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高校女性辅导员受传统性别文化观念及现实环境的影响,她们表现出比男性辅导员更深层次的性别角色冲突。女性辅导员性别角色冲突带来身心健康危机,并引发职业倦怠,同时也给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女性辅导员自身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都应采取措施,积极调适性别角色冲突。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国家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也对新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青年教师作为新时期思政教育工作的接力者,需要及时进行职业分析,与时俱进的调整职业定位,以便更好地融入角色,完成使命。  相似文献   

3.
王彬 《教育探索》2012,(3):133-135
辅导员心理咨询角色冲突表现为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冲突的影响通过主体性因素的介入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功能.负向功能表现为角色失范及其给辅导员的自我评价、职业适应、身心健康带来的消极影响;正向功能在于促进辅导员的反思性成长和专业化发展.辅导员应当努力把潜在的危机转化为发展的契机,从角色冲突走向角色整合.冲突的调适应当遵循“主动建构,和而不同”的原则,具体内容包括唤醒角色的主体自觉、建构角色的个人意义、划分角色的行为界限和整合角色的生命共性等.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青年辅导员队伍是学生管理工作一线主力军,他们对于辅导员角色的职责履行、权益保障、价值认同和职业发展等方面有着许多期待。由于实际情况与角色期待在政策落实、学校管理和学生期待三个层面存在落差,也使他们容易产生角冲突而出现职业倦怠。为了让地方高校青年辅导员健康成长,加强地方高校思政队伍建设,可以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地方高校和青年辅导员自身三个维度出发,调和冲突,达到角色和谐与角色实现。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基本伦理定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基本伦理定向是辅导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基本伦理准则。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辅导员职业角色的一般伦理定向,必须体现一般高校教师的职业活动特点,与高校教师教育伦理的原则一致;二是辅导员职业角色的特殊伦理定向,仅仅适用于辅导员这一特殊的高校教师角色,是辅导员职业活动中应该特别遵循的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6.
与身份和社会相对应的义务和权利的行为模式和规范模式就称为社会角色。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只扮演一种角色,结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总结出辅导员工作三个方面十大角色,运用角色学分析了辅导员深层次矛盾,提出加强系统学习、抓住思政核心、规划职业路径来深化角色领悟、灵活角色管理、根植角色实践,逐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教育革新深入发展,高校管理理念创新突破,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综合质量奠定坚实基础。本文通过在"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角色进行分析,以期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职业伦理离不开作为社会现象的伦理的一般性,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关系的复杂多样引发的角色冲突,职业伦理实体的双重属性产生的利益冲突,职业伦理的规范缺失和秩序错位导致的权利冲突,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最主要的职业伦理困境——责任冲突。  相似文献   

9.
10.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学生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辅导员这一"特殊教师队伍"必将受到比普通专业教师更多的角色冲突困扰,毕业班辅导员面临的角色冲突则更加明显。高校毕业班辅导员的角色转换与调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职业角色源于思想政治工作,其内涵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变革、发展而不断丰富、拓展。辅导员的核心使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政治引领人"的初衷不能变。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学习、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基本经验依然要传承。要用整体和协同的思维来看待辅导员职业角色的定位,回应时代要求,发扬优良传统,借鉴国外经验,突破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困境。  相似文献   

12.
由于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的不确定性,导致辅导员工作的本位职能发生异化,由此产生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路径的不明晰。从主体间性的哲学意蕴出发,理解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本质属性,提出在主体间性视域下辅导员职业角色的重塑,丰富和发展角色的教育功能,提升工作能力和成效。  相似文献   

13.
在讨论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辅导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 ,分析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所产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角色与心理辅导角色的冲突以及如何减少冲突、协调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卓燃 《家教世界》2013,(4):192-193
辅导员在站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辅导员更有能力与责任承担起这项工作。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有一定的角色优势,他们是大学生就业中思想政治的引导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者,是大学生择业的参谋者,是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者。  相似文献   

15.
以赣南师范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的466名大学生为被试对象,采用新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双性化占34.9%:未分化占32.0%;女性化占17.3%;男性化占15.9%;大学生男性特质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相关.女性特质与职业成熟度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在职业成熟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未分化个体的职业成熟度显著低于其他三种性别角色类型,其他类型两两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钟敏  蔡静 《文教资料》2011,(31):198-200
为应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着力发挥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的作用。本文以辅导员作为知心朋友这一角色定位出发.论述了这一角色的特征、与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存在的异同,同时还着重论述了如何在学生工作中实现这一角色.以及实现过程中如何应对作为学生的上级管理者之间的角色冲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怀伦理建构在女性视角的基础上,其内容多为肯定女性的独特道德体验,强调关怀、情感和关系。从关怀伦理视角出发,分析高校女性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可以在此基础上就高校女性辅导员的职业成长提出有效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记者角色既有职业角色又有社会角色,记者的社会角色包含着社会中作为个体存在的角色以及其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伦理道德等.当前的新闻实践中,有些记者正是由于对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认识和定位不清,导致角色错位、角色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体及记者的评价和信任度降低,妨碍了新闻媒体社会职能的正常发挥.记者作为从事着具体的职业有着明确分工的个体的人,不仅应该遵守职业道德,也应该遵守社会公德.对于记者来说,社会道德应该高于职业责任.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角色指建立在高校辅导员职业基础上的职业角色。本文从角色愿景、角色认同两个维度,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角色愿景的构成要素、分类和现实体系;辅导员角色认同的要素、分类和影响因素,明确了两个概念的内涵,对正确理解辅导员角色愿景和角色认同的内涵,进一步分析高校辅导员制度现实困境的表现和成因,以及寻求转变辅导员角色困境、提升辅导员角色积极认同的对策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期待主要来自学校、学生和辅导员自身。多元化的角色期待易引发角色冲突,令辅导员无所适从,要从学校和辅导员自身来调适和化解这些冲突,走出一条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