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听课中发现,小学自然课中《磁铁性质》一课的实验 1(研究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 ),看似简单,但却没有一例实验顺利成功,效果良好。究其原因,大多是实验方法与材料的问题。   按教材中用“支架法”做,因支架制作不合规格,实验很难成功;用“悬吊法”做,磁铁又长时间停不下来,影响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探究兴趣。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用“水浮法”做较好。“水浮法”材料易备,方法简单。此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材料的选择与制作。在材料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水槽宜圆不宜方; 2.水量宜少不宜多,水深 2cm即可; 3.条形磁…  相似文献   

2.
自然课教学的特点是实验多 ,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操作去掌握知识。这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又符合小学生“动作识记优于机械识记”的思维规律。实验时要充分让学生“操作前质疑”、“操作时讨论”及“操作后谈体会” ,所以 ,课堂看起来有些“乱” ,我们暂且称其为“引乱”、“导乱”、“平乱” ,下面笔者逐一加以说明这三“乱”。a .“引乱” ,目的是提起学生的实验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摩擦起电》一课 ,课前我准备了十多张大小一样的吹塑纸以及香糊、双面粘胶、水等 ,我问 :“你们有办法把吹塑纸贴在黑板上吗 ?”只见…  相似文献   

3.
大家都很熟悉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覆杯实验”.在杯中倒满水,上面盖上纸片,按住纸片,将杯倒转过来,放开手后纸片不会脱落,水也不会洒出来.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纸片受到水向下的压强所产生的压力远远小于大气压强对纸片的向上的压力,所以水就被大气压托住了.  相似文献   

4.
纸锅烧水     
<正> 一天,看见了一篇《纸锅烧水》的作文,我好生奇怪,赶紧照样子做了一次。酒精灯、纸锅和铁架是做这个实验必不可少的材料。材料准备好后,我就开始做实验了。你肯定想知道是怎样做的吧?别着急,让我告诉你。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丑荡板     
一、材料薄铁皮、粗细铁丝、吹塑纸、铆钉、螺丝、塑料弯管、小铁弹、画笔、颜料、胶带。二、制作1.做“荡船”。按图示尺寸,用薄铁皮做两个弧形片,再用薄铁皮做一块连接片,将两个弧形片连接为一体,成为“荡船”。2.做支架。按图示尺寸,用粗铁丝弯成支架,再用一根细铁丝做垂线,一头挂上螺丝做垂摆,另一头系在支架上,然后把支架用铆钉铆在连接片上。3.做“小丑”。用吹塑纸剪一个“小丑”模型,画上五官与服饰,把它粘在“荡船”上,再将一段塑料弯管剪去半边成弯槽,用胶带粘在“小丑”手上,在槽内放入一粒小铁弹。三、玩耍用手指将荡船一头压下…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大气压覆杯实验是将玻璃茶杯注满水,用一块薄纸板 (如香烟包装盒 )盖严杯口,一只手掌压住纸板,另一只手把杯倒置,撤去压纸板的手掌,让杯口向下、向上、向侧、向任意方向,纸板都不会掉下来,杯中水也不会流出。最近笔者对覆杯实验有两个新发现。 a.半杯水也能做成功。 向玻璃茶杯中注入半杯水,做大气压覆杯实验,照样能成功。并且让杯口向下,任意上下晃荡杯中水,任意旋转杯中水,纸板都不会掉下来,杯中水也不会流出来。 这是因为,一只手掌压住薄纸板时,纸杯向杯内凹陷,纸板与杯口又不密封,所以杯里有一部分空气跑出来,…  相似文献   

7.
《大气压力》一课,实验材料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就不能充分感知,很难把“吸”和“压”弄明白。根据学生的实际,我选用了杯子(两个,其中一个是一次性塑料杯)和一次性注射器作为主要实验材料。要学生利用杯子通过充分的感知和分析,明白在一吸一呼的实验过程中,包含了: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杯里的空气和杯外的大气压力相等则相互抵消等科学道理。 1.“你能让杯子罩在嘴上不掉下来吗?” 2.“你是怎样做?”(将杯罩在嘴上,往里吸气后憋住,杯就掉不下来,紧紧地吸在嘴上,用手都很难把它拿下来)。  相似文献   

8.
在对热传导实验的研究中,我多次改换材料进行实验,发现用吹塑纸代替火柴和凡士林效果很好。具体方法如下:1.用剪刀把吹塑纸剪成长5厘米,宽1厘米的长条穴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把吹塑纸剪成苹果、梨、辣椒等形状),并在其一端2毫米处钻一个小孔。2.用粗铜丝或粗铁丝把这些吹塑纸通过小孔串接起来穴见图一雪。穴要求每两片吹塑纸之间的距离相等雪。3.点燃酒精灯给粗铜丝或粗铁丝加热,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吹塑纸总是靠近酒精灯一端的先熔化,并掉落下来,学生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还可以把粗铜丝和粗铁丝的一端绞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三色鹿     
材料和工具:三种颜色的吹塑纸,黑色植绒纸,红色皱纹纸,丝绳,胶水,圆规,剪刀和铅笔。制作方法: ①用吹塑纸剪两个圆,平分成六瓣(图一),三种颜色的吹塑纸各剪两片小鹿形。再用黑植绒纸剪眼睛、分别贴到小鹿头部的两面(图二)。②把六片小鹿形按同色对称的顺序分别插入圆形的缺口中(图三)。③用吹塑纸按图四做一个顶圈,套在鹿头部的缺口里,再用红  相似文献   

