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社区老年教育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但仍然存在着教育面窄、参与率低、教育资源匮乏等现实问题.云南“916”数字化养老社区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开创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型老年教育模式,克服了传统老年教育的诸多困难,收到良好的个人和社会效应,其教育组织模式、运营机制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北京东方妇女老年大学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校长领导下,一直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老年教育发展道路,并在实践中总结出深刻体会: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是老年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一、社区是老年教育发展的沃土。二、老年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老年教育必须走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文章认为只有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只有与社区教育相结合,老年教育才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与社区教育相结合,老年教育才能够更充分地发挥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学会做事”是国际职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职业价值观课程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事”的有效途径。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岗位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构建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体系,实现“学会做事”与“学会做人”的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4.
当前理想信念教育从教育的原则、方法和手段上讲,要注意做好几个结合:一是“高”与“低”相结合,即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二是“虚”与“实”相结合,即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三是“知”与“行”相结合,即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四是“外”与“内”相结合,即外部灌输与自我修养相结合;五是“立”与“破”相结合,即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养成教育”与“品质教育”相结合,环境育人与典型教育相结合,一般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把农村中学的政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批评的艺术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管理中要讲究批评的艺术,将批评与鼓励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冷处理”与“热处理”相结合、批评与书面教育相结合、“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吉先 《职教论坛》2022,(10):82-89
老年教育普惠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然要求和实然之路,而应用场景建设则是老年教育普惠共享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由此,普惠性老年教育应用场景构建应按照普惠共享、思想引领、价值实现、数智赋能、统筹共建等原则,融合教育性与文化性,实现“老有所学”与“老有所为”之目标。具体到实践层面,普惠性老年教育应用场景基于“空间+老年教育大脑+应用场景”总体框架,创设线上与线下联通、虚拟与现实融通的乐龄幸福课堂、乐享健康港湾、数智赋能空间、“银龄行动”驿站、老年学分银行等应用场景,并通过构建“老年教育大脑”实现多场景协同与多源数据融通,从而弥合“数字鸿沟”,构建起老年人快乐学习、自我完善的价值塑造空间。  相似文献   

8.
林隽 《知识文库》2023,(13):154-157
<正>目前中国的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于日益增加的人口老龄化,大力开展老年教育是很好的应对方式,也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环节。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推动开放大学举办老年开放大学或网上老年大学,并延伸至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并支持建立老年学习网络”。所以老年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教育里重要的角色。加强老年教育、加强社区教育已经成为未来开放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开放大学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其与社区老年教育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开放大学的办学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之一,为提高其教学实效性,笔者创造性提出“六结合”教学法: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基地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课程教学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思想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本文阐述了“六结合”教学法的内容、教学目标及其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老年教育实践的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特性决定了社区老年教育教师角色的特殊性.此研究通过对优秀社区老年教育教师的访谈,基于Nvivo软件分析,将社区老年教育 教师扮演的角色归纳为集“教学设计者”、“活动组织者”、“学习促进者”、“教学艺术家”、“学员关怀者”、“学习研究者”等六大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丛.  相似文献   

11.
本站在“新经济”的高度,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论认为:坚持“系统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坚持“量化管理”与“有效教育”相结合,坚持“明确责任”与“提高素质”相结合,坚持“党委领导”与“各方面齐抓共管”相结合,是“新经济”背景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之一,为提高其教学实效性,作者提出“六结合”教学法: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基地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课程教学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思想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本文阐述了“六结合”教学法的内容、教学目标及其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老年教育的自身特点,肯定了素质教育是老年教育的本质属性。倡导老年教育的自身特点要与本质属性相结合:在学科和教学内容设置上,坚持适应性教学、引导性教学、必要性教学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上,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在学员管理上,坚持学员民主管理与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养成教育”与“品质教育”相结合,环境育人与典型教育相结合,一般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把农村中学的政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毛敏  王珏 《文教资料》2010,(7):164-165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其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阶段。高等院校应根据“90后”新生的心理特征、时代特点,结合本校特色.利用多类载体,采用多种形式,从平面走向立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入学教育。逐步形成“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教师教育与同伴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的“六结合”立体化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增强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教育力度的均衡性和教育途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理想信念教育从教育的原则、方法和手段上讲,要注意做好几个结合:一是“高”与“低”相结合。即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二是“虚”与“实”相结合,即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三是“知”与“行”相结合,即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四是“外”与“内”相结合,即外部灌输与自我修养相结合;五是“立”与“破”相结合,即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面对“眼球经济”时代下文学与“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被边缘化问题,本文提出让文学教育与时俱进的观点,从文学教育与师范生相结合、与电化教育相结合、与“问题式”教学方法相结合三个方面来改进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老龄化已然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老年教育在应对老龄化社会进程中,应发挥其特有的角色与使命。积极老龄化的理念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经联合国以及欧盟的不断推进,当前已经形成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政策框架与指标体系,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作为终身学习体系组成部分的老年教育,能够为实现积极老龄化所倡导的“独立健康生活”“就业”以及“社会参与”等政策支柱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老年教育的认知与实践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未来,我国应当树立“健康即是回报”的老年教育观念,增加对老年教育的社会支持,通过教育增强老年群体的健康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进而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老年教育是促进空巢老人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鼓励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参与形式多样的老年教育活动,个人层面上有助于缓解空虚、寂寞等消极情绪,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国家层面上有助于挖掘空巢老人的生产性潜力,缓解养老金、医疗和社会照料支出的压力。然而实践中,老年教育观念落后、老年教育机构覆盖率低、老年教育内容贫乏和老年教学模式单一等弊端严重影响了我国空巢老人积极老龄化的进程。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氛围、拓展“多元化”老年教育发展路径、拓宽“职业性”老年教育课程内容和创新“综合性”老年教育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专业群建设是近年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的重点,实践教学是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专业群岗位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专项技能训练模块和综合技能训练模块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共享+特色”专业群实训模块,系统地实施专业群实践教学内容,培养专业群内各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提高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