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煜后期词以血泪唱出一曲曲生命的悲歌.<虞美人>是其中的绝唱.千载之下,还能让读者万斛愁绪,不堪卒读.<虞美人>抒发词人自感自伤亡国之痛的情怀,而词人所写的忧愁、痛苦、悲哀就不仅仅限于亡国这一具体事体,而是把亡国之痛提升为人生的存在性悲哀,从而体现出对人生命运中悲剧性一面的总体体悟和思考,完成由具体的亡国之痛到普遍的人生悲感的升华,使这首词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广泛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2.
伤时,是中国文人的一种普遍行为,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中国文人伤时之作,数量之多,忧虑之深,恐非别国文学与文化所能相比。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孔子早就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喟叹。汉儒董仲舒曾作《感士不遇赋》,发出“时来曷迟,去之速矣”的叹息。史学家司马迁亦有《悲士不遇赋》,对士人“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的遭遇颇多感慨。著名的作家大都写过伤时感怀之作,其中不乏名篇佳作,如屈原《离骚》“汩余若将不及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走红的女作家,其特殊的身世和经历使她的文学创作独树一帜,她笔下的女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本文试从白流功追求与范柳原的爱情与婚姻的真正目的入手来分析女性在婚姻中的状态与地位。  相似文献   

4.
《李尔王》作为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之一,他的悲剧作品中无不透露出人文主义的特点,当然这与他所处的时期——文艺复兴有直接的关系。《李尔王》中塑造了李尔这一人物形象,他一开始非常的顽固,真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小老头,但是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他的性格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使读者逐渐对他产生一种特有的喜爱,本文就以李尔王为主着重阐释莎翁对人文主义的悲观。  相似文献   

5.
6.
1917年对丹麦作家来说,真是“福星双降”,在这一年里,丹麦两位同年出生的作家在他们六十岁的时候同时获得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两位丹麦作家一位是卡尔·吉勒鲁普,另一位就是《鹰的飞翔》的作者亨利克·彭托皮丹。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人民的心声,人民是文学的灵魂。作家胸中积郁的愤懑一旦和人民的悲苦搅在一起,便会产生振撼人心的力量。以“拥抱现实”为创作宗旨的蒋于龙,把自己的头伸到现实生活的肺管里,与时代同呼吸,和人民共休戚,写出了《乔厂长上任记》、《拜年》、《赤橙黄绿青蓝紫》、《开拓者》等一篇篇反映当代改革潮流的作品。文学作品中的“乔厂长”鼓舞着生活中的“武耕新”,现实生活中的“武耕新”又激励着作家蒋子龙写出了中篇纪实小说——《燕赵悲歌》,这部小说反映了改革时代的最本质特征,成功地塑造了改革时代的英雄,鸣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一、反映了改革时代的某些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韶华易逝》一诗最早收录在弗罗斯特1923年出版的第一本获得普利策奖的诗集《新汉普郡》。在此诗集里,没有一首诗比《韶华易逝》更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弗罗斯特对于自然与生命的哲学理念。本文要重点着墨的是弗罗斯特在这首诗里对于自然、时间、生命等哲学理念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永远的蝴蝶》可以说是一首凄美的赞歌,写尽了人世间悲痛莫过于此的情感别离———当生命中的另一半瞬间消逝时的切肤之痛。小说给人留下无尽的辛酸与苍白,令人读来不觉潸然泪下,心灵亦为之撼动。故事结构匠心独运、妙笔生花;语言上朴素平淡而无辞藻修饰,含蓄委婉之中又流露出怅然的感怀与伤悲。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我”和女友去寄信,女友穿越马路时不幸横遭车祸而亡。这个情节看似简单,而要写好它其实很不容易。如果让别人去写,也许很多人会注重在小说的谋篇布局上下功夫。他们可能会更侧重于小说的环境描写、人物心理刻画、语言描…  相似文献   

10.
舒婷1977年3月发表《致橡树》,四年后又有《神女峰》面世。《致橡树》通过“木棉”对“橡树”的倾诉.表现了对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惜自身价值的爱情观念的呼唤,而《神女峰》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婚姻中“正统”道德的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11.
一、阅读导航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非常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从20世纪40年代起,《骆驼祥子》被译成英、日、法、德、俄等多种文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阅读导航《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非常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相似文献   

14.
汉末的民间文学作品《孔雀东南飞》(又名《焦仲卿妻》),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之一。它是汉乐府五言叙事诗发展的新高峰魏晋南北朝民间文学继承汉乐府的优秀传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莎乐美》是王尔德用法文写成的一部独幕悲剧。它无论在主题还是在结构、意象、舞台效果和文体语言等方面都颇具新意,集中体现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莎乐美》是王尔德用心弹奏出的一曲凄婉的唯美之歌,是王尔德悲剧创作的巅峰之作。  相似文献   

16.
向秀(生卒年不详)字子期,河南内怀(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人,与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刘伶、王戎并称为“竹林七贤”。  相似文献   

17.
歌声,是旅途解乏的良药,是滋润心灵的清泉,是让人产生情感共鸣的催化剂。品读《一路放歌》,我的心河也和作一样,涌动着奔腾的潮水;我的眼里蓄满了激动的泪水,为那个年轻的母亲,更为那个生病的乖巧可爱的  相似文献   

18.
明末,挽救民族危亡的急切呼声,在文学 史上占了一页重要地位。夏完淳就是其中的优 秀代表。夏完淳(1631-1647) ,字存古,松江华 亭人。他的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等创立几 社,来往的人都讲究文章气节。夏完淳从小就 受到良好环境的熏陶,七八岁即能赋诗。明亡 后,他的父亲和老师,先后为国殉难。十四岁的 夏完淳“揭竿报国,束发从军”,积极的参加了 抗清斗争,事败被执,英勇就义,年仅十七岁。 夏完淳是一个少年爱国英雄,也是一个杰出的 诗人。  相似文献   

19.
唐朝初年,很多诗人都希望能在对外战争中建功立业,并在诗中流露出这种渴望。“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在《从军行》中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但是战争是残酷的,许许多多的将士捐躯沙场,留给亲人的只有无尽的思念和哀伤。  相似文献   

20.
《锦瑟》是李商隐创作的一首名诗,"锦瑟无端""庄周梦蝶""杜鹃啼血""沧海明珠""良玉生烟",诗中的每一个典故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含义,都是诗篇题旨的形象体现。认真解读这些典故,有助于体会诗作之主旨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