10.
邹萍萍 《科学课》2008,(9):60-61
在教学《纸的秘密》一课时,我从众多的纸中精心选择了牛皮纸、拓印纸、宣纸、餐巾纸、卡纸五种大小相同又有代表性的纸,引领学生围绕纸的“吸水性不同”这一特点设计了“滴水”、“挤水”、“水上升”三个实验方案,以比较不同纸的吸水性。实验方案设计好了,接下来便要运用学具动手实验。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纸的秘密》一课时,我从众多的纸中精心选择了牛皮纸、拓印纸、宣纸、餐巾纸、卡纸五种大小相同又有代表性的纸,引领学生围绕纸的“吸水性不同”这一特点设计了“滴水”、“挤水”、“水上升”三个实验方案,以比较不同纸的吸水性。实验方案设计好了,接下来便要运用学具动手实验。  相似文献   

12.
光的折射实验,教材是这样设计的:1.取一个透明玻璃杯,找一张白纸,把纸剪成“长等于杯的周长、宽等于杯高”的长方形;将纸一半涂黑,在涂黑部分竖着刻一条直缝。把纸贴在杯的外壁。2.让阳光或手电筒的光通过直缝射入杯内,从缝的对面观察,光射在杯的什么位置?在杯壁的白纸上做个记号。3.在杯中倒入水,不改变光的射入方向,观察光射在杯壁的位置是否改变。之一照课文中的方法,操作麻烦,效果不明显,学生还不易理解。经过多次改进实验器材和方法,采用如下方法,器材便于准备,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学生通过直观现象,非常容易理解。现介绍如下。一、器材…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第五册第九课《大气压力》一课,对三年级小学生来说,由于是初次接触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压力,理解、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怎样才能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感触得到,印象更深刻,理解接受起来更透彻、更容易呢?我是这样做的。 a.学生分组做覆杯实验的过程中,在讨论胶片(我们是用纸杯、胶片做的此实验)为什么掉不下来时,有部分学生认为是水吸住了胶片。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误解呢?在其他教师的启发下,我加入了这样一个对比小实验:取一只纸杯,事先用刀片在杯底划一道缝,并用胶带粘好。实验时,当有学生认为是水吸住…  相似文献   

14.
小学自然第3册第十五课《大气的压力和浮力》,有这么一道实验题:用杯子装满水,用一张厚一点的纸盖上,杯中不要有气泡。请你猜一猜:如果把杯子倒过来水会不会流出来?把杯口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杯里的水会不会流出来?实际试验一下,看你猜得对不对,想一想其中的道理。笔者曾见过一些老师用毛玻璃片盖上杯子倒过来,毛玻璃片只停留不到半分钟就掉下来了;也曾见一些教师用厚纸片来做这个实验,效果也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5.
小学自然课中很多概念和基础知识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无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我在自然课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去认识、感知有关的自然现象 ,形成概念 ,掌握基础知识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小学自然课第四册 ,讲《水》这一课 ,我在每张实验桌上摆了牛奶、酒精、白糖水、澄清的石灰水、清水五杯液体。要求学生在五杯液体中找出清水来。马上就有学生说 :“那一杯是水”。“你怎么知道那一杯是水呢 ?”我问。“猜出来的。”学生回答。“用猜的办法能判断吗 ?”我指着酒精、…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教师,除了爱,我们还需要智慧。“老师,必青哭了,王XX拿了他的吹塑纸还不还给她。”我马上意识到王XX又在制造“麻烦”。我找来了大队长必青,她哭着告诉我,她把上美术课用的吹塑纸放在桌上,上完体育课回来就不见了,现在发现王XX拿的吹塑纸就是她丢的那张,可王XX就是不承认偏  相似文献   

17.
覆杯实验是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经典实验,操作方法为:取一个杯子,将杯中装满水,再用一张不渗水的纸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纸片将杯子缓缓倒置后,松开按住纸片的手,由于大气压强的存在,薄薄的纸片将托起整杯的水。很多文献[1-9]专门对覆杯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观点。文献  相似文献   

18.
生日蛋糕     
材料:白色圆形的大、中、小厚泡沫各一块,各色皱纸和吹塑纸若干,红色植绒纸剪成“生日蛋糕”四字。大头针一盒,黄色水粉颜料,画笔,白胶,生日蜡烛等。制作过程: ①用黄色颜料涂在大圆形厚泡沫边的下半部约三分之二处(图一)。②用黄色吹塑纸剪成大、中、小半弧形各50多片(图二)。  相似文献   

19.
如何将自然教学从“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呢?近几年,我在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中作了有效的尝试,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激起兴趣,引发参与意识教学中,教师要有虑识地激起学生对设计实验的兴趣,从而引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实验设计活动。例如:教学《摩擦起电》一课,教师拿出一个用吹塑纸做的大钥匙,请学生挂上去。因为黑板上没有钉子,学生无法挂上。  相似文献   

20.
动物挂球     
材料和工具:吹塑纸、植绒纸、腊光纸等;剪刀,圆规,白胶。制作方法:①用圆规在吹塑纸上画同样大小的四个圆,照图一、二、三画好,然后剪下,图一剪两片。②用腊光纸和植绒纸剪出动物头部的装饰物及眼睛尾巴(图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