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调查微信公众平台在国内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的应用现状,为微信公众平台在三甲医院的应用和完善提供借鉴。方法:利用网络调查法,调查我国医院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移动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三甲综合医院微信公众平台总体情况、各级菜单包含内容及平台功能。结果:被调查的191家医院中三甲医院共37家,其中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不到4%。结论:医院微信公众平台分布区域不均衡,美容、妇科、眼科医院较重视医院的宣传与推广,医院应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和拓宽医院移动服务。  相似文献   

2.
刘婷婷 《新闻世界》2014,(8):194-196
微信公众平台从2012年8月推出到2014年5月,用户数量已经攀升到百万级别。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操作者,不仅应该思考如何提供更好的内容给受众,更应该宏观地探索其未来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王颖 《新闻世界》2014,(2):114-115
微信的广泛应用,为纸媒提供了除微博外的又一线上传播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现阶段纸媒公众平台建设状况如何?公众平台与官方微博相比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它又如何在纸媒传播矩阵中充分发挥作用?利用好微信三级阅读界面及多媒体信息交互的特点,是纸媒公众平台良好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三家媒体的微信公众平台账号为例,分析探讨纸媒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新媒体快速发展时代下,地方党报也开始借助于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平台,对党政事务信息挖掘、内容组织与刊发等,作出数字化、网络化的改革创新。其中微信公众号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微媒体"之一,地方党报通过公众号平台的运作,吸引更广泛普通民众参与到党政事务、时政资讯的了解与学习之中,与基层群体展开网络化的互动交流,不断深化党报信息传播的内容深度,从而促进党报微信公众号运营效果与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是图书馆服务拓展与宣传推广的重要途径,论文选取国内五家公共图书馆优秀微信公众号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各自的特色并归纳出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的成功经验,供图书馆界同仁参考借鉴。同时对微信服务进行创新思考,以期抛砖引玉,探讨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创新与发展,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在线服务。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微信作为新兴信息传输平台被广泛应用,国内的自然类博物馆纷纷开设微信公众平台以进行展览信息发布及宣传。本文选取了27家自然类博物馆的微信平台,以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推送的消息作为研究样本,针对其运营概况、推送内容、阅读率等进行分析研究。最后,结合自然类博物馆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微信平台的建设方向及平台运营、信息推广的改进措施等,以供业内同行参考,更好的提升信息技术在博物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钱琛宇 《新闻世界》2014,(10):146-148
在都市类报纸发展日渐式微的今天,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无疑带来了新的曙光。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帮助都市类报纸提高传播信息的时效性、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建立起数据库以便于更好的分析受众阅读习惯。笔者经过对30家典型都市类报纸一个月的数据统计,发现现阶段都市类报纸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特点,并针对都市类报纸如何更好的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2011年1月21日第一个微信版本发布,截止到2013年1月15日,腾讯宣布微信的用户已突破三亿。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在微信基础上打造的一个开放式的自媒体平台,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言三个类别的内容。由于申请条件相对宽松,微信公众平台的持有者有将近200万人。根据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在《2013年微信用户行为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2.52%的用户将订阅公众账号作为使用微信的主要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彗玲 《青年记者》2016,(29):60-61
媒体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 目前,继开办网站、微博之后,微信公众平台又成为传统媒体新的竞技场,一些传统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的微信公众号.《2014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显示,影响力较大的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开通率已达90%,也就是说传统媒体目前已意识到微信公众平台的重要性,且大部分已开通运营.虽说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具有数量优势,但粉丝数量超过10万、单篇文章阅读量过万、在微信平台有影响力的大号还不多,像央视新闻、壹读、FM91.8这类的优质账号还比较缺乏.①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效果,调研2015年9月份在微信公众平台有内容发布的10家教育类CSSCI学术期刊,通过对比发布内容的单篇日均阅读量,发现目前学术期刊微信平台高质量原创比率较低、周期内发文数量与传播效果不呈线性关系、微信平台对于推送传统编辑形式学术论文传播效果甚微、平台用户的阅读密集行为多发生在下午和晚上时间。学术期刊在具体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时应坚持推广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布学术热点评论,分享学术经验;同时应丰富编辑形式,增强与受众互动,注重数据分析,拓展推广渠道。  相似文献   

