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戏剧有两大基本系统,分别是以中国传统戏曲为代表的东方戏剧艺术和以欧洲话剧为代表的西方戏剧艺术.这两大系统具有各自的戏剧美学体系.祁彪佳和狄德罗正是中西方戏剧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两人在戏剧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问题上均有独到精深的阐释.悉心探讨和比较两者的戏剧美学理论的之异同,不失为中西戏剧美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回归传统语境,认识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精神、艺术骨骼.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戏剧不刻意追求结构、规模,所谓写意、表现与再现的不同,正在于它可以以其自身艺术基本精神、艺术骨骼为基础,专心处理戏剧的内在诸元素,从而达成完善的综合,在任何可能的体段内,抒情写意.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骨骼由戏、歌、舞结构而成,其艺术精神凭此传达.  相似文献   

3.
张蕾 《考试周刊》2012,(94):28-29
表演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智慧结晶.戏剧艺术是我国传统表演文化的精髓。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充满了文化思想,戏剧作为艺术文化对于人类的生存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探究了戏剧艺术特点.分析了戏剧艺术与人类生存生活的关系,并进一步阐释了戏剧艺术的价值.为戏剧艺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艺术社会化"与"社会艺术化"是田汉在领导南国戏剧运动时提出的活动口号之一.这个口号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艺术指向,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强调要在广大的程度上发挥艺术的社会价值,让艺术对于社会生活起到更大的作用: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突出,也是对艺术影响社会、改革社会的主动性的强调;"艺术社会化"与"社会艺术化"这一对概念的并举,意味着在承认艺术的文化价值的前提下,更注重用艺术的力量对社会生活进行改造和影响的作用力.这是南国戏剧运动的核心精神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文类解说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戏剧是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其中心是演员的表演.因之,又被人称为“舞台艺术”或“演员艺术”.在戏剧作品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由于性格不同和所追求的目的不同而展开的矛盾斗争叫戏剧冲突.戏剧作品总是由一个冲突的提出、发展和解决而得到完成的.戏剧冲突的成功与否是戏剧成败的关键,所谓戏剧性正是由于戏剧冲突解决得独特、新颖、有丰富内涵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对于从属于不同戏剧思潮的剧作家来说,他们都会面临两个不同的世界: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以怎样的经验屏幕去认识生活对象以及表现怎样的生活对象’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就构成戏剧艺术的对象观念.前者自然主要涉及戏剧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从根本上说.仍然是戏剧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内在修养问题.后者则主要是指在创作主体相应的观  相似文献   

7.
早期阅读与幼儿戏剧活动的整合是为了借助幼儿戏剧的综合艺术特质和独特艺术魅力,拓宽早期阅读的途径,深入推进阅读活动.从不同体裁内容、不同运用时段和不同艺术符号的角度建立多元的整合形态,能够使幼儿戏剧既作为早期阅读的有趣内容,又作为早期阅读的生动形式和有效手段,形成"静态"与"动态"阅读的相互结合,达到提高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关汉卿与莎士比亚各自代表了中国和西方古典戏剧的最高成就。虽然他们天各一方,但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他们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有代表性,反映了中西方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审美心理以及戏剧艺术实践等方面的区别。对他们进行比较研究,对于了解他们各自的创作、中西方社会文化以及中西戏剧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对不同系统中的作家进行比较,不是为了分出孰高孰低,而是为了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东西,以推动文艺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莎士比亚是英国古典戏剧的最杰…  相似文献   

