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以来,中国文献学的研究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先后有《文献学讲义》、《古今典籍聚散考》、《中国文献学概要》、《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目录学概论》、《广校雠略》、《校雠广义》、《中国古籍版本学》、《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乃至《中国藏书通史》等通论性著作的结撰问世,但汇编清代以来文献家事迹于一编;却是长期以来文献学界的一个空白。日前,中华书局又出版了郑伟章先生撰著的《文献家通考》三大册,该书在一个极高的学术水准上填补了这个令人遗憾的空白,对于全面总结清以来文献家对中国学术文化所…  相似文献   

2.
张舰戈 《兰台世界》2016,(11):46-48
马端临是宋末元初著名的史学家,江西饶州乐平人。他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写成《文献通考》一书,成为后世典章制度的经典之作。《文献通考》作为马端临用毕生心血完成的典制体巨著,集中体现了其"会通因仍之道"和"变通张弛之故"的史学思想,而其他史学思想在整个《文献通考》中也有比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中庸》是中国古代国学著名作品,被列入古代参加科考必学的四书五经之一,尤其是在儒家学派,《中庸》更是一部核心经典,它全面阐述了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思想,并主张君子应当遵循"中庸之道"来修身养性,并以此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最终期望天人合一、天下大同,因此《中庸》之作被宋代理学家伊川先生程颐程正叔誉为"孔门传授心法"。  相似文献   

4.
古籍多有伪作已为人所通知 ,然古人于书之辨伪多为散论 ,直至明中叶方出一系统之辨伪专著胡应麟《四部正讹》。对古辨伪作一总结的 ,除《四部正讹》外 ,尚有宋濂《诸子辨》、姚际恒《古今伪书考》等。然三书均不能概括古之辨伪全貌 ,2 0世纪30年代张心合三书 ,搜辑各家之说 ,条分缕析而成我国目前所见最完整的一部集大成性质的辨伪学工具书《伪书通考》 ,为我国辨伪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年逾古稀的范曾先生新近出版了一部《国学开讲》,全书以时间为轴,以儒、释、道、艺经典为纲展开。如今,能在一本书里讲授儒、释、道、艺四个门类的学问的写作者并不多,而在范曾手中,却驾轻就熟,像是画一幅大泼墨的画作,正显现了范曾的个性。《国学开讲》一书缘起于范曾先生在北京卫视的同名电视讲课,他在谈到艺术创作时说:  相似文献   

6.
《出版参考》2008,(6):F0003
作为一部蒙学经典,《三字经》历来备受推重。此次重订一是承民国初年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重订《三字经》之余绪,再启文化整理之乐事兼苦役,一是顺应文化复兴的大势,为全体有中国心的人提供一处精神小憩的荫凉。  相似文献   

7.
张心激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辨伪学家,受顾颉刚《古史辨》的影响编纂《伪书通考》一书.该书主要是汇集宋濂、胡应麟、姚际恒等前人的辨伪成果,其编纂大致始于1926年,完稿于1937年,商务印书馆初版于1939年.《伪书通考》所辨之书共1,105部,以数量衡之,确实是规模很大的一部辨伪专书.郑良树因之作了一部《续伪书通考》,续编则起于1940年,止于20世纪80年代初.两书体例大致相同.郑氏还有一部辨伪学理论专著《古籍辨伪学》,很有新意,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8.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国故新知——汤用彤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的序中说:“中国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叶学术发展有一个大转变。俞曲园能熔铸今古,但是章太炎在熔铸今古之外,又能会通中西。……太炎先生以后,几位国学大师,比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陈垣、胡适等,都是既能熔铸今古,又能会通中西的。……我认为,汤用彤(锡予)先生就属于这一些国学大师之列,这实际上是国内外学者之公言,决非我一个人之私言。”季先生这段话提醒我们,对于像汤用彤先生这样一位国学大师,我们有必要做深入、系统的研究。然而长期以来,没有…  相似文献   

9.
伊人 《编辑学刊》2012,(5):28-29
这天翻阅刚到的某刊物,见首篇是《国学大师杨树达》.遇夫(杨树达的字)先生旧学(国学)根柢之深厚,笔者早有闻知,如陈寅恪曾致函称道:“当今文字训诂之学,公为第一人.”世称“疑古”派的顾颉刚,对杨氏亦颇为推崇,将他与王念孙、王国维并列,赞为近世治古典最卓著者.所以,对这篇称述遇夫先生的文章,自然便有先睹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仔细分析即可发现,此时所谓"国学",是指中国作为现代国家所需之学。而真正的"国学"不应是中学、旧学,应是现代中国人处理私、公生活之学武汉大学近日对外宣布,国学博士点将于2009年正式招生。其实,这不是第一个。人民大学国学院从2006年起就号称招收"国学"学生,包括博士,但是,学生  相似文献   

11.
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有不少研治《说文》的著作,笔者以〈唐写本玉篇残卷校说文记〉为评述中心,略论其文内容、价值与缺失,期有助于吾人今日之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被称为未名湖畔三雅士、国学大师张中行先生已驾鹤西去。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无论对先生有无亲炙之人,都敬佩先生厚德之风、雅致之文。随着先生的远去,“五四”最后的遗韵也渐行渐远,令人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晚辈如我者,与先生素昧平生,我是看了《读书》杂志的介绍,才知道有这么一位大师的。但1994年2月5日,一次偶然的机会,竟使我有幸见到了张中行先生,并蒙他厚爱,亲笔题字送我一本他的新作《顺生论》。说起那次机遇,还是《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陈复尘给我提供的。彼时我还在报社供职,复尘兄告诉我说,北师大出版社有一个启功先生著作的…  相似文献   

