职业培训机构,严格遵循“先培训,后就业”和“先培训,后转移”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培训与扩大劳动力转移相结合,实行订单培训、按需培训和因人培训,免费为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每年培训3.5万名两年以上学制的高技能人才,25万名转移前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江西理工大学派出一支由非毕业生组成的大学生就业调查团前往杭州、宁波、上海和苏州等地,展开就业市场调研。这些学生不仅深入各城市的人才交流中心、人事部门调研本科生的就业市场,还采访校友,了解他们在当地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并且走访当地企业,通过调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定单式”培养人才提供更多的实践资料。据该校团委负责人介绍,今年派出这样一支调查团去长江三角洲实践,主要是为了让非毕业生亲身体验就业市场的压力,激励他们的上进意识,在实践中达到“受教育、长见识、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江西理工大学学生深…  相似文献   

16.
《继续教育》2002,16(3):55-55
一、为新规则付出代价我国加入WTO,说到底就是接受与国际市场相接轨、相融合的市场游戏规则,其中法律将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市场规则的变化,人们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就业规则等各个方面也随之产生相应变化,诸如“竞业避止”、“商业秘密保护”等方面的法律会很快出台。二、人才流失继续加剧现在我们都在说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实则不然,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竞争,有了好的制度,没有人才也能把人才吸引过来;反之,没有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即使有了人才,人才也会弃之而去。“入世”后,各类企业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高校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问题的提出大学生就业的话题愈来愈沉重。往日认为是大学生传统择业观念作祟的议论愈来愈失去市场。愈来愈多的大学生们不断降低自己的身价,往年不屑一顾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甚至个体公司,都列为就业的议事日程。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高校扩招造成的吗?是高校的人才供给出现“供大于求”?抑或是整个劳动力市场就业不景气、求人倍率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劳动力市场平均求人倍率为0.96,比上年增加0.031)?还是劳动力市场买方与卖方的博弈中大学生们成为典型的牺牲品?大学生就业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我们…  相似文献   

18.
乡土人才市场的发育程度还不高,特别是在劳动力供求信息与发布、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劳动就业法律法规体系和就业制度方面,还不适应新阶段乡土人才发展培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流动人口的城市就业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当前中国面临的就业状况、城市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和就业市场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发现流动人口的城市就业效应:流动人口为城市提供了“低廉”的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储备,因而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同时,由于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流动人口对本地劳动力就业及其工资收入造成了冲击,从而具有一定的负效应。为了缓解当前城市就业压力,有关方面应理性地看待流动人口对城市就业的影响,并制定合理的城市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推行,表明知识、人才已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加上大学的不断扩招、下岗失业工人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等“多峰叠加”,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