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圣经》中,上帝在第一天创造了天和地,之后创造了日月星辰、五湖四海、花鸟鱼虫。到了第七天,上帝休息了……上帝也会累,上帝也要休假——这是西方世界芸芸众生坚守劳逸结合传统的最初依据  相似文献   

2.
《山楂树之恋》以"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历史时期为背景,描述了静秋与老三的初恋故事,这个故事也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影片导演张艺谋在渲染这份“纯情”时.亦用一隐一明两条线索构建故事结构。叙事“隐线”是那棵会开红花的山楂树.而“明线”则是静秋与老三的初恋故事。  相似文献   

3.
《圣经》里有个故事经常被人引用:有妇人犯通奸罪,依照摩西的法律当乱石砸死。法利赛人把这桩公案交给耶酥裁决。耶酥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砸她。人们听了这话,从老到少一个一个都离去了。结果,没有一个人敢把手中的石头砸向这位妇人。  相似文献   

4.
张华 《新闻爱好者》2011,(6):149-150
依照《圣经》里的说法,因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了伊甸园里的禁果,所以被逐出伊甸乐园。人的受苦受难乃是上帝对人的一种惩罚,是人类赎罪的一种方式,人自然得承受。而对人类自己而言,无论贫贱、无论健康与否,都要互相关爱。  相似文献   

5.
张华 《新闻爱好者》2011,(12):149-150
依照《圣经》里的说法,因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了伊甸园里的禁果,所以被逐出伊甸乐园。人的受苦受难乃是上帝对人的一种惩罚,是人类赎罪的一种方式,人自然得承受。而对人类自己而言,无论贫贱、无论健康与否,都要互  相似文献   

6.
房龙的著作被中国的出版商反复地花样翻新地印刷着发行着,当然也被阅读着议论着。不说他的《人类的故事》、《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一本《房龙地理》,让多少人义无反顾爱上了这门学科,从此以后,行走天涯,寄情山水,痴迷于地理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7.
“替罪羊”一词是出自基督教的宗教典故。在基督教《圣经》中灼《旧约全书》中说: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叫他带着他的独生子以撒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并把以撒杀了作燔祭,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要拿刀杀他的儿子时,有个天使出现并加以阻拦,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恩上帝的了。”后来,亚伯拉罕便把小树林中的一只公山羊抓来杀了,代替他的儿子作为燔祭,献给上帝。  相似文献   

8.
江怡和伍晓明先生的对话是针对伍著《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而起的,对话的大背景是中西两种文明传统的比较,关键词是《论语》中的“微言大义”和西方基督教传统引发出的“他者”。我以为将大背景和关键词合在一起,可以用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西方文化中的“神人二分”作为核心议题标而出之。以孔子的名义产生经久影响的《论语》可以放在“天人合一”的参照系中来解读,一如作为西方文化经典的《圣经》可以放在“神人二分”的参照系中来理解。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那个“一”是一种“宇宙精神性的博爱”,它化生万物、长养万物.自然也包括人在其中,这样将其贯彻于古今中外、家庭社会及人伦自然,无处不见其和谐的统一性。而西方的神就是上帝,他创造了宇宙万物,为自然、社会和道德立法.他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创造者——“绝对他者”.宇宙万物既然是由上帝造的,那么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他者”之性.所以对待“他者”的态度既显示出自己的神性也显示出对待神性的态度,这种“显示”表达了西方人对神的创世奇迹的敬畏和末日审判时期待被救赎的恐惧。所以西方人对于“他者”具有复杂的情结,一般人取名多以“使徒”命之,如“保罗”、“约翰”、“彼得”等,就是那些我们耳熟而未详的哲学家如康德和列堆纳斯等.也都取名“依曼努尔”(上帝保佑之意)。更有趣的是,近代以来,西方出了哥白尼、达尔文和弗洛伊德,他们的科学发现“颠覆”了“神人二分”中的三个核心概念:日心说颠覆了上帝于无中制造宇宙的概念,生物进化论颠覆了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制造人类的概念,心理分析颠覆了神赋灵魂以善性和理性的概念。这“三大致命性打击”将《圣经》从西方人哲学和科学的殿堂中请了出去,把它安放到教堂的经坛上,这样就区分开了知识与信仰、理性和情感之间的关系。《论语》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却没有遭受《圣经》那样大的“磨难”,原因在于它不是从“绝对他者”的地位出发的,而是在知识(主要是社会伦理)和信仰、情感和理性之间保持了很好的平衡。《论语》的价值不是靠神迹和恐惧来体现的,而是启发人直接参与其中,是人替天行道的过程,所以中国百姓的名字中有许多是表达自己言行价值的.而不是模仿圣贤之名,如“贵仁”、“怀德”、“中行”、“宏道”之属。所以,解读《论语》可以找一个反差巨大的参照系,如西方的《圣经》,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夫子的“川上之叹”和宋儒的“民胞物与”。单纯  相似文献   

