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教什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需要一种“教什么”与“不教什么”的选择眼光,但说“教什么”容易,说“不教什么”难.懂得哪些东西可以“不教”,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成功.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水平的提高,往往是以哪些东西可以“不教”、应该“不教”、必须“不教”才真正开始的.知道了“不教什么”,“教什么”才能突出,才有力量.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许多课文一教再教,常教常新,其中《庖丁解牛》的教学更是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2.
刊首语《匍匐在教育地平线上开启理性之窗》《以“平常心”看待“不平常的教育”》《把握教育目的的时代内涵》《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等试图围绕“教育是什么?教育究竟应该承负一种什么样的功能?……”等问题,约请知名学者和专家智慧且哲理地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解读和“触摸”教  相似文献   

3.
什么叫做“经”?“经”即“经常”、“常道”,即永恒不变的道理。班固在《白虎通》中解释为“常”。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经也者,恒久之道,不刊之鸿教也。”据十三经研究专家杨伯峻先生考证,“经”名之起,大概起于“墨经”,而不是起于孔子。《墨子》有《经》上下篇,也有  相似文献   

4.
邓健 《学语文》2004,(4):47-47
在人教2003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菜园小记》一课中,前半篇课文有四处用了“韭菜”,后半篇又有四处出现了在“韭”字上增加了草字头的“韮菜”。这不免让人生疑起来:“韭菜”是什么?“韮菜”又是什么?二者不一样?  相似文献   

5.
[设计说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么教?教什么?——教文章出处、教“不如”句式、教“而”“夫”用法、教“地”“非不”“也”的含义、教“中心论点”与“文章主旨”的区别.为什么要教这些?——这五个内容是连贯的、递进的,它依次回答了:文章的出处是什么?“中心论点”句是什么?第一分论点是什么?第二分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是什么?这是符合一般议论文的教学思路的.这也是“从大处着眼”确立的文章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新三字经》云:“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为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到“德为先”,可采取以下渗透方法: 一、审题入手,先声夺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许多课文,只要教师善于抓住文眼提问,就会收到高屋建瓴作用。譬如教学《一定要争气》,我就设问:“争气”是什么意思?“一定要争气”是什么意思?课文写谁“一定要争气”?他为什么要“争气”?他是怎样“争气”的?他两次“争  相似文献   

7.
从《教师之友》(2002年第11期)的目录上看到孙启民先生《“教”是为了“不教”?——我的“新课程”感悟》一题颇感新奇——问号,“新课程”下之问,问中必有新论;不过,问号何意呢?揣着求知欲,我急急拜读了孙先生的大作。几番咀嚼,得知大意乃为以新课程理念对“教是为了不教”这一名言之重新审视。虽然没有明言其为“谬误”或“过时”(也许是出于对“名言”的客气  相似文献   

8.
什么叫做“因材施教”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因教施教”这一典故出自《论语·先进第十一》: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  相似文献   

9.
自从通识培训后,大家纷纷议论着:课改改什么?新教材怎么教?像我们过去那样教行吗?当时谁也无法用几句话来概述。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对课改可以用这样的一句话来表述:“课改”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首先,请大家来欣赏一组小诗,你可能不相信,那是一年级学生写的,想象多贴切,语言多清丽、凝炼。“《美丽的清晨》:小鸟叽叽喳喳,小树对我点头问好,花儿对我眯眯笑,风儿把我送到学校。啊,清晨多么美丽。”“《春耕》:水田是镜子,映照着太阳,映照着月亮,映照着星星,映照着彩虹。水田是钢琴,农民在弹奏着丰收的希望。”“《树的家庭》:走进森林,…  相似文献   

10.
谈论教学,离不开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如果把“教什么”视为教学大纲之事,那么“怎么教”就是教学方法之能了.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教学工作的核心.如果把问题展开来讨论,或者从教学的本来意义上考虑问题,则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实际上存在着四个而不是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就是:“教什么”和“学什么”以及“怎么教”和“怎么学”.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写教研文章,积累劳动成果,一是要耐得住寂寞,要有“不教一日闲过”(齐白石语)的勤奋精神;二是要有良好的悟性,睁大“慧眼”,用“心”发现教研富矿。如何在紧张而充实的教学活动中发现呢?下面介绍五种途径。一、在博览中发现“博览”什么?语文报刊、业务书籍。“博览”的目的是什么?一来为课堂教学引入源头活水,二来也可以吸取营养,发现选题。“博览”的方法是什么?略读与精读结合、动脑储存与动手操作结合(编索引、做卡片、做剪贴)。“博览”的益处有哪些?就写教研文章而言,一是直接获取素材:如《两位领导人题词的艺术》(载《语言美》1985年…  相似文献   

