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范伟 《新闻界》2002,(5):47
去年12月15日,辽宁《半岛晨报》转载了四川某新闻媒体的一则报道,讲的是去年7月12日四川广安市武胜县嘉陵江河段上发生的九男九女集体裸泳淫乱的违法事件。据报道介绍,这起由党员干部参加的集体“花澡事件”引起省纪委及广安市、武胜县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作为严重的违法违纪案件予以督办,并很快作出严肃处理。可是看了那处理“决定”却让人大惑不解,报道中的处理决定这样写道:“当天,武胜县纪委、监察局就成立调查组调查此案。10月10日,祝显超等人受到开除党籍、行政降级、下岗、撤职等处分。”“下岗”竟也成了制裁违…  相似文献   

2.
近日,南京某大学副教授马晓海因组织“换妻”活动,包括他在内的22名被告人被南京秦淮区检察院以聚众淫乱罪起诉。在这22人中,女的8人,男的14人,年龄最小的是1983年出生。两年时间内这些人共聚众淫乱35次,其中马晓海组织或参加“换妻”活动18次,在他家就有14次,这22人中真正是夫妻的只有两对。  相似文献   

3.
3月热点网议     
☆网帖曝局长性爱日记记录与多名女下属淫乱简介:2月的最后一天,网友含仙子在天涯社区发帖展示的一部被认为是广西某市烟草局局长的日记在网上引起极  相似文献   

4.
王奇 《大观周刊》2011,(30):59-59
2010年4月7日,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对南京市某大学副教授马某等22人“聚众淫乱”案进行了不公开审理。5月22日,法院做出判决,马巢等22人被以“聚众淫乱罪”追究刑事责任。马某被判处3年6个月的有期徒刑.其他人被分别判处6个月到3年不等的缓刑。这22人也成为97刑法颁布以来第一次因聚众淫乱罪而受到刑事处罚的。此案一出.也引起了全社会关于是否应当取消聚众淫乱罪的争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周刊》2008,(7):12-12
1947年2月28日发生在台湾的“二二八事件”是近代史上沉重的一页。 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是缉私人员和警察执行公务失当。1947年2月27日,“台北专卖局”查走私烟时打伤一名女烟犯,并打死一名围观群众,导致次日台北市民罢工罢市,请愿示威。请愿群众遭到宪兵枪击,当场死3人,  相似文献   

6.
聂鑫森 《网络传播》2009,(12):94-94
数日来,网络上最雷人的事件,应首推“艾滋女”事件,其波及面之广,涉及人数之多,为害之烈,令人震憾。 十月十三日,网络上名为“德利”的博客里,博主“闫德利”自称患有艾滋病,曾与二百七十九名男性有过性接触,并一一公布他们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相似文献   

7.
范娇 《青年记者》2009,(23):47-47
闫德利事件已尘埃落定,幕后肇事者浮出水面,正如闫德利及其家人猜测的那样,策划并实施这起案件的嫌疑人就是闫德利的前男友杨某某。起初备受非议的“艾滋女”最终被证明是受害者,被公布个人信息的279名公民也得以“平反昭雪”。  相似文献   

8.
出土于山东省安丘市石埠子镇雷家清河村的“九女坟”宋代石棺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它既是国内首次发现有题记及纪年碑刻的宋代石棺,又是国内首次发现的仿庑殿式宋代石棺,但是以此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较少。为了挖掘“九女坟”宋代石棺承载的档案价值,从墓志档案、民俗考古角度研究其档案价值,从而以纪年碑刻为文字档案来考证“九女坟”石棺的建造经历、主人生平以及宋代密州的地方建制和地名沿革,以石棺形制和浮雕作为文物实物档案来考证北宋的建筑文化、雕刻艺术、丧葬文化以及宋代服饰和侍卫制度。同时,为了挖掘“九女坟”宋代石棺承载的文化价值,以儒家的“八德”融合新时代的“新六德”为价值导向,进一步研究“九女坟”宋代石棺体现的以仁爱和孝道为特征的家庭道德修养,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阐发其新时代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四川档案》2009,(6):F0003-F0003
11月18日,广安市档案馆开馆仪式举行。新建的广安市档案馆坐落在广安经济开发区,面积达6682平方米,设计新颖,布局合理,集“开放性、文化性、多功能性和现代化”于一体。  相似文献   

10.
东莞市厚街技校17岁的女生李洁(化名)多次和多名男生发生性关系,以聚众淫乱罪被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11.
周俊 《青年记者》2010,(9):53-53
前段时间,“中华女”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多讨论。撇开其他不讲,从职业角色的角度来看,此次“中华女”事件凸显出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意识的普遍淡薄。  相似文献   

12.
从2006年初开始,中国网络暴力事件愈演愈烈。“虐猫事件”、“铜须事件”、“韩白PK事件”、“陈易卖身救母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辽宁女事件”接二连三的出现,《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南德意志报》等欧美媒体将那些在网络上发布极端言论、发泄暴力情绪,并直接影响到事件当事人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3.
时值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怀着对邓小平同志的无限崇敬之情和对伟人故里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之意,7月25日,“西南师大出版社向广安市教育局直属学校赠书活动”在广安市友谊中学举行。出版社向广安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友谊中学、广安实验小学和广安特殊教育学校捐赠了27000余册、价值30余万元的图书。  相似文献   

