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说《钓鱼》     
张小驷 《钓鱼》2004,(3):64-64
几年前,第一次结识了《钓鱼》(那时叫《钓鱼专刊》),我就被她深深地迷住了并成了她的忠实读者和崇拜者,每年都要整理并装订成册,细心保管。期间,我也曾斗胆献上几篇拙作,幸蒙编辑部老师慧眼垂青,得以变成铅字面世。感激之余回览《钓鱼》十载创刊路,目睹《钓鱼》从《钓鱼专刊》而《钓鱼周刊》而《钓鱼》杂志,一步一个脚印,犹如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呀呀学语的幼儿直至今天长成风度翩翩的美少年,作为忠实读者和崇拜者的我自是无限地欣喜和激动。  相似文献   

2.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中午、晚上睡觉前,总要拿上一本放在柜上的《中国钓鱼》杂志看一篇文章,每天不看就不会睡着。  相似文献   

3.
买买提江 《钓鱼》2004,(5):59-59
你们好!当我收到今年第一期《钓鱼》杂志时,好象钓到了一条大鱼似的特别高兴。因为,今年的杂志比去年的内容更丰富,信息量更多,选用的摄影作品更精彩,广告的创意也更高了。贵刊今年第一期杂志选用了我的8幅摄影作品,给了我极大的鼓励,特别感谢贵刊对我钓鱼摄影工作的支持和关怀,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创作更好的摄影作品及时投寄给贵刊,相信《钓鱼》杂志今后会更加精彩。随信我填写了《问卷调查表》一起寄给贵刊编辑部,请查收。  相似文献   

4.
2012年春节前后,由于我的身体有些不适,家人不准我去冬钓。闲来无事,总得找点事儿做做,结果我翻箱倒柜,把历年来装订成册的《中国钓鱼》杂志搬了出来,按年陈列,每册都翻翻,名日“回顾读”。翻着读着,就萌发要给编辑部写篇稿的念头。于是罗列提纲,搜集资料,就写成了如下的稿件。  相似文献   

5.
去年4月份的某一天,因为前年发表在《中国钓鱼》杂志上的一篇小文至今没有收到样刊,我用手机给位于北京的《中国钓鱼》杂志编辑部打了一个电话,主要是想询问一下情况。电话接通后,是一位说话和气的男老师接听的,他说他姓木易杨,问我有什么事情可以帮上忙,我也不客气,开门见山地向他反映了未收到样刊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史为林 《钓鱼》2008,(20):1-1
为北京奥运加油的喝彩声渐渐离我们远去,我们在为奥运健儿的精彩表现激动兴奋之余,心中总有那么一点点遗憾,那就是我们挚爱的钓鱼运动还没有步入奥运的赛场。没有哪一项运动像钓鱼运动那样参与人数之多。分布范围之广,年龄跨度之大,不分男女之别。梦想有一天终会成真,我们的钓鱼高手们也会让五星红旗在奥运的赛场上高高飘扬。  相似文献   

7.
我在基层工作了22年,先后在5个乡镇任职,从青年干事干到领导岗位。20世纪90年代由于身体和家庭的原因,我被批准调到市区工作,从此有了假日和礼拜天。乍一闲下来很不适应,好心的栾、刘两位同事诚邀我一起去钓鱼。说也巧,第一次钓鱼用他们的竿和饵,我竟然钓上来一条3斤多的大红鲤鱼,当时我不会遛鱼更不会抄鱼,刘主任指导并帮我抄鱼入护。  相似文献   

8.
《钓鱼》2014,(3):12-12
自本刊于2013年第22期(总第262期P10)刊载“20周年优秀作者评选”的相关活动公告以来,受到全国范围内广大读者的的热烈回应,众多读者、作者踊跃参与,并积极建言献策,20年来,没有这些老朋友、老作者与《钓鱼》相依相伴,风雨同舟,《钓鱼》不可能留下今天这个脚印——“甘周年”。根据广西读者杨天举先生的来电建议,编辑部慎重商议,《钓鱼》特别再次刊载“20周年优秀作者评选活动”的回执表,希望让更多的读者朋友参加本次活动,也希望让本次评选活动更加公正公平公开、更让人信服,对于参加本次活动的热心读者,杂志社会随机抽取50名幸运读者寄发一份精美礼品。  相似文献   

9.
我在基层工作了22年,先后在5个乡镇任职,从青年干事干到领导岗位。20世纪90年代由于身体和家庭的原因,我被批准调到市区工作,从此有了假日和礼拜天。乍一闲下来很不适应,好心的栾、刘两位同事诚邀我一起去钓鱼。说也奇巧,第一次钓鱼用他们的竿和饵,我竟然钓上来一条3斤多的大红鲤鱼,当时我不会遛鱼更不会抄鱼,刘主任指导并帮我抄鱼人护。一次钓鱼就激发了我的钓鱼热情,之后我买竿买线买钩买漂。  相似文献   

