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恶的态度是复杂的,一方面认为恶毕竟是恶,应该揭露,应该很快消灭;另一方面认为恶是一种精神体验,可以使人的生活道路丰富起来。他认为善与恶是并存于世的,他相信人是能够变得美好而幸福的,为了达到善,人们要有基督的仁爱宽容恕和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2.
彝族先民认为,人死后,灵魂不死,灵魂到彼岸幽冥世界继续生存,而且人死后的鬼魂还可以分为“善鬼”与“恶鬼”,善的鬼魂行善事,造福人群;恶的鬼魂行恶事,为害人群。这种分法最早尚未涉及道德判断和阶级对立,而是以是否正常死亡为依据来区分的,后来发展到除了以死者生前的品行为依据外,还以死者谢世的日子为依据,来判定其灵魂的善与恶。  相似文献   

3.
培根认为人性中有行善为恶两种倾向,他是“双重人性论”者。他对人性中的友情、荣誉感等善德加以褒扬,对人性中的自私、狡猾等恶德给予贬责。他认为人的天性可以通过后天的习惯培养加以克服,而教育就是养成习惯的有效方法,在这一点上他又是“人性可塑论”者,并给出了克服不良天性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行善三维度     
《同学少年》2009,(11):27-27
善有长度,当帮人帮到底;善有宽度,不因噎废食;善有长度,当帮人帮到底;善有宽度,不因噎废食;善有深度,应智慧行善。——题记记得一位智者说过:世上只有两样东西能让人感动,一是我们仰望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准则。而行善,正是道德准则的一种外在体现。然而现在,有人视行善为作秀,有人怕被骗而不行善,有人行善竟成了法庭上的被告,让本应是"天性使然"的行善蒙了世俗的尘,没了纯净的光。其实,行善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艺术,把握好"度",行善之路自会是一条通途。  相似文献   

5.
人性善与恶的争论已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微妙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冲突可以使人的个性尽情张扬,人性的善与恶会出现相互的转化。所以不能简单地界定一个人是善是恶,因为个体往往是善与恶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6.
狄更斯的童年经历和人生轨迹使他的作品充满着情感和法律的交织与冲突。作为一个温和的人道主义,狄更斯主张“行善施爱”,极力宣扬人性中善对恶、美对丑的最终胜利,将“爱”高置于法律之上;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认为“恶必亡”,既猛烈地批判资本主义法律的不仁不义,又否定“恶”对法律的肆意践踏,展示了善恶冲突中的情与法、罪与罚的复杂纠葛。  相似文献   

7.
人性的善或恶是一直以来中西争论不休的,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此话题人们也一直没有得出一个结果来.与其说人性是善的或恶的,不如说人之为人就在于他的复杂性.他身上既有善的倾向,也有恶的种子.人性的这种复杂性在小说<蝇王>中得到很好的反映.本文将从讽喻性的象征这一艺术手法来分析小说,对小说的主题加以诠释.  相似文献   

8.
硬笔书法     
其实,人心就是两条虫,一条善虫,一条恶虫。当善虫打败恶虫的时候,你就表现得很善良很正义;当恶虫控制了善虫时,你就变得凶狠残酷,道德也就败坏了。  相似文献   

9.
善源于善,恶源于恶,这是社会成员间日常生活和日常关系教育学最重要的一条规律。 如果在一块沃土上不栽种葡萄,如果不用汗水浇灌这沃土,它上面就会长满杂草。人的心灵也是这样:应当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就扎下善的根子,防止恶侵蚀心灵。在谁也不曾唆使孩子以恶待人的时候,只要有一个人不教给孩子以善待人,不保护他心灵的纯洁,便足以使道德畸形现象在他身上生发出  相似文献   

10.
向自己宣战     
古罗马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上帝化作普通人模样来到角斗场,看到一个勇敢的角斗士战无不胜,于是就问角斗士世上是否有人可以打败他。踌躇满志的角斗士断然作出了否定的回答。上帝为了惩罚他的狂妄,就变出一个与其一模一样的角斗士,于是一场与“自己”进行的决斗开始了。虽然其结果不得而知,但这至少提示我们,还有一个可怕的敌人,那就是自己。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事实上每个人都像希腊神话中的教皇那样,有着明暗两副面孔。而人性中的善、恶,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理性与欲望,无时无刻不在激烈地交锋。没有人不想积德行善,…  相似文献   

11.
传染     
这个世界上许多东西是可以传染的,恶传染给恶,善传染给善,一个乞丐,睡在冰冷的大门边,阻挡了走到水果店的路。店主走到乞丐身边,对乞丐说让他睡到别处去。乞丐似乎没听懂,继续睡着,店主便生气了,说乞丐是装的,有手有脚的,为什么不能自力更生,说不定是职业乞丐,欺骗咱们这些善良人。  相似文献   

12.
有的学生容易在被“看恶”以后,自暴自弃,因而教学中尤其要警惕“看恶”的言语,教师要注意所说的话,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言语的影响,做到“看善学生”,方能引导学生生善之心,行善之事,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13.
万历三十八年,钱谦益北上京师参加会试,考官向他出了一张关于性善恶之旨的试卷。钱谦益在试卷中表露出的主导思想是“无善无恶”,他走了一条心学的路线,但他又以“为善去恶说”对至善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在试卷最后他试图与心学划清立场,对无善无恶说展开了批判。从这张会试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钱谦益哲学思想矛盾的两面。  相似文献   

14.
知识与美德     
关于知识和美德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长期讨论的问题,也是教育哲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是很古老的,但是到现在仍有现实意义。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他的名言是“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人会故意去做坏事,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他一定会行善;如果一个人做了邪恶的事情,那是由于他对正确或善无知。  相似文献   

15.
文字与生命     
文字是知识分子手中的武器,就跟农民手中的锄头,工人手下的机床是一个道理。和很多武器一样,文字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为善,亦可能为恶。  相似文献   

16.
[名人名言类真题回放]2012年全国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相似文献   

17.
狄更斯的童年经历和人生轨迹使他的作品充满着情感和法律的交织与冲突。作为一个温和的人道主义者,狄更斯主张“行善施爱”,极力宣扬人性中善对恶、美对丑的最终胜利,将“爱”高置于法律之上;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认为“恶者必亡”,既猛烈地批判资本主义法律的不仁不义,又否定“恶”对法律的肆意践踏,展示了善恶冲突中的情与法、罪与罚的复杂纠葛。  相似文献   

18.
善的魔琴     
从前,在一个名叫“依兰朵”的王国里,住着一个爱干坏事的人,名叫恶。恶无恶不作,弄得连阳光也不愿在这个王国露面。 上帝注意到了这个没有阳光照耀的王国,于是他派了一个名叫善的大师过去。  相似文献   

19.
朱熹主张“禀气定数论”,认为世界万事万物以及人类都是因为禀气不同而定的。他首先说明了“人”和“物”都禀气而成,只是禀气不同。又认为人的命运是由气禀决定的,认为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他还论述了“先天禀气”是造成人的“善”“恶”的品质的根据,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善恶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实施品格教育的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里可纳认为,品格由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构成:道德认知、道德体会和道德行为。良好的品格包括知善、欲善和行善——良知习惯、喜好习惯和行动习惯。没有知识的品格是虚弱的,没有品格的知识是危险的和对社会存在潜在威胁的。如果从我们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有才气而不诚实,智力过人而不关心他人,有高创造性但缺乏责任心,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不可能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