14.
水门事件之后,在国际舞台上,凡是涉及国家高层(或上流社会)人物的,事发后又被传播媒介大肆报道的丑闻事件,均习惯性地被称为“××门”事件。“卡米拉门事件”的开端1993年1月,英国又传出了一个与英王室成员密切相关的桃色丑闻——“卡米拉门事件”女主人公卡米拉是现年45岁的卡米拉·帕克·鲍尔斯夫人。她是男主人公英王储查尔斯的前女  相似文献   

15.
“人肉搜索”是网络时代的新玩意儿,近年来因其强大的网络威力与社会影响力而备受关注。从2006年的卖身救母事件、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功夫少女色情照片事件,到2007年的钱军打人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流氓外教案事件、华南虎事件、“很黄很暴力”的张殊凡事件,从2008年的网络暴力第一案“死亡博客”事件、天价理发事件、“70后炫富女”兰董姐姐事件、“辽宁女”轻蔑灾民事件、林嘉祥猥亵女童事件、天价烟局长事件,到新近的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上大学事件、富家子弟飙车撞死平民大学生事件等,这些频频自网络空间延伸到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空间的“人肉搜索”事件,先后制造出一连串的媒体事件并转化为社会事件。“人肉搜索”一方面因其带来的可以揭开权力信息黑箱的传播功能,受到网民与社会的认可与赞扬;另一方面因其带来的网络暴力与社会暴力,受到网民与社会的反对与贬斥,以至于开始有地方政府开始立法明确规定“人肉搜索”违法。悖论中生存的“人肉搜索”,正在受到传播伦理的高度审视。  相似文献   

16.
关于非事件性新闻的理论认定这是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名正才能言顺;而非事件性新闻的“名正”问题似乎尚未完全解决。就目前所见,“非事件性新闻”这一概念,最早载人的典范性书籍是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9月版《简明新闻学》,表述为:“对许多事实综合归纳、概括、提炼后的报道,时效性较差,而寓理性较强,称之为非事件性新闻”。对此,当时就有争议。持异义者认为,这种“新闻”“以讲道理为主,不以摆事实为主”,“不重视时效”,因而一断言非事件性新闻(本文作者:应为“非事件性报道”,否则此语自相矛盾)不是新闻”(第…  相似文献   

17.
美国友好人士、名记者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曾于1935—36年在北京亲身经历“一二·九学生运动”,她在1984年出版的《我在中国的年月》一书中,对这次历史性的事件作了详细的回顾,如实地描述了运动当时和前后的情景和有关的人物,明确地反映了运动的深刻意义,特别关于当时斯诺夫妇对我国革命的亲切支持,以及有关新闻界的动态记述得仔细和生动,是一个难得的历史记录。值此“一二·九运动”五十一周年纪念,特译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危机传播中的新闻发言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高校危机事件频频爆发。2004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将云南大学卷进危机漩涡,事件刚落幕不久,“北航招生黑幕”、复旦经济学院院长“落水”等事件接踵而至;2005年,江西旅游进修学院遭债务“逼宫”等高校危机事件爆发;2006年,杭州某些女大学生网上卖淫、国家审计署发布18所高校违规收费(其中北大、清华大学、人大等名校也榜上有名);2007年,复旦大学“抄袭门”事件、北大“恒甫门”事件,等等。上述事件呈现出危机事件已成为现阶段我国高校发展的一种常态现象,面对可能的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2002,(5)
某报8月8日在《体育新闻》版 转载《体坛周报》一篇通讯《甲A有球员色胆包天》,详细介绍了国内4支甲A足球队以“泡妞高手”自居的一些球员迷醉于“泡妞”“嫖娼”的经历。通讯的4个小标题分别是与百名女孩发生性关系;比赛前夜通宵“会客”;找小姐集体淫乱;因“性”福自毁前程。不必去看通讯乱七八糟的内容,只要看看这几个标题,也足以使人震惊:被成千上万的球迷入痴入醉地捧着、宠着、簇拥着的足球健儿中,怎么会有如此之多的“色魔”、“淫棍”?震惊之余,禁不住还要发问:如此密集地披露足球队员中不是个别,而是大面  相似文献   

20.
《视听界》2009,(6):120-120
近来的舆论颇有嚼头。河北“艾滋女”事件,上海“钓鱼”事件,荆州船老大勒索捞尸事件,郑州警方公布小姐裸照事件,都不禁让人追问社会的道德底线何在。方宏进到底是诈骗还是不会念生意经?中国证券界“最危险的女人”、《财经》杂志的女主编胡舒立率一干精英出走,据说是杂志的资本方制约了胡舒立团队的新闻理想。《实话实说》说不下去了。舆论认为,《实话实说》不说实话,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下课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