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大人     
过去的编辑都是"大人",至少有些镇人,职业里带着一种天生的傲然.看稿不叫"看",而叫"审",这么一审二审三审,作者造化如何、书稿的高下,非得一一现出原形.好的编辑,仿佛是眼睛里带尺子的人,这尺