11.
微信公众平台诞生于2012年,其一对一、互动性的传播特征有利于出版业形成扁平化的渠道营销优势。2014年,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和支付功能的结合,数字出版和自出版得到进一步发展,加快了出版业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并使按需出版和定制出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信息沟通与互动.自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正式推出以来,政府机关、媒体、企业等众多机构纷纷开设微信公众号,以微信公众平台为渠道进行服务的宣传、推广.近几年,一些档案馆在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上作了积极的探索.据统计,截至2015年2月20日,全国有62个档案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档案信息服务,为利用者提供档案信息资源,提升了档案信息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16年4月4日,曹文轩夺得“国际安徒生奖”的消息引爆了微信朋友圈.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微信公众号,第一次成为了少儿图书事件营销的主要平台.本研究通过对比11家出版社和3位阅读推广人的微信公众号利用曹文轩获奖事件进行的营销实践,分析少儿图书在公众平台上营销的特点与经验,及其对出版社公众号运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流行,微信公众平台的微信标题成为阅读者获取信息、判断新闻价值的重要依据。笔者以新环保法实施一年来,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推送的106条微信作为样本,研究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环保类微信标题的主要特点、语言特色及标题制作的形式及类别。  相似文献   

15.
李桦  聂献忠 《出版广角》2016,(14):39-41
本文以2014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303家高校学报期刊作为研究样本,从开通情况、开通时间、认证情况、菜单、是否定期推送、信息推送类别6个方面对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三个对策:充分重视微信在实现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利用菜单功能为用户提供多元化服务;内容生产上“去专业化”,提高学术公众号对用户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当手机成为我们最主要的阅读工具,当千千万万个微信公众号成为人们接收各种新闻资讯的平台,作为地市级的党报创办的微信公众号,我们如何做到讲政治又讲吸粉,既能端庄秀气又要诙谐活泼,以自己的特色黏住关注用户?我认为,首先可以从内容发布的外在形式——语言使用来入手。  相似文献   

17.
微信公众平台的高速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传统媒体欲在新媒体领域实施战略布局,借力微信平台,进行更为有效的大众传播是必然选择.虽然纸媒是最早抢滩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域,但运营较好的账号较为稀缺,新京报官方微信则是纸媒优质公众号中的佼佼者.在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2014中国媒体移动指数报告》中,新京报在报纸移动传播百强榜中名列前茅,其成熟的运营模式为微信平台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冲击、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我国大多数高校出版社以积极的态度拥抱新媒体,出版社建立微信公众号平台成为一种趋势.本次研究的96家高校出版社中87家已拥有微信公众平台,公众号开通率达90.6%,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经营现状、营销方式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微信作为新的社交媒体,目前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超级APP.而作为微信推出的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自2012年8月诞生以来,其发展之迅速、火爆令人吃惊.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年App与微信公众号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微信公众号数量超过1200万个,相比2015年增长46.2%,预计在2017年将增长到1415万个.  相似文献   

20.
宋易康 《东南传播》2014,(3):101-104
腾讯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8月正式推出,这种综合了短信、博客、社交网络(微信朋友圈)、IM即时通讯特点于一身的手机应用,很快便由一个即时通讯的微信聊天工具转变成为又一个大型媒体平台。推出不到2年时间,用户使用人数便轻松突破六亿人。基于当下微博平台媒体竞争已经十分激烈而微信公众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媒体大环境,探讨传统媒体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营销传播对媒体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文章中将利用大众传播学理论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传播特性,并结合营销学对该平台上媒体的营销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基于目前传统媒体进驻微信平台的现状和一些媒体、企业利用微信营销的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分析,为传统媒体进驻微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