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2 毫秒
1.
“流水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此乃宋代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词中之名句。如今,这一江南美景却被酸雨所污染。“酸雨”是含有一定数量酸性物质的雨、雪、雾、雹,它侵蚀物体,污染环境。酸雨问题属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这种触景喻情,心系环保,含意自极深隧。为此,李政道博士致函朱镕基总理,请予关注并妥善处理。又幽默地提议,蒋捷名句“或可略改几字”:“酸雨容易使人伤,酸了樱桃,黑了芭蕉。”(本文摘自《咬文嚼字》2001年第2期世华文。引摘时对个别句语作了删改,冯序鹏摘)  相似文献   

2.
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在1852年化验分析了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附近的雨水成分,发现雨水中含有硫酸、硫酸盐、硫酸铵和碳酸铵等成分。为此,史密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酸雨的人,并在1872年出版的《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一书中,首先提出了“酸雨”这一现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耗国,早就列入污染大国的行列。1990年,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硫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这就意味着我国已经具备了酸雨形成的基本条件,并很有可能成为酸雨多发区。目前,我国的酸雨污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生产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愈来愈严重,特别是工厂排出的废气——含有浓度较大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随着空气的流动,污染的范围更广。当这些含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废气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结合,升腾到高空,遇冷凝聚,就成为含有一定浓度的硫酸、硝酸的雨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酸性降水——“酸雨”。 在正常情况下,因为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蒸汽结合可以生成碳酸,使降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自然》(实验本)第四册第1课《水》和第4课《空气》中,在认识水和空气的物理性质时,要求学生知道它们都是透明的,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要建立“透明”这一抽象的概念,显然是比较困难的。我在随州市召开的“湖北省义务教育自然教学大纲·教材培训会”上执教《空气》一课时,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能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第五册第七课《空气占据空间》一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归纳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 初次教时,我只是设了一个疑,让学生研究这种“特殊”物体是否占据空间。打算让学生通过实验说出“空气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可是实验做完后,我问:“为什么纸没有湿?”只有个别学生说是纸占据了烧杯里的空间。费了许多周折才把学生引到“空气”上来。 第二次备课,考虑到了学生因素,实验前,先设问:杯子里除了纸以外还有什么。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学生说:老师手里的烧杯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义务教育自然第五册第七课实验2,通过两个实验装置使学生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其中做实验2-3时,若漏斗颈不是足够细,则实验不会成功。若恰有足够多的细颈漏斗供学生使用,实验时学生也仅会看到“把水倒进漏斗中,水流不进瓶子;把瓶塞松一松,水便能流进瓶子”这一现象。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瓶塞松一松后,瓶内的空气便从瓶口跑出一部分,为水腾出了空间,因而水便流进去了。”空气是无色透明的,学生又看不到空气往外跑,怎么会相信这一说法呢?为此,我用自己设计制作的实验装置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a.制作材料。输液瓶(250mL),一次…  相似文献   

7.
《怎样认识物体(二)——空气》(第一册第三课)是继教学“水”之后,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物体的一课。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和它的基本性质,从而培养他们用实验手段和对比的方法认识物体的能力。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认识空气的存在。其中,引导学生由观察和实验得到的现象,证明空气的存在和概括它的基本性质,是教学的难点。这一课我打算这样进行: 一、本课是观察实验课,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确实存在,而且充满整个空间。然后,与水作比较,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感受,认识空气的性质。所以,整个教学任务分“证明空气的存在”和“归纳空气的性质”两个阶段完成。教学时间两课时。  相似文献   

8.
现在我才真正明白“触目惊心”的含义。见到石油对海洋的污染,我非常震惊。紧接着,我又见到了可怕的酸雨。黄狗滨滨和黑猫鲁鲁带我来到瑞典。  相似文献   

9.
复习不应仅仅对所学知识进行一次机械的复述,而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开拓学生智力。因此,我在组织学生复习《自然》第四册时,采用了下面三种方法。 1.再次实验。如,在《自然》第四册中,实验课的比例几乎占二分之一。许多基础知识,如机械的作用、金属的共同性质、空气的成分和性质等,都要求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讨论后获得。期终复习时,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我不是把讲课时得出的结论重新抄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再次做实验来回忆所学知识。如,复习“空气的成分及其性质”这一单元,我指定一名学生利用讲台上准备  相似文献   

