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第七册第29课三首古诗,前两首是五言绝句,后一首是七言绝句。各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冬天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江雪》这首诗是作者柳宗元被贬在柳州时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六册《香菱学诗》一文节选自《红楼梦》第48回,文中有香菱两首写得“不好”的咏月诗。文末,作者写她又“忽于梦中得了八句”,这便是到第49回出现的第三首“好”的咏月诗。这三首诗都咏月,又都是七律,但写得有优劣差等,细细玩味,别有一番意趣。下面试作比较鉴赏。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选编了《登鹳鹊楼》与《江上渔者》两首古诗。这两首诗是唐宋名诗,被人们广为传颂。现对这两  相似文献   

4.
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课《古诗两首》,刚开始板书"题西林壁",下面就有学生叫起来:"我已经会背了。老师,这首诗您不用教了。"又有学生喊道:"我连诗的意思都背下来了。"……其实,课前我已经从侧面了解过学情,知道大部分学生已把两首古诗背得滚瓜烂熟,因此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我不动声色,把课题写好了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就是其中第十八首《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作夏日》。从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内容和主题以及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三个方面来鉴赏这首十四行诗,足能领略到莎士比亚独具特色的诗歌艺术和语言魅力,欣赏到这首十四行诗的永恒之美。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就是其中第十八首《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作夏日》。从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内容和主题以及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三个方面来鉴赏这首十四行诗,足能领略到莎士比亚独具特色的诗歌艺术和语言魅力,欣赏到这首十四行诗的永恒之美。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学习本课时,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学习本课时,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世界诗歌宝库中一颗绚丽夺目的明珠,全诗共154首。通过比较第一首和第五首十四行诗,得知两首十四行诗的主题都是劝说诗中的主人翁结婚生子,而莎士比亚却采用了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意象和不同的比喻来阐释这一主题。由此,莎士比亚精湛的写作技巧让我们体会到了十四行诗的迷人魅力。  相似文献   

10.
威廉·莎士比亚与兰斯特·休斯两位诗人既处于不同时代又位于不同国度,作品风格迥然不同,他们的作品《十四行诗第一百四十八首》与《自由列车》之间的不同之处亦显而易见。但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这为两首诗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能性。笔者从叙述视角、背景、主题、人物、思路发展、基调、结构与韵律等方面比较和对比两首诗,研究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两首诗进行深一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诗的结尾,为一首诗的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一直为诗人与诗论家所重视。《唐诗三百首》中诗之结尾在表达手法上各有千秋,大致可分为六种类型,从一个侧面展示诗人们独具魅力的艺术匠心。  相似文献   

12.
新编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三十课选了八首诗.这些诗就作者说,有民歌手,有唐代、宋代著名诗人,就体裁说,有乐府民歌,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就教材处理来说,有作讲读课的,有作阅读课的。怎样教这八首诗呢?下面谈谈我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这一课两首古诗,《所见》为五言绝句,作者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这首诗描写的是牧童生活。《小池》为七言绝句,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所作。这首诗描写的是小池景色。虽然两首诗描写的对象不同,内容各异,一叙事,一写景,但都是写夏天的景象,都具有通俗活泼,清新自然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
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二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花,飞入梅花都不见.这是两首古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妙处:两首诗都将一至十这10个数字依次嵌入诗中,而且明白如话,诗意盎然,境界幽雅.这在古诗中是不可多得的.  相似文献   

15.
正苏教版第十册第23课是两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两首诗都是描写西湖美景的,编者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真是匠心独运。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审视、比较,会发现别样的精彩。一、文本解读——同中求异,精彩别样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虽然描写的都是西  相似文献   

16.
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课《古诗两首》,刚开始板书“题西林壁”,下面就有学生叫起来:“我已经会背了。老师,这首诗您不用教了。”又有学生喊道:“我连诗的意思都背下来了。”……其实,课前我已经从侧面了解过学情,知道大部分学生已把两首古诗背得滚瓜烂熟,因此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我不动声色,把课题写好了才转过身来。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二十一课《古诗三首》,选编的是三首唐诗。这几首诗的内容都是写边境上的战事,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体裁都是五言古体诗。它们都具有形象鲜明,感情强烈,气势磅礴,富于感染力的艺术特色,是我国唐诗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20课《外国诗两首》收录了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这两首诗在写法上各具特色,现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少年维特的烦恼》中有这样一首小诗: 一位邻居看到一道闪光划过天空听到一声射击声, 因为一切都归于沉寂, 所以人们也就不再留意了。初读这首诗,鼻子里酸酸的。再读这首诗。眼前有一丝模糊,不觉怦然心跳。  相似文献   

20.
正一寻找教学切入点师:最近我们学过两首诗,一首是《游园不值》,我们背一背!(生背诗)师:背诗和读书不一样。背诗要慢一点,慢了有时间去想象,有了想象,才能看到画面,有了画面,我们才能欣赏到古诗的美。我们再来背另外一首《宿新市徐公店》。(师生同背)师:刚才我们背的两首诗出自《古诗两首》,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古诗两首》(板书课题)。看这两首诗,题目很长,谁能读好这两个题目?(学生读诗题,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