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席海莎  朱尉 《新闻世界》2014,(10):99-101
随着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而各类新媒体的出现,为深化传统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何利用和发挥好新媒体的优势,使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大有裨益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签,媒体则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平台。随着互联网、网络电视、手机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文化传播呈现出新的传播特点,在这样一个开放性传播平台上,传播范式也面临着新媒体元素的重新润色。本文试图从视觉传播效果入手,阐述在新媒体语境中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与发展的基石,而传统文化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标志,它们的发展是离不开媒体的。当前环境下,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此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何去何从,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本篇论文将结合新媒体的当前背景,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宋雨晨 《视听》2016,(12):115-116
进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即时通信工具、微博等新媒体,这些新技术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途径,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渠道。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从新媒体时代视觉传播特征分析入手,提出传统文化视觉传播的部分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媒介技术的发展状态来看,标志设计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不仅丰富了大众的审美效果,也由于再次创新而附带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以往的静态标志设计尽管在艺术上与文化内涵上有着极强的渗透力,却由于千篇一律的视觉轰炸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在媒介运营市场竞争力不断尖锐化的今天,从静到动的标志设计,既体现了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同时也蕴含了与以往不同的特殊社会文化内涵。笔者从新媒体技术视野下探析了目前动态标志设计的社会文化内涵,以期为我国新媒体核心竞争力建设及媒介运营环境的优化,提出实际可行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传统纸媒通过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媒体发展形态,交互融合多重应对策略,建立契合新媒体时代发展的采访手段及宣传方式,研究从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纸媒新闻采访在采访选题、采访流程及采访角度等维度的相关特征入手,完成采访手段及宣传方式的创新性转变阐释。在调整新闻采访手段及宣传方式后,传统纸媒在纵深挖掘采访内容、创新宣传方法过程中,更加契合社会及公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度,新闻采访方向的精度更高,能够充分保障新闻信息可靠性、真实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电脑和数字电视也日益走进农村,走进农民的生活,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成为农民新的选择,也成为一种新的娱乐消费方式.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出现拓展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动力,有利于加快农村社会文化信息的传播,扩大农民交往空间,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也必然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加强新媒体语境下农村舆论引导和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朱雨锐 《新闻传播》2022,(9):106-10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新媒体的出现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文化传播带来新的挑战。尤其是在中华文化传承及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媒体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业者进行思考。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特点进行阐释,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优化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旨在为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助力,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就其内涵而言,新媒体是指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而言,第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的浪潮夹带着文化全球化不可逆的趋势席卷全球,这对于产生不过三十余年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来说无疑是一把双刃剑.面对机遏与挑战,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该何去何从,是消极接受还是积极寻求应时策略?本文试图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应对路径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林非 《视听纵横》2010,(5):97-99
新媒体技术无疑是一种神话,对于新媒体的定义更是众说纷纭,不论从技术的角度去考虑还是从文化的角度去考虑,新媒体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乃至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李莉 《新闻知识》2020,(11):25-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依托于传播媒介的支持,新媒体改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渠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呈现出新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模式的路径创新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更新认识,让新媒体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平台;二是落实行动,让新媒体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性表达融合;三是加强检视,让新媒体拥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健康环境。  相似文献   

15.
2019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引导广大群众在积极参与中体验节日习俗、展现中国精神、增进文化自信。而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对我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国家繁荣昌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虽然各地区已对本地区拥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保护,但这些保护背后,仍有一些文化是未被保护的,而苗族"花山节"就是其中的典型。  相似文献   

16.
常永强 《今传媒》2023,(11):45-48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传统文化媒介形象正在向可视化方向转变,并凸显出即时性、交互性、社群化和个性化等特点。基于此,笔者提出要从新媒体话语形象和文化传播者形象两方面入手,通过活用新媒体、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教育、挖掘文化资源以及塑造文化品牌等方式,重构我国传统文化传播媒介形象,旨在为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了满足,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新媒体行业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媒体时代下,各类媒体纷纷融合互联网技术,进行转型升级,媒体与受众群体之间的互动性逐渐提高,互动形式趋于多样化。但是,在新媒体与受众互动传播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基于此,本文将指出新媒体技术和受众互动传播模式的概念,分析两者的关系,并提出目前新媒体技术与受众互动传播模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艾 《新闻知识》2012,(7):54-56
伴随着城市的变迁与传播技术的变革,城市媒体呈现出数字化、多元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城市媒体具有传播迅速、信息海量和用户互动等特点,因而在构建城市文化、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公共文化信息服务视角,梳理了城市新媒体的多元形态,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新媒体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互联网等新媒介已触及到人类社会领域的各个层面,网上读新闻、网上查资料、网上学习、网上娱乐、网上办公、网上购物、网上就医、网上恋爱……所有这些网上的实践活动正在建构着一种新型社会文化——网络文化。除了创造文化之外,互联网也在传播人类已有文化。文化的发展总是与一定的符号和传播媒介相关联的,历史上每一次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