10.
科学考察课的基本教学结构可分为四个环节: (一)提出问题,准备考察;(二)进行实地考察; (三)分析考察资料,提出结论,讨论保护措施; (四)实施保护环境的措施。 以第四册《空气的污染和保护》为例,各个环节的作法如下: (一)提出问题,准备考察 “空气的污染和保护”这课书安排两课时。第一个环节即第一课时,在课堂进行。  相似文献   

11.
周金凤 《科学课》2009,(1):42-43
教材分析;《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一课从“清新的空气使我们感到舒适”切入,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空气污染现象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的认识,了解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首先借用一组清新的大自然风景图,引导学生认识到“清新的空气使我们感到舒适”,引出课题;接着呈现一组空气受污染的场景,引导学生比较,并找出这些地方污染空气的主要因素是“燃烧”。  相似文献   

12.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3“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中,教材建议教师课前先向一个空集气瓶和一个充满SO2的集气瓶中各加入少量水制成“雨水”和“酸雨”,课堂上再将它们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如果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教学,学生只模拟探究了酸雨的危害,而对其形成及危害范围并没有深入的认识,且由于课堂实验时间所限,植物叶子和果皮浸在酸雨中的变化并不明显,从而影响了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教学中,每节课我都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有趣的实验。向学生演示,必要时还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科学知识的概念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例如讲《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一课时,在分析空气是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的过程中,我先问学生:“空气是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这时学生中形成“是”与“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谁也不肯服谁。于是,我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实验后,我提出问题:“蜡烛开始燃烧,一会儿自己熄灭了,说明了什么?”学生会说:“罩内气体发生变化,使燃烧的条件不具备了”。我接着又问:“蜡烛熄灭后,玻璃罩内的水面为什么上升了一小截?”学生会说:“罩内空气少了些。”又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七单元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中有“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该实验作为教科书上惟一的有关空气污染的验证实验。使学生了解到利用模拟实验研究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酸雨的危害性,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教《压缩空气》时,为了帮助学生看得见空气的压缩,我改进了实验,效果很好。我先在烧瓶内烧一张纸,用纸板盖住瓶口,产生浓浓的烟雾,然后用注射器对着瓶口吸进带有烟雾的“空气”,这样学生便可以直接观察烟雾“空气”渐渐吸入这一过程,用橡皮或手堵住出口,用力把活塞向内压,带有烟雾的“空气”的体积便缩小些,等压  相似文献   

16.
酸雨污染是环境保护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为了具体了解洪江区酸雨污染的程度,深入探究酸雨形成的原因,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中山路小学搭建起科技活动的平台,建成了“红领巾酸雨监测站”,成立了酸雨监测小组,在环保专家和学校科技老师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7.
早在 18 72年人类便发现了酸雨。联合国于 1977年承认它属于全球性污染问题 ,1982年 6月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还专门召开了国际会议。当前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一并被认为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三大灾难性的环境挑战。一、酸雨的概念界定在正常情况下 ,由于大气中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 ,降雨时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 ,形成酸性很弱的碳酸 ,因此正常的雨水呈微酸性 ,PH值约为 5 .6~ 5 .7。在 1982年 6月的国际环境会议上 ,国际上第一次统一将PH值小于 5 .6的降水 (包括雨、雪、霜、雾、雹、霰等 )正式定为酸雨。酸雨中的酸绝大…  相似文献   

18.
利用演示实验 ,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环境里有众多的有毒的化学物质 ,如何消除这些有毒物质 ,净化环境 ,必须从青少年抓起 ,从小处着手 ,使他们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化学课就是培养这种习惯的一种好方法。如在作高一第六章第六节“磷 磷酸”中白磷、红磷的着火点比较这一演示实验时 ,我设置了以下问题 :   ( 1)磷与氧气反应 ,产生的五氧化二磷吸湿性很强 ,与空气中的水蒸气 (冷 )可能会产生剧毒物质偏磷酸。若按现行教材演示 ,请问会对环境有何影响 ?(学生 :会污染环境 )   ( 2 ) (诱发 )请同学们想一想 ,如何解决这…  相似文献   

19.
我校2000年9月起开展研究性学习。我在所任教的初三(1)班,结合综合理科教学,指导学生开展了一次以“酸雨的形成和防治”为主题的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20.
灰尘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东西。那么它是不是真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一无是处呢?《灰尘的旅行》(六年制第十册)一课除了介绍灰尘的形态、分布、种类、来源,以及对人类的危害和人类对灰尘的控制以外,还具体地介绍了灰尘与气象的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灰尘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功用。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要辩证地看待问题。首先我问学生:“你们喜欢灰尘吗?为什么?”学生都说不喜欢。因为人吸进灰尘后感觉难受,还会污染环境。接着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