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一命题,苏轼词是按照"美的规律"的能动创造,其作为"人化的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承载物。深入探讨"苏轼词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为我们古代文学的学习研究提供了的丰富开创空间。文学是人的本体存在的一部分,苏轼词是美的显现,我们在苏轼的词作中品味苏轼,反观自我,以提高人之品性。  相似文献   

2.
“词别是一家”的词体观念是对词这一艺术形式本体特征的理论概括,它强调词体作为一个独立、有机的整体以与诗、相区别,包含了对这一艺术形式各个层面和构成要素的分析和要求。在李清照《词论》中,这一观念为:声诗并:阐述词体的本体特征;评论作家:强调词体的艺术规范;主情致:揭示词体的形成功能。  相似文献   

3.
《词学季刊》中散布有大量容易为人所忽略的词学论著广告。广告本身的商业宣传性与内容上的文学批评性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词学批评范式。其中包含有丰富的词学批评理论,反映出当时人们的词学思想以及学术新变,透过这些广告我们可以观察当时的词坛研究现状与词学发展动态。这些广告是文学商业化的表征,也是沟通作品与读者的重要媒介,在词学传播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王世贞以"乐府"观念论词,注重词体原生态。他首次对词体"正变"概念进行较完整的阐述,并以"一代之文学"观念论词体盛衰,另一方面又重五代北宋而轻南宋。他认为词应"近情"、"近俗",同时重视词的语言艺术美。他卑视词体,以词为"诗余",为游戏消遣之具,是站在正统文学立场上的词体价值观。其词学观既有精辟深刻处,又有偏激主观的一面,对中晚明词学观念及词风都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词史"意识的形成源于风雅精神和诗敎传统,与"史诗"创作遥相呼应。这种词脱离传统的"情爱"题材,用词体特有的格调意趣、抒情方式、语言风格反映社会现实、历史事件,表现士人的历史责任感和政治担当精神,从而使词这种文学体裁与诗歌合流,尤其在晚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词史"创作的潮流。在梳理诗史与词史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从推尊词体的文学思潮、词学理论发展的内部规律、词史意识与实践的角度对晚清词史意识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探讨词史范畴的形成及对词论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仿词"只是众多辞格中的一种,它是由本体和仿体两部分构成的.为了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运用这一修辞方式,从本体和仿体在意义上的联系、在语素上的异同联系、在数量上的关系以及仿体是直接地仿效本体还是曲折地仿效本体,这四个角度对"仿词"进行分类和描述.同时也初步探讨了它与易混淆的另一种修辞手法--"拈连"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7.
刘辰翁词作中有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咏春词多,对春景春物多有感悟。其咏春词中"春"的意蕴又可分解为三种:一、对春天春景本体的描绘;二、对生命时间的伤逝;三、对故国社稷的哀痛。这三种内蕴组成一个形式上曲折回环、意蕴层面渐次递进的共同体,从而大大提升了刘辰翁咏春词的思想容量并增强了其词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坛史上一枚不可多得的"直欲压倒须眉"的耀眼明珠,其词作及其一篇独有见地的《论词》在当时宋代文学中稳稳地占据了一席之地,且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通过对其《论词》及其创作实践做一次深入的比较探讨,发现其前期词作与《论词》中的理论主张基本一致,然而,到了后期,其创作与理论已然呈现出某些相互背离的倾向,并且从两者相合相离的情况分析中,可以较为客观合理地对它们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词块"是指英语中一种特殊的多词词汇现象,它介于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概念两极之间。研究表明词块在语言中是广泛存在的。因为词块是整体储存在记忆中并且在使用时可以整体提取的,这就使得使用者同时获得地道性和流利性。在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中灌输学生"词块意识",运用词块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洋 《文教资料》2012,(11):3-5
本文结合"词人之词"这一词学理论,从三个角度切入:一是题材与主题:艳情与身世之感的渗入;二是词的体制:音乐性与文辞美兼修;三是价值和功能:言情性和娱乐性的统一。从"词人之词"角度重新审视晏几道这位"古之伤心人"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词人的创作心理、作品风格和审美效果,走进小山梦幻般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1.
论文对《诗经》双声联绵词和叠韵联绵词进行穷尽性考察。考察发现:“双音节单字有义”的联绵词占《诗经》双声联绵词的45%,而此类情况在《诗经》叠韵联绵词中仅占15.3%。其中,“双音节单字有义”的双声联绵词88.9%为“后字有义”;而此类的叠韵联绵词均为“前字有义”。从语法意义角度考察,《诗经》中所有名词性双声联绵词无植物、山水的名称,和名词性叠韵联绵词形成对立。叠韵联绵词都具有很强的描摹性。  相似文献   