9.
近半个世纪中国的治国理念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建立和谐社会”便是这一变化的中心内容。“和谐社会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世界从冲突走向和平。从冷战走向对话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治国理念中的具体体现。西方文明的传统更多的是强调冲突和斗争:而中国文明的传统则更多强调对话和和谐。在西方的传统中,神人二分的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神是造物主、立法者、审判官和救世主。宇宙万物包括人都是被上帝造的。自然、社会和道德律都只能按照上帝定下的法则运转.世界上任何行为都被上帝的眼睛记录下来,以备世界末日时上帝的审判或救赎之用。所以西方人信仰上帝、醉心于探索或遵循法则、接受洗礼(到教堂洗去身上的“原罪”)、死后等候上帝帮助复活,这些都是被动的,无可奈何的。中国人信仰的是天人合一,天地代表宇宙万物及其规律,良心代表个体生命和伦理道德,但两者是合一的。即“天地良心”。西方人相信上帝为宇宙万物制定和谐,但上帝与宇宙万物之间却不能实现和谐;中国人相信宇宙万物之间存在自然的和谐,是天、地、人之间共同演化而成的和谐。所以西方人强调要实现和谐必须依赖像上帝这样的绝种外在的神圣者。如自然界的规律,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和上帝赋予人内在的道德律。而中国人强调要实现和谐必须依赖人的内心的自省。从这种比较关系来看,在创建和谐社会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因此。中西两种文化皆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怎样扬长避短。发挥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的客观因素,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故此,本栏目每期拟请两位海内外学人,就其共同关心的“和谐”总议题下的某个子议题展开对话。和谐是天下大事,理应天下人议之。单纯  相似文献   

10.
丁雨光 《视听界》2013,(2):83-85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各媒体纷纷拿出绝活,不断丰富“走转改”活动的内涵和形式,为受众献上不少亮点纷呈、引人人胜的精品力作。央视“走转改”报道的故事化呈现,是鲜明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冯晓蔚 《湖北档案》2009,(10):39-40
1898年,曹亚伯来到武昌,考入农务学堂。因“举止诡异,与译员过从甚密”,被疑为革命党而勒令退学。1900年,曹亚伯又考入两湖书院,与同班同学黄兴、周震麟等结为知好。自立军领袖唐才常、杨笃生、秦力山等是黄兴、周震麟密友,他们常来两湖书院“密议”。后来唐才常等数10人被杀,曹亚伯亲眼目睹,非常悲痛,回校反复诵读唐才常的绝命诗:“剩好头颅酬好友,无真面目见群魔。”更加坚定了排满反清的意志和决心。  相似文献   

12.
<山楂树之恋>以"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历史时期为背景,描述了静秋与老三的初恋故事.这个故事也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影片导演张艺谋在渲染这份"纯情"时,亦用一隐一明两条线索构建故事结构.叙事"隐线"是那棵会开红花的山楂树,而"明线"则是静秋与老三的初恋故事.以那棵会开红花的英雄山楂树为故事发展的内动因,整部影片以西坪村初识、县城接站、美丽的误会以及生命的承诺依次向观众展示了这段唯美、纯洁而又感伤的"纯爱".  相似文献   