9.
由于戏剧艺术本身的独特性,使其与社会政治之间产生了一种难以割离的天然联系,对此,无论是欧洲戏剧史还是中国话剧吏,都提供了有力的解释.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戏剧在发挥政治参与和社会批判功能之时,如何将政治移情与审美转换合理调配,既发挥其社会功用,承载一定的政治符码、社会担当,又不至于解构艺术底线,呈现出文化意味和审美品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面对四川大地震,作为社会良心的文艺工作者积极应对,以坚实的艺术实践对这一公共性社会事件及其呈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集体人格进行了表现,人艺的新话剧<生·活>在艺术如何面对社会生活,如何处理政治移情与审美转换之关系等层面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戏剧处于艺术的最高层,属于综合艺术,它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等多种艺术.戏剧在综合中体现出其隐喻特性,因此,戏剧是隐喻的艺术.具体来说,戏剧的隐喻主要表现在冲突、动作、空间、视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戏剧艺术受到小说、电影、电视等多种艺术形式挑战的今天,如何充分发挥戏剧艺术的巨大优越性,以人物刻画为中心,把有意义的社会矛盾典型化为具有特色的性格冲突,通过生动的性格冲突艺术地揭示社会问题,反映时代脉膊,乃是振兴戏剧艺术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一点上,古典名剧《西厢记》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西厢记》中描写的主要人物只有三、四个,场景几乎没有离开一座寺院——普救寺,故事又并不复杂,但七百年来却上演不衰,总使人  相似文献   

12.
"堆积"是曹禺戏剧创作中的一独特意向,这种意向有的可从曹禺的文学活动中看到,有的是他诉诸文学作品、读者从中归纳领悟到的.在曹禺所审视的大大小小的人生舞台上,他把不同地位、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人物堆积到同一戏剧环境里,把积久的矛盾冲突、欲望、情愫堆积在某几个人物身上,把几代人的生命轨迹堆积在某一时段里加以展示,用戏剧的外形、诗的内核,关照社会惠,思考人性,审视命运,从而获得了超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慑力.  相似文献   

13.
王洪亮 《考试周刊》2010,(23):30-31
戏剧是一种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戏剧多由古代的宗教礼仪、巫术扮演、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有机组成的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14.
李强 《中小学电教》2011,(2):143-143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以表演为中心,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一幕戏剧的文化、艺术含量是非常深广的。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多种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5.
作为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奥尼尔凭借《榆树下的欲望》誉满天下。此剧本透过写作技巧、人物塑造,深刻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思想主题,关注人性本质意义。犀利剖析的笔触深深地吸引着评论家和广大读者。事实上,《榆树下的欲望》的艺术魅力与它的语言系统息息相关,因此从戏剧的听觉语言和视觉语言两方面着手,对剧本进行全方位的语言剖析,有助于戏剧爱好者深刻领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文学剧本,戏剧文学(以下简称戏剧)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同是文学领域里的一朵奇葩.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认为在戏剧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索式学习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邢台学院学报》2016,(1):145-148
田纳西·威廉斯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包含了众多的戏剧符号。从文本和演出、行动素模式、人物、空间和时间等方面分析这一剧本蕴涵的多重符号系统。结合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剧作探讨戏剧的符号,让戏剧这一高雅艺术变得直观具体。  相似文献   

18.
当代戏剧文学衰微的主要表现有:题材单一、内容浅薄;思想庸俗化,缺乏优秀艺术作品应有的对社会、人生和人性的批判精神;无艺术创新能力,作品缺乏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先锋精神;文学在戏剧艺术诸要素中处于附庸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文明之一,中国的民族文化多彩纷呈,历史悠久;不同地区的文化艺术形式与亦独具风彩。然而,在众多的文化种类中,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代表的戏曲艺术更绚丽多姿。教育戏剧的理念不以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的学习为目的,而是注重通过戏剧方式对学生进行一些认识社会、思考人生、选择生活及增强自身素质修养的培训,它是一种教育性质的戏剧活动,或说是戏剧方式的教育活动,目的是把戏剧活动引入教育领域,利用戏剧的情境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此,戏剧活动成为一种教育媒介、平台。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戏曲艺术教育优势,陶冶学生情操,振奋民族精神,是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戏剧是表演艺术,这是人所共知的命题.但戏剧艺术的表演与其它表演艺术(如电影、电视等)有何区别,表演对戏剧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有何意义,这是今天的戏剧研究应该尤为重视的问题.弄清楚这个问题,就有可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住戏剧艺术的本性,就有可能打开戏剧艺术通向未来的大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