12.
吉川幸次郎对中国文学的研究是全面的,关于词的起源问题,他把握住了诗与词的关系,也注重从创作主体的需求这个角度去探讨。吉川幸次郎认为,诗和词是宋代的主流文学,但词比诗更能体现宋人的抒情精神。“雅俗”是吉川幸次郎论及词的一个重要维度,他关注的主要是语言层面,认为混用俗语是北宋词的普遍现象,而修辞性是南宋词的一大特征,指出南宋的词和六朝齐梁的文学一样,在中国文学中最讲究修辞。吉川幸次郎对清词的关注建构起了他研究中国词学的整体视野。  相似文献   

13.
"词史"意识的形成源于风雅精神和诗敎传统,它倡导词脱离传统的"情爱"题材,用词体特有的格调意趣、抒情方式、语言风格反映社会现实、历史事件,表现士人的历史责任感和政治担当精神,从而使词这种文学体裁与诗歌合流,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现象。尤其在晚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词史"创作潮流,其中郑文焯作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他在"词史"意识指导下创作的"史词"意深旨远,深得风人之致,体现了晚清"史词"的较高成就。  相似文献   

14.
<词论>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仅存的一篇词学论文,历来对它评析甚多,颇有歧见.文章将李清照的<词论>置于宋代词学流变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力图揭示出它的内涵及其在词学史上的地位.词体文学进入宋代以后,其发展表现为一种雅化的进程,或称之为"诗化".但在这一进程中也出现了突破过甚而疏离词之本位的倾向.李清照既认同词的雅化,又不赞同因雅化而背弃词的本质特征,其关注的焦点则是词的合律可歌的音乐性本位.正因为李清照的这一词本体论蕴涵了上述的两个向度,故其词学观不能以"婉约"与"豪放"的两分法加以概括.文章最后探讨了周邦彦为何不被李清照置评的原因,因周词虽恪守音律,格调典雅,但其词品仍不能免俗所致.李清照对周的这一态度也表达了她的词学思想的一贯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与司空图对于"豪放"定义的比较,可以发现苏轼对于"豪放"的定位更多集中于创作时的一种自由、充沛、郁勃的精神状态,而不是作品的风格反映。另外,豪放词的出现除去创作观的影响和对前人的继承以外,还包括以下原因的共同导向:一是蜀学对苏轼豪放词的影响。蜀地三教融合的学术思想是苏轼的创作出豪放词的内因,表现在《东坡易传》中则是对于现实的达观态度。二是"乌台诗案"对苏轼豪放词的影响。在被贬黄州以后,苏轼开始对人生的意义重新进行反思,这个时期的作品多是对生命本体的意义进行探索,形成一种超然豁达的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符淮青先生《现代汉语词汇学》(2004)中关于"词和离合词界定"的相关描述及其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词的定义、确定词的方法以及关于离合词的已有认识进行了再探讨,对书中谈到的疑难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当AB组合结构,在词、短语、离合词之间举棋不定的时候,不应再纠缠于结构形式,而应充分考虑汉语的综合表意性,当AB结构合而为词时,AB本身就是词,所谓"离合词"即是词。  相似文献   

17.
《花间集》是"倚声填词之祖",然而在词学接受史上其命运多舛,至清代的常州词派有一个深刻变化,后者正是在对《花间》的词学接受中拓开理论堂庑的。张惠言对《花间》之首的温庭筠词作微言大义的重新阐释,以期实现词的形式之本与意义之源的合一,从而开启常派词学;但他将温庭筠攀比屈子抽离《花间》的解读策略,有着重大破缺。周济以"浑厚"之说观照《花间》,立其为词之渊源,修补了张氏的破缺。陈廷焯则既推温、韦为词宗,又斥《花间》为祸首,将张氏的破缺演绎成了对《花间》的悖论式接受。  相似文献   

18.
离合词的研究在现代汉语语法学界引起极大关注,并且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现将离合词本体研究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离合词的教学研究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文体的词,不应被认定为诗或诗的一类。词既不“出身”于诗,在“貌相”、“风神”、“性格”等方面亦与诗有质的区别。词是一种具有主体独立性的文体,以词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学科)——词学,同样具有独立自主的本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龙榆生主编的《词学季刊》是词学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词学的学术期刊。《词学季刊》是现代词学研究最重要的理论阵地,是联结词学家和词学活动的总枢纽,反映了现代词学在新旧文学传承过程中的生态,推动了现代词学研究体系的建构,直接影响着现代词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词学学术史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