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到处都有诗的印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古典诗词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也丰富着我们,诗词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试着让学生进入学古诗词的佳境,可是常常感觉学生只重视背诵,而忽略感悟。也不知道何时起,我发现我教的学生特别喜欢听我讲解古诗词,我想就古诗词教学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2.
要实现诗歌教学的创新,首先,应以"乐"助"赏",引学生入意境,生发审美感知;其次,应以"画"促"融"诗,引发学生激情,深化情绪体验;再次,应以"演"促"解"诗,引学生明理,深华顿悟;最后,应以"写"促"移"诗,引学生再创作,使词中有"我"。  相似文献   

3.
中国被誉为“诗歌王国”。古往今来,无数情趣高雅、语言优美的动人诗篇,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心灵。为了让青年学生多读好诗,从丰富的文化积淀和高超的语言艺术中吸取营养,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共选编38首古今诗词。我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认真探索,终于悟出了一些教学之道,引导学生抄诗爱诗,读诗背诗,品诗写诗,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所教古诗进行合理拓展,引导学生以诗悟诗,以诗学诗,既能帮助学生对所学古诗的理解,又能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小学古诗教学我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5.
《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写的一首气势磅礴的诗。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这首诗,我采用分层教学,具体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6.
《绝句》是唐朝伟大诗人杜甫的名篇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一幅春天充满生气的意境深远的画面。针对这首诗的特点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 :一、自学古诗 ,引导学生想象图画 ,体会意境。学生读诗自学 ,通过自学弄清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都在什么地方 ,对这首诗有个大致的了解。二、通过“画诗” ,理解诗句 ,体会诗情。1 .出示前两行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时我问 :“这两行诗描写了什么景物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 )然后 ,我在黑板上画出了柳树和蓝天 ,问 :“你能画出黄鹂和白鹭吗 ?”学生一听 ,纷纷举手。我让…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概括诗的意境:有我之境,元我之境。诗人在写诗时会进入这两种意境,而在诗里也着力营造这两种意境。那么,我们在小学诗歌的教学中该让学生用哪种境界赏析呢?多数小学生在诗歌的鉴赏中,都会侧重对诗本身的理解,而对其意境却几乎不深思,原因跟学生有关,跟小学诗歌教学中的引导方法也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教古诗《梅花》时 ,我采用了尝试教学法。在学生学习古诗《江雪》的基础上 ,先指导学生自学古诗 ,引导学生讨论 ,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 ,最后让学生质疑问难。其核心就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掌握思考方法。布置预习 ,明确目标。 一上课 ,我就揭示课题 ,简介诗人背景后 ,用幻灯提出问题 ,布置预习自读 :这首诗主要描写什么景物 ?描写哪个季节的景物 ?从诗中哪个词可看出来 ?诗中哪些词具体描写这种事物的外形、颜色、气味 ?要求学生围绕这些问题 ,反复朗读课文 ,带着问题思考 ;并要求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 ,会背诵默写。自读尝试 ,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给学生上古诗《苹》。这首古诗不难理解,很多学生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会背了。所以课前在备课时,我只粗粗地看一下资料,并且只备了一个简案。果然,课刚开始,学生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个说:老师,第一句诗我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个说:老师,这首古诗我早就会背了。从学生的情况看.似乎没有再讲解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给学生上古诗<草>.这首古诗不难理解.很多学生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会背了.所以课前在备课时,我只粗粗地看一下资料,并且只备了一个简案.果然,课刚开始,学生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个说:老师,第一句诗我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个说:老师,这首古诗我早就会背了.从学生的情况看,似乎没有再讲解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11.
诗歌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读诗,还要教会学生用诗。诗歌是瑰宝,更有其实用价值。赏诗只能体会别人的心情,用诗却能表达自己。我在诗歌教学中经常布置小论文和大作文,让学生在写作中消化并学会使用。  相似文献   

12.
诗歌,以其内容上的丰富多彩,语言含蓄、凝练,节奏感强成为我国文学艺苑中的一株奇葩。通过朗读和背诵等形式,可以让学生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修养。诗歌又是形象思维的结晶。学诗,让学生体会诗中鲜明、独特而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特别倡导情景教学。教师要创设出自由、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下面我结合《瀑布》一诗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张秀凤 《成才之路》2010,(15):40-41
诗从生活中来,诗靠眼睛去捕捉,诗要用心灵去感悟。孩子们在诗的空气里呼吸久了,写诗也就成了一种自然的流露。孩子们具有诗人的气质与情感,孩子的世界就是一个诗意盎然的世界。因此儿童诗是孩子们心中的梦,它没有结构的束缚,没有主题的局限,里面有的只是天真无邪的童心、畅所欲言的童趣。在教学中如果能紧紧把握读写结合、写作与生活想结合,让学生通过仿写、续写、补写,进而达到自由创作,诗情词意定能在学生的笔尖尽情流淌。我坚信,只要有阳光,有雨露,诗之种子定能长成诗之树,树的枝头定会有诗之花在轻舞飞扬。  相似文献   

14.
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尽快掌握同体裁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同类题材不同体裁文章的表达特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辨析、鉴赏和表达能力。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钱塘湖春行》两首诗时,我尝试运用此法,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是这两首诗的主要特点之一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一特点,泛读后,我首先提出问题:同是写西湖多姿多彩的美景,这两首诗分别从哪些  相似文献   

15.
当代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写于1977年,当时正值人们反思“文革”中人性扭曲、人格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女诗人用内心独白的方式以爱情为题材也反思了这一现象,所以该诗既可以看成一首爱情诗,也可以看成一首哲理诗。在对该诗的赏析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设计新型的教学目标。 在执教中我设计了两个目标: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致橡树》的教学对象是十六七岁的高二学生,根据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一种较为宽松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来领悟诗中的情…  相似文献   

16.
<正>古往今来,有许多诗词大家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都是我的毕生所好。我想跟我的学生一起分享这些美好。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还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里的"诗",虽然是特指《诗经》,但是,《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这无  相似文献   

17.
相对其他体裁的课文而言,古典诗词更简练、含蓄、深刻,更耐人寻味,但学生学起来却有些难度,有些枯燥;再加上教师的教法单一,便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古典诗词,笔者尝试了如下方法,收效显著。一、学习之前,运用绘画与音像材料激发学习兴趣封建时代的启蒙课本绘图《千家诗》,不知滋养了多少代炎黄子孙,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学习古典诗词之前,我推荐给学生一本绘图《千家诗》,那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插图强烈地吸引着每一位同学兴味盎然地去了解诗中的叙事,体会诗中的情感,感受诗中的意境,议论诗中的哲理…  相似文献   

18.
我认为:一幅生动而富有情趣的画,就是一篇精美的文章,而一篇好的文章也就是一幅美妙的画。因此,我把美术绘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教学上得到了事半功倍之效果。 我上宋代杨万里写的《小池》一诗时,起初,我一味地强调理解字词、句意。当我要学生说说作者所写的小池塘景色美在什么地方时,个个哑口无言。这时我意识到:是因这首诗语言精炼,意义含  相似文献   

19.
打小就喜欢《再别康桥》这首诗,很想有机会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为它唯美的意境面陶醉。记得在一个孤寂清冷的冬日晚上,友人给了我一本《志摩的诗》。耶个晚上我如获至宝,从此记住了一个用生命抒写爱、自由和美的诗人——徐志摩。  相似文献   

20.
诗是抒发诗人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展现出来,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所以,古诗教学应致力于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几年来,我在古诗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绘画法苏轼曾赞王维之诗是"诗中有画,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