10.
姚军 《钓鱼》2013,(4):18-19
四年前的一个下午,下了班后我又不由自主地向县城中心的邮政大楼走去。在邮政营业大厅里有一半空间被用来出售杂志报刊。那里设有柜台,柜台上放了一排排的报纸。柜台后有三排四层的书架,杂志是五花八门、门类俱全,这里就有关于钓鱼的杂志。以前,我记得这里只出售一种钓鱼杂志——《中国钓鱼》。那个下午,我来到早已熟悉的老位置,正准备拿起新来的《中国钓鱼》时,冷不丁看到边上放了一本《钓鱼》杂志,这是一本很有潮流气息的杂志。那"钓四年前的一个下政大楼走去在邮政营  相似文献   

11.
颜恒 《钓鱼》2013,(3):6-8
人的一生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虽然我辈不能“惊天地泣鬼神”。亦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丈夫”,更成不了“国家栋梁之才”……但我们总能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人生的追求与向往,使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付出有益于社会的劳动,并从中达到目标!  相似文献   

12.
马松录 《钓鱼》2013,(14):18-19
我与《钓鱼》的相识纯属偶然。那是2010年的5月份,应战友的邀请去上海参加战友联谊会。下火车后因战友接站还没有来,我便信步来到一个书报亭前。第一次看到《钓鱼》杂志,便拿起翻阅,一下子就被里面的精彩内容吸引住了,不知不觉看了好几篇。书摊老板见状,就不满地对我说:"这杂志是卖的,不是免费阅读的。"猛然惊醒,不好意思地说:  相似文献   

13.
《钓鱼》2004,(15):47-47
7月15日,《钓鱼》杂志召开了全体编辑人员的工作会议,在总结上半年编辑部工作成绩的同时,针对近期编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指出不足,提出要求和建议。在会议上,本刊吴晓林副社长针对编辑部提出了“篇篇可读,期期精彩”的奋斗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4.
史为林 《钓鱼》2009,(2):1-1
往年的《钓鱼》都是我自己出钱定,今年(2009年)的《钓鱼》却是女儿送给我的礼物。 《钓鱼》杂志装帧精美实用,栏目丰富多彩,版面图文并茂,实在是一件精心设计的艺术品。我们全家都爱看《钓鱼》,只要杂志一到,首先抢着看的还是看不懂文字的小外孙,喜欢看五彩缤纷的广告和精美的插图。  相似文献   

15.
尚立和 《钓鱼》2008,(14):20-21
几点意见与建议 一、尊重事实好 ①尊重客观事实。在你的文章中,把悬坠底钓一触一拖状态的获鱼信号说成全是口动信号下顿,把钓获鲑鱼的漂尖信号说成是“小顿口清晰,竿竿正口”,把底坠跑铅钓的获鱼信号说成是“顿口清晰,信号准确”,基本否定了钓鱼时漂尖会首先反映体动信号的情况。我认为是片面的。我不是说没有下顿信号,  相似文献   

16.
《中国钓鱼》就是好,精彩内容真不少。  相似文献   

17.
刘定龙 《钓鱼》2014,(23):9-9
正是立冬日,群贤聚金陵。共话发展计,《钓鱼》谱新篇。 2014年11月7日,这个不寻常的日子,我们来自大江南北的一群钓坛文友,聚集在古城金陵,在庆祝《钓鱼》二十华诞,表彰“优秀作者”的欢快氛围中,其襄我们《钓鱼》的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8.
有许多事情是出乎常理的,比如钓鱼。我的钓技属于末等,所以我的"钓兴"也不高,"我缺乏那耐心,性子急",我常这么说。我的儿子——《中国钓鱼》杂志专业编辑、业余钓鱼"高手"——反驳我说:"恰恰相反,钓鱼需要急性子。"实验的结果是他对我错。多少次去钓鱼,鱼儿已经舍身咬钩一心要成全我,我却不能迅速将它  相似文献   

19.
朱胜喜 《钓鱼》2013,(19):50-51
这里所说的《摇篮曲》不是哄小宝宝进入梦乡的那首温柔的曲子,而是水兵们对战舰上机器运作时发出的巨大轰鸣声的戏称。水兵们与战舰为伍,而战舰无时不刻不在辽阔的海洋上游弋,机器当然会不间断地工作。久而久之,水兵们把那烦人的轰鸣声称为《摇篮曲》。那么海里的鱼儿会亲近这巨大的轰鸣声吗?答案是当然的。  相似文献   

20.
手不释卷好杂志,《中国钓鱼》是良师。垂纶重德“卷首语”,“谈经说技”显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