12.
“乡人”释     
《曹刽论战》中的“乡人”,课本没有加以注释,人们常常把它讲成乡亲、老乡。考之史籍,这种说法和史实不相符合。检《周礼·大司徒》篇,有云:“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葬,五闾为党,使之相教;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这里的“比”、“闾’、“党”、“州”、“乡”都是上古居民的行政组织那么“乡人”又是什么呢?可以有二解:其一,是同在  相似文献   

13.
[教例]《要下雨了》 (看燕子低飞的相关动画片,截取于“三辰影库轻松愉快进课堂”中《要下雨了》) 师:燕子为什么要低飞? 生:因为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所以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燕子正忙着捉虫子。 师:回答得很清楚。那这段话中你有什么词不理解? 生:“潮湿”的意思我不明白。 师:看看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氵”,你能说说这个词的意思与什么有关?  相似文献   

14.
“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是时下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学思潮,虽然《折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已经有相当的时日了,可是真正推行素质教育的能有几何呢?是什么造成今日素质教育“骑虎难下”的困境?本文就语法教学之现状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许多人都知道,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羽化而来;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模仿果戈理的一篇同名小说;而《三国演义》《水浒传》则是依据历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与话本而作……当我们沉醉于其中神采飞扬的文字时,很难想象这些都是模仿而来的成功之作.那么,模仿对于中小学生写作有什么作用,它与创新又有什么关系呢?可以说,模仿是写作的必由之路,是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教学要求: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学生运用“中心阅读法”掌握本文小心思想,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划分几段? (说明:教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划分段落。) 二、板书《赶集》和《赶集路上》,组织学生讨论:这两个题目的中心有什么不同?本文哪段是中心段? (说明: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遐思录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教师就是课堂上的操曲者,学生就是课堂上的观剑者。 任何一部作品本身,都不仅回答着“我在写什么?”而且,也在回答着“我是怎样写的”问题。作品实质上是写作理论的形象化。 任何一个教师本身,也都不仅回答着“我在教什么?”而且,也在回答着“我是怎样教”的问题。讲课实质上是教学理论的形象化。 同时,还应诱导学生善于提问自己:“我在听什么”?同时还应回答:“我是怎样听的”问题。 处理好上述两种关系,在教与学上就会建立起把知识化为能力的桥梁。这样,  相似文献   

18.
一年来,上了几节“下水课”。原以为轻车熟路,问题不大。不料想,学生却提出了不少难题,使我当堂出了“洋相”。如教唐朝诗人王之焕《登鹳雀楼》一诗时,学生提出:“书上画的鹳雀楼只有两层,那怎么能说‘更上一层楼’呢?”教《梅雨潭》一课时,学生们说:“课本上说仙岩有三个瀑布,这一个叫梅雨瀑,那两个叫什么呢?”教《将相和》“完璧归赵”一节时,学生对“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一句竟提出了两条意见:1.书上插图明明是蔺相如双手紧握着“和氏璧”,为什么书上却说是捧着呢?2.书上所画蔺相如根本就没挨柱子,书上说“靠着柱子”  相似文献   

19.
听课札记     
曾令锡 《教育文汇》2003,(11):36-37
发问的价值含量与科学性[教例1] 讲读《天上的街市》。板书题目后,示幻灯街市图景。师问:“同学们,这是哪儿的街市?”[评] 明摆着呢,有什么值得问的?这样的发问是没有价值之问。[教例2] 讲读《春》。开讲第一自然段。师问:“同学们,春天是怎么来的?”[评1] 简直吓人一跳。分明是一个艰深的天文学问题,让学生怎么作答?倘照课文答成“春天是在盼望中  相似文献   

20.
课间休息时,我为孩子们播放了《西游记》。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边看边议论。看到孩子们兴致如此高,我想何不趁机教孩子们一些数学知识呢?于是,我加入孩子们的行列,和他们边看边聊:“唐僧一共有几个徒弟啊?”“有四个。”“来,我们一起数一数,到底有几个呀?”“孙悟空、猪八戒、白龙马、沙和尚,有4个。”“他们穿的衣服一样吗?”“不一样。”“有些什么颜色?”“有黑颜色的,有黄颜色的……”“他们长得一样吗?”“不一样,猪八戒胖,孙悟空瘦。”……短短的几分钟,我和孩子们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了关于《西游记》的交流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也自然地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