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世纪第一个新学年的开学,一本崭新的小学《科学》教材来到我们的手中,它缤纷的色彩和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也吸引着我们的学生,这就是《科学》——新世纪第一套科学启蒙教材。新《科学》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自然》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许多老师在解读这本《科学》教材的时候,既感到兴奋,又感到困惑。因为这套教材不仅要更新我们的科学教育理念,使我们重新确立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而且要改变我们每天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对我们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科学》的理解,提高自然教师实施新《科学》的能力和水平,使我们尽快走进新《科学》。我们的自然教师如何走进新《科学》呢?  相似文献   

2.
2000年10月,我有幸到北京参加了“中美科学教育交流活动”,观摩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小学教材的制定和执行者、美国宾州大学教授唐纳·克里兰女士执教的“测试载重车的运动”一课。在这节课上,中国学生的精彩表现让美国老师惊叹不已,而美国老师的精彩教学让与会老师兴奋不已。在150分钟不间断的教学中,学生和听课老师没有丝毫倦意。这使我有机会管窥到美国小  相似文献   

3.
熊军 《四川教育》2008,(11):24-24
雷湘老师执教的《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强调探究学习是苏教版《科学》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教材主编路培琦老师说:“如果水好比是知识的话,我们就把孩子带到井边上,教他怎么打水,孩子学会打水的方法,就可以自己在知识的海洋里打水,去获取他所需的知识。”“带着孩子去打水”就是和孩子一起去学习,一起去研究。雷湘老师正是抓住了教材的特点及科学的教育方法,在课堂上带领孩子们去打水,去学习,去研究。  相似文献   

4.
美国近来对《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进行了重新制订,在政策层面上,相关部门进行了新标准制订前的调研,明确了制订过程中的相关组织机构及其功能和任务。其政策制订过程体现出四个显著特点:调查研究先行于政策制订;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充分讨论,程序完整;组织机构分工明确、协作有序。这些特点可以为我国科学教育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提供参考借...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突破1.从本质上说,《标准》立足于学生作为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没有规定教材、教学和评价的上限,也没有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进行硬性的规定,因此它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扩大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由于《标准》的措辞大多是“建议”、“提倡”这样具有灵活性、带商量口吻的词句,因此教师在使用时有较大的自由度,能由“被动”变为“主动”。2.从课程操作角度看,《标准》正确而科学地把握住了语文教育的规律及特点。《标准》强调: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初我国幼教改革进一步深化,制订出了更科学、具体、完善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经过一段时间对新《纲要》的运用实践后,表面看老师们都或多或少的能结合新《纲要》组织教学活动,逐渐渗透新的教育理念。但是,深入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发现,幼儿园教学改革还存在很多弊端,老师们在欣喜之后仍然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无所适从,因而常会发出“越教越不会教”的怨声。那么,老师们为何而困惑,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网上沙龙栏目在4月份讨论的话题是科学教材如何体现知识的传授。看了郑军老师整理的讨论过程和内容,隐约感到大家对当前的科学知识的传授有点担忧,认为当前的科学教材中科学知识的含量少了些。其实,现在的科学教材不但没有不重视知识的教学,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比以前更重视知识的教学。下面以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科学》教材为例,谈谈我的理解和想法。  相似文献   

8.
崔峦老师长期担任全国小语会理事长、人教版小语教科书主编,并参与制订了1978年以来的多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小语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与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正如吴立岗教授所说:“老崔的语文教学思想,最可贵的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理论的高度全面诠释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阅读崔老师的文集《求是·崇实·鼎新》,研究他的教育理念和语文教育思想,对总结近三十多年来语文教改所走过的历程,推进新课改向纵深发展,对构建和谐的语文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套教科书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精神 ,充分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标准》)阐明的语文的性质和任务 ,严格按照《标准》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 ,确定编写思路 ,选择教学内容 ,优化编辑设计。我们在认真吸取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更新观念 ,立足改革 ,努力构建民族化与科学化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的新一代汉语文教材体系一、编写思路教材编写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而最主要的是受到教育理念的支配。实践证明 :编者自身的语文教育观念转变 ,是语文教材建设和改革…  相似文献   

10.
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教师教学越来越不能过分依赖教材。为此教师应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材观,因为“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的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而当今《科学》教材还没取代《自然》教材,各种版本的《自然》仍在使用中。因此,科学启蒙教育更要求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现行的《自然》教材进行大胆的解析和整合,以实现科学教育的实效性。a.把握教学目标,用活教材。教材是什么?自然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相较于《美国科学教育标准》在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上的"新"的改变,着眼于学前教育阶段,提出该标准对我国学前科学教育的启示。认为幼儿教师在职前需要深入理解科学的本质,确信儿童的科学研究潜力,给予幼儿科学实践过程适当的评价,帮助幼儿更好的认识科学本质。  相似文献   

12.
"科学概念"是当今科学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美国FOSS教材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科学素养的基准》两大文件的指导下,宏观上以"理解性地学习科学概念"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具体构建了有层次的科学概念的内容体系,并通过观察和实验落实学生科学概念的获得,最后,以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表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科学概念。以上这些,都值得我国在编写科学教材时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位普通的乡镇小学的语文教师,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踏上了科学教育的旅程,又因参加新"课标"座谈会得以结识郝京华教授和路培琦老师,进入苏教版《科学》教材编写组,进而成为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界的知名教师——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科学教师曾宝俊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请看——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 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已经颁布。根据《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在全国三十多个点上开始实验。几年内全国将陆续使用《标准》实验教  相似文献   

15.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教材编写的新依据。对五套有代表性的教材进行调查,分析这些教材所选取初级语法项目的具体状况,并与《等级标准》进行横向对比,可以发现,这些教材与《等级标准》存在一定的不对应性。同时,确定了63项初级核心语法项目,为今后的教材编写、汉语教学提供参考。并针对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的新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3年4月教育部新制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是中学语文学科实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标志。新“课标”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考试评价的依据。在课程理念上,新“课标”强调“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满  相似文献   

17.
一位普通的乡镇小学的语文教师,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踏上了科学教育的旅程,又因参加新“课标”座谈会得以结识郝京华教授和路培琦老师,进入苏教版《科学》教材编写组,进而成为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界的知名教师——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科学教师曾宝俊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请看——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一个“新”字,即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模式等一系列全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各科的教材功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尤其是小学《科学》教材更是令人耳目一新。教材从进行《自然》学科的教育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教师在全新的课改呼唤中应如何实施《科学》教学呢?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 ,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标准》把化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 ;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组成。在化学课程目标的设置上由过去单纯的认知目标转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在化学课程的内容上 ,则选择了从学生…  相似文献   

20.
万事开头难。教惯了自然教材的老师们初教《科学》教材之时,总感觉有些难驾驭。每一节课看不出明显的探究性和开放性,而又要把科学教育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这就对教师的驾驭教材、理解教材、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关键的还不是这些。而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仔细对照《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青岛版科学教材,就会发现青岛版科学教材的每一单元、每一节课的编写,处处体现着科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教科书编写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