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释重前进     
柳宗元《蝜蝂传》中说,有一种好负重的小虫子,爬行时遇到东西,总要拾起来,使劲地背上。背上的东西愈来愈沉,尽管疲劳至极,还是不停地向背上加东西。这样,终于被压得倒地爬不起来了。有人很同情它,便替它去掉背的东西。但是,它只要能爬行,仍要背上许多东西,直到扑倒在地为止。这种小虫子还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最大力气也不停止,直到摔死为止。  相似文献   

2.
黑客属于破坏分子,是被打击的对象,可竟然有一所《黑客学校》,是专门培养黑客的,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烦恼被收购后便一身轻松了,那感觉真爽!可无烦恼的烦恼,你体验过吗?那感觉真惨!这不,这家《收购烦恼》店铺一开张,便起风波了!我把东西借给同学,妈妈不同意,她怕同学损坏我的东西;我不把东西借给同学,同学们说我小气,我到底是《大方,小气?》作文部分是“我最怕……”征文,同学们害怕的东西可真是五花八门,热闹非凡,不信,你快去看看!本期重点提示  相似文献   

3.
聪明与努力     
在同学中间,“聪明”往往令人羡慕。因此,有的同学怕别人说自己笨,便不懂装懂,有了问题也不敢向人请教,结果越来越笨;有的同学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知道的一点东西,以示聪明,骄傲自满,瞧不起别人,听不进意见,知道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4.
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个礼物,反正是别人给我的,我也很喜欢的东西。 比起礼物来,这个更像恶作剧的东西诞生于一个极其普通的中午。那一天整个上午我都不在状态,心情郁闷,精神涣散。本来我打算整理笔记,结果却开始用便笺纸——那种初三学生常用的1cm×7cm便笺纸——折五角星。  相似文献   

5.
《学语文》2009,(3):F0003-F0003
在生活中我们已经离不开微波炉、万能胶这两样东西了。你知道吗?这两样东西的发明非常偶然。只要问一一问它们的发明者,你便明白有时运气对一个人的成功有多重要。小朋友们,多多留心生活吧,也许一不小心你也会变成一个发明家。  相似文献   

6.
【模拟试题】在生命过程中,我们经常要获取一些东西,并且放弃一些东西。放弃了忧郁,便获得了快乐;放弃了脆弱,便获得了坚强;放弃了虚伪,便获得了真诚。放弃是一种学问。  相似文献   

7.
瓷器的意味     
池莉 《新读写》2010,(1):13-13
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 比如许多人搬了新家或是装修房子.只要稍有余地,便会置一架多宝柜,架上最少不了的即是瓷器。瓷器的确是好看,其质地,造型,色彩,没有其他什么工艺品可以媲美,实在是一件无可非议的雅物。  相似文献   

8.
浅草之恋     
我生性喜欢简单平淡,讨厌刻意与繁复。许多流行的东西,都被我拒之门外。电视、书籍与学习便成了生活中仅有的点缀。  相似文献   

9.
《圣经》中关于伊甸园的故事是人类自身觉醒的隐喻。自此,人便有了理性。在理性引导下,西方人对美的探讨便长期依附于哲学,求‘真’便成了对美的本质的唯一指归,犹如中国古人把美依附于善一样。但是,当“真”被证明为虚妄时,美的本质便成了让人不可信赖的东西,于是,西方美学便陷入了困境,怎样才能使美得到拯救,成了人们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奥·巴斯卡力是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写了很多关于爱与人际关系的书,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据说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全得力于小时候父亲问他的一句话:“李奥,你今天做了些什么?”刚开始,李奥把学校学到的东西告诉父亲,时间稍长,李奥便觉得学校里所学的那些东西太简单太有限了。终于有一天李奥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好说,于是他就跑到图书馆读书,学点东西回家告诉父亲。从此之后,李奥便养成了每天都要有所学、有所获取的好习惯。这个好习惯影响了他一生,他每天都拿父亲问他的那句话问自己:“李奥,你今天做了些什么?生命是由一个…  相似文献   

11.
妈妈买了许多小蛋糕带给没有牙齿的太婆,一到家,毛头便将蛋糕一个一个又一个地平分给了大家,妈妈问他为什么,毛头理直气壮地说:“你们不是说过,好东西大家一起吃嘛。”好东西大家一起吃@毛国红$江苏海安第一实验幼儿园  相似文献   

12.
种莱记     
我在美国刚买房子后,见院子里到处都是百废待兴的样子,很是杂乱。我本想任其自生自灭,却又觉得辱没了大好土地,便寻思着种点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3.
写作,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经常有老师这样问我:“廖老师,我也想写点东西,可就是找不到点子。到底怎样找点子呢?”想写点东西是好事,没有点子确实无法动笔.没有素材,写作便成了一句空话。那么,写作点子何处寻呢?  相似文献   

14.
●某种东西短缺时,可促使孩子思考代用品人一旦得到想要的一切,心满意足时,精神会松懈,丧失思考欲望。从这方面而言,物质丰富的现代孩子与过去的孩子相比,不善于思考。没有自来水便喝不到水,没有筷子和碗便吃不上饭的孩子增多,也许是由于所需要的东西一应俱全的缘故。如果孩子感到缺少某种东西,这是促使其思考的机会。孩子缺少橡皮,你就说“给你买”,那很简单,可是长此以往,永远培养不出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孩子。●和孩子谈话时,务必不要提出用“是的”“不是”便能回答的问题有些母亲和孩子谈话时,一开始就以限制孩子自由…  相似文献   

15.
徐方忠 《幼儿教育》2001,(10):41-41
编辑同志:我的儿子一周岁零三个月,好动但听话,是个乖巧的孩子。最近儿子知道要东西吃了,走到冰箱前便伸手去开冰箱门;走到食品橱前,打开橱门就拿东西大吃起来。看着渐渐长大的儿子,我心里甜甜的。可是在高兴的同时,问题也出现了:在外边玩时,常遇到邻居家小姑娘吃东西,儿子便张开手向她要。我说:“好孩子,咱不吃别人的东西。”他便放下手。如果小姑娘友好地把东西递过来,  相似文献   

16.
笔者有幸多次参加了观摩实验课的听课活动,也看到了课堂教学中的许多新鲜东西,学到了新的知识。但是在看了、听了之后,再听一听学生的评价、同事的评价,许多原本以为真实的东西便从虚假的光环中凸显出来,深感失去了那分真实,多了几分遗感。为什么呢?原来许多表象的背后竟隐含了许多“水分”。  相似文献   

17.
超级设计师     
自从上次当了礼仪检查员后,陶淘发现原来服装搭配这么有趣,而且可以使同学们穿得更漂亮,所以便关注起这方面的东西来了。 这不,机会来了:学校举办艺术节,要各班准备一个有特色的节目参加表演,班主任便定了个服装秀的节目,请各位同学一起出谋划策设计衣服。  相似文献   

18.
负重的小虫     
小群 《良师》2010,(4):10-10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小虫,每遇到一物便会取来负于肩上。越积越重,又不愿放下一些;终于被背上的东西压趴在地上。有人可怜它.帮它取下一些负重,它爬起来继续前行,遇到东西又取来背负如故。  相似文献   

19.
别太小气了!     
常常有这样一种人:自己在生活中发现了一样好东西,便遮遮掩掩地买下了。到了第二天,他会拿着这个东西去向别人炫耀一番,当别人问他:“这东西在哪儿买的?”他便会笑笑:“地方远着呢,你就别买了吧!”其实,他心里在想:哼,这么好的东西,你也想要?是我发现的,才不让你知  相似文献   

20.
学生上了中学,记忆的东西越来越多,力不从心的现象不时出现。因此,指导学生高效地记忆,便成了中学老师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高效记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