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以“Z世代”为代表的全球青年群体已逐渐成长为未来全球治理的后备力量,为国际政治、经济贸易、人文交流注入了全新活力。2022年正值中德建交50周年,德国作为中国在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一直是中国企业开展海外业务、深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国别,德国“Z世代”也因而成为中国企业在德国不可忽视的关键目标群体。本研究从消费行为学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切入,梳理后默克尔时代与后疫情时代并行的背景之下,中国企业对德国“Z世代”跨文化传播的诸多机遇与挑战,重点剖析德国“Z世代”群体的用户画像、媒介使用、消费习惯与价值观念,以期为中国企业在德国的跨文化传播与经营实践提供路线指引。  相似文献   

2.
日前,刚回到上虞不久的书法家张立民开始动笔写他历时45天的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应特里尔大学邀请,他赴德国开设书法课,还在当地举办了两场书法展览,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特里尔市是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特里尔报》以《一些毛笔笔触,墨和耐心》为标题,用近一个版面介绍这位中国书法家,报道中还特别说明:张立民来自中国文  相似文献   

3.
《对外大传播》2009,(2):61-61
托马斯·海贝勒(Thomas Heberer),德国著名政治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现任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东亚研究所所长。海贝勒曾在德国法兰克福、哥廷根和海德堡学习人类学、汉学和政治学专业。1977年获得不莱梅大学博士学位后,他来到中国,在北京周报社德文编辑部工作。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提出,丝绸之路,代指“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之路”,其后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  相似文献   

5.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曾有三位总理曾先后访问过德国,笔皆亲临其盛,并写过报道。由于时间不同,中国一直在发生变化,所以欧洲人的“中国观”也随之改变,在接待中国总理到访时的态度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6.
葛楼 《职业圈》2008,(13):15-17
“德国激光与光电特别展”3月18-2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据组委会介绍,许多往届参展商已经早早地定下了展位。德国光电企业对于参与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的愿望非常强烈。  相似文献   

7.
曾有人将德国学界和政界人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观点分为三类: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一种自然趋势,一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稳定了对世界稳定是有贡献的。中国在几十年内有可能会成为世界经济中  相似文献   

8.
《黄鹤楼童话故事》是面向德国市场的第一本城市童话故事,由武汉黄鹤楼公园管理处和德国明斯特中国研究中心合作,历时三年编纂出版。该书的出版完成了黄鹤楼文化海外传播的创新试点。  相似文献   

9.
托马斯·海贝勒(Thomas Heberer),德国著名政治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现任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东亚研究所所长。海贝勒曾在德国法兰克福、哥廷根和海德堡学习人类学、汉学和政治学专业。  相似文献   

10.
从2002年9月17日月始,德国汉堡市举办了“中国月”的活动。活动中有一项是“中国皮影展”。皮影是中国民间传统戏剧艺术皮影戏的演出载体,是用驴皮、牛皮、羊皮等材料,按戏中不同人物的造型和所需道具雕刻而皮的。我非常想看看中国的这一民间艺术对德国人有多大的吸引力,于是便到汉堡大学植物园去看展览。  相似文献   

11.
因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魅力,今春,两位外国研究专家——日本的铃木正夫先生与德国的亚历山大.塞西提西(中文名大春)相约访问著名作家郁达夫故乡富阳。3月7日中午,他们抵达湖州,专程拜访中国学者徐重庆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无国界交流先后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外国公司在中国很注意与当地文化的融合,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本土化"。从2008年第1期,本栏目连载新世界出版社的《世界500强企业CEO谈中国攻略》一书,每期讲述一位跨国公司在华企业总裁在中国发展中遇到的挑战及未来的宏伟计划。关注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攻略会对中国的外宣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1年7月皮尤全球态度项目(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调查结果显示,德国受众眼中的中国形象在被调查的22个国家中负面度较高。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依然以负面报道居多,涉华话题大多数集中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报道语气带有明显"吃惊与恐慌"的双重情感;批评方式也由直接改为间接与隐晦。因此,如何有效地了解德国受众心理,把握传播对象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对外大传播》2009,(9):7-7
以中国为主宾国的法兰克福书展尚未开幕,德语国家已经掀起了中国文学热。近日,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举行“诗意城市2009:中国”大型文学活动。在萨尔茨堡、苏黎世、柏林、慕尼黑、法兰克福、莱比锡,甚至包括了只有10万人口的小城罗斯托克等11个城市原先悬挂商业广告牌的地方如地铁站、公交车站、商店、灯箱、街道等处都被换上了醒目的宣传中国当代诗歌的海报。  相似文献   

15.
冯仑 《职业圈》2014,(31):84-85
大家可能很少人去想社会主义这个词是怎么样过来的,实际上这个词最早是由两个方向进到中国,—个方向是一战以后,有—个中国驻欧洲的大使在德国给皇帝的一个奏折,上面写了一句话叫做“系平党所为”,也就是公平。  相似文献   

16.
曹国伟,新浪CEO兼总裁。2009年,他和他的团队开始提供“新浪微博”这个平台服务,这一平台获得了爆炸性的增长,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拥有超过2亿的用户量,每天发出超过7500万条的微博。与此同时微博对于中国社会也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它被评为中国最为开放的网络平台之一,一些人甚至将它当作推动整个时代理性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是许多人始料未及的。  相似文献   

17.
《对外大传播》2009,(5):60-60
曾有人将德国学界和政界人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观点分为三类: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一种自然趋势,一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稳定了对世界稳定是有贡献的。中国在几十年内有可能会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即便如此,这个民族依然如故地追求和谐,而不是武力。第二种观点认为经济的强大必然要求相应的世界政治权力,欧洲和美国要想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得有相应的实力。面对中国、印度这些崛起国家凭借廉价产品争夺世界市场的局势,德国要联合欧洲诸国以及美国、加拿大进行抗衡。  相似文献   

18.
举世瞩目的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工程于3月初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正式开工。这是中国首条磁悬浮列车运营线。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国、日本等少数国家能设计制造磁悬浮列车。据介绍,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西起上海地铁二号线龙阳路站,东至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正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无国界交流先后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外国公司在中国很注意与当地文化的融合,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本土化"。从2008年第1期起,本栏目连载新世界出版社的《世界500强企业CEO谈中国攻略》一书,每期讲述一位跨国公司在华企业总裁在中国发展中遇到的挑战及未来的宏伟计划。关注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攻略会对中国的外宣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3年深秋,在杭州的吴山广场西侧,搭起了一个巨大的白色帐篷,里面一场“洋气”的盛会正在上演。 这场节庆名叫“2013杭州德国周”:杭州与全球第二大狂欢节的科隆狂欢节携手举办文化演出;选出代表中国形象的“中国公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