13.
唐瑾 《编辑之友》1998,(4):44-45
Babel是英语中的一个单词。当首字母大写,中文按音译译成“巴别”,巴别是基督教《圣经》中的城市名,战又释义为“巴别城”。首字母小字的babel意为“混乱、嘈杂声”。这两条释义都与《圣经·创世记》中通天塔的故事有关。说的是自从神按照神的形象,神的样式创造了人之后,“天下人口音言语都是一样。”(见《新旧约全书》第11章)当他们移住东方时遇见一片大平原,就在那里定居,并商量在那里建一座城和一座塔,塔要建得高高的,一直通往神(上帝)住的天上.因而又叫通天塔。天下人这种狂妄僭越的想法使神——耶和华十分担忧,只得“变乱他们口音,使他们言语被此不通”又“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见《新旧约全书》第11章)。  相似文献   

14.
91岁的李老太太坐在轮椅上,膝盖上铺着一本破旧的《圣经》,手上还有一个红皮本,那是她1979年以来学习《圣经》的笔记。清晨的阳光从窗外洒进来,照在她蓝色的棉袄上,她胸前一枚金色十字架在闪闪发光。李老太每天的生活是从读《圣经》开始的。护理员贴在她的耳边说,“上帝与你同在。”她便会大声附和——“阿门”。  相似文献   

15.
《圣经·创世纪》中说,上帝创造了野地走兽、空中飞鸟等各样活物,带到亚当面前让他命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亚当的这次命名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文学创作。当一个作家创造一个人物,为他特意安排一种生活,当然还有生活的环境,让他活着或是死去,让他幸福或是不幸,让他快乐或是悲伤的时候。这个作家的确像上帝一样伟大,也有理由如亚当一般自豪。在他创造的那个纯由语言构筑而成的世界里,他依旧可以体会真实生活的各种滋味。在他闲暇翻阅旧作的时候,他可以如上帝一般傲然深远地审视笔下的世界,或者暗自窃笑…  相似文献   

16.
王姝 《大观周刊》2011,(49):13-13,11
《神学政治论》是17世纪荷兰的杰出哲学家斯宾诺莎的主要著作之一,他通过介绍其独特的以《圣经》历史解释《圣经》的方法阐述了他的神学政治观,通过对"上帝即自然”结论的研究分析了神权与统治权的关系,是对传统意义上的神学政治的超越,为神学和政治找到了新的平衡点,对后世唯物主义,自由主义、理性主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传媒小语     
校报章之良否,其率何如?一曰宗旨定而高,二曰思想新而正,三曰材料富而当,四曰报事确而速。若是者良,反是则劣。——梁启超有句流行的说法: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故事。大名鼎鼎者与臭名昭著者均不难发现,但是作为一个报道者,你须得去发掘那些隐埋在“普通”公民生活中不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8.
梁寒冰 《大观周刊》2011,(6):178-178
“亲亲相隐”是我国古代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而在当代刑事法律当中却没有规定这项制度。本文追溯了我国古代“亲亲相隐”制度的演变,分析了它的当代法学价值,列举了它在世界其他国家法律中的适用,阐述我国应当重构该制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有不少等待戈多的人,最后发现自己成为了叶公式的人物作为犹太后裔,贝克特在《等待戈多》中运用的戏剧元素,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那棵树让人想起圣经中的智慧树或生命树,流浪汉让人想起犹太人的流浪命运,那个被人用鞭子和绳子抽打与捆绑的幸运儿,让人想起自称上帝选民的犹太人,那个总在快终场时捎来口信的孩子,让人看到天使的影子;而让剧中人苦苦等待的戈多,隐隐让人觉得像是英语中上帝一词的谐音,是神,是救世主,是代表希望的任何东西。在犹太社会的传统中,救世主弥赛亚是一个永久的希望。但是,以奥斯维辛集中营标志出的犹太人在欧洲的悲…  相似文献   

20.
郁敏  蔡志明 《传媒观察》2013,(11):42-44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影片中出现了诸多与《圣经》故事的相关之处。本文从原型角度入手,分别从灾难原型、救赎原型以及人物原型方面分析影片中的圣经原型体现,通过对影片情节和人物语言的分析,挖掘人性的真善美,同时引发人们对环境保护以及地球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