13.
《三字经》世传为宋代著名学者王应麟所著,千百年来,相沿作为启蒙教材之一。明清两代续有增补。降及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以此书"所举人事部类,其切者犹有未具",1928年季春重为增订,"其所增者三分之一,更定者亦百分之三四",章太炎先生重订三字经,对原三字经可以说是动了一次大手术。1932年《重订三字经》由上海汉文正楷书局排印问世。嗣章太炎先生在苏州创设章氏国学讲习会,此书由该会重印五百册行世,时章太炎先生与他的门弟子讲述读史日程,由诸祖耿、王乘六笔录整理成文,附录于该书之后。由于两次印本均系小开本,所用纸张极为单薄,不易保存,故今日已不易见到。  相似文献   

14.
姚奠中先生是一位典型的传统知识分子。他是当代中国少见的能将传统学术与诗、书、画、印集于一身而且皆臻于很高境界的学者,但这一切,对他来说不是获利之器,而是修身之道。他继承了传统知识分子的完善人格。更亲沐太炎先生以传承中国文化为己任的思想熏陶,故而身上体现出了高深的国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精英华语体系"和"革命范式"观点认为五四运动是由精英领袖发起的一幅爱国民众合力抗议政府外交失败的图景。通过翻捡当时《申报》、《国民日报》等大量珍贵史料,笔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爱国学群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自发组织的采取以"非暴力手段"为主要手段的爱国学群运动。在这场"活剧"中有关各方争先恐后之"镜像"跃然于纸上,其特点是:"学生登台、群众搭台、政府抑台、列强拆台"。五四学群运动并非是失败的,理由是:一方面迫使北京政府延缓签订卖国条约,并给西方列强尤其是日帝在外交上和经济上以威慑;另一方面五四学群运动以"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使学群维权运动的"涓涓细流",汇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军阀的巨流。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清华大学102年校庆,距2011年"百年校庆"已过了2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百年校庆图书"也正在从"献礼书"长成为"长销书"。看到众多的读者从"校庆图书"中获得滋养,我们不禁自问,百年清华的学术精神,能给当前的国民阅读以怎样的启示呢?我们一直呼唤有价值、有品质的阅读,如《中庸》里所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清华一代国学大师的学风,为我们的阅读树立了典范。清华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办国学研究院,从此便有了学贯中西"四大导师"的盖世传奇,在学术界声名鹊起。梁启超是我国杰出的学者,1925年担任清华国学  相似文献   

17.
古籍多有伪作已为人所通知,然古人于书之辩伪多为散论,直至明中叶方出一系统之辨伪专著胡应辟《四部正讹》。对古辨伪作一总结的,除《四部正讹》外,尚有宋濂《诸子辨》、姚际恒《古今伪书考》等。然三书均不能概括古之辨伪全貌,20世纪30年代张心藏合三书,搜辑各家之说,条分缕析而成我国目前所见最完整的一部集大成性质的辨伪学工具书《伪书通考》,为我国辨伪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以诗、书誉满大江南北的兴化先贤李宗海先生,在他遽归道山的前一年,以91岁高龄,挥毫题辞为《兴化市志》付梓致贺。其辞曰:"维我兴化,昭阳古邑,诞育名人,处多胜迹。溯念前朝,高才辈出,七子八怪,蜚声络绎。悠悠水乡,鱼米丰泽,解放最早,民安衽席。建设弥新,光辉赫奕,易县为市,煌煌史册"。这是一位流寓江南达半个多世纪的游子对家乡环境、物产、人文的由衷赞美。笔走龙蛇,情溢肺腑,赫然列于《市志》彩翰之中,增光添彩,永垂史册。宗海翁字百川,晚号江南一老,幼时立雪于清廪贡生,精国学、擅诗词、工书画的高甘来之门,颇得高廪夫子之真传。后考入南京国学专修学校,毕业后在时驻镇江的江苏省政府任录事(民国时官府或其它机构中任抄写工作的低级职  相似文献   

19.
冯振先生讲解国学经典的现实意义,好用比喻。如说六经(儒家学说)之言平正,好像"菽麦",虽能给人养身,但不能医病,而诸子之言却像"药石",有"摧陷之功",能给人"治病"。  相似文献   

20.
2004年7月26日是国学大师启功先生92岁寿辰。这一天,启功先生的六种新书在北京师范大学为他举行的简短而热烈的庆祝会上同时首发,计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启功口述历史》《启功韵语集》(注释本)《启功讲学录》《启功题画诗墨迹选》启功跋《董其昌临天马赋》,中华书局出版的《启功丛稿》第四卷“艺论卷”。六种书的出版说明启功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笔耕不已,这不但是启功先生之幸,也是学术界之幸。稍有遗憾的是,启功先生的目力有所减退,大部头的书稿很难一一亲自操觚,必要时需要别人协助笔录整理一下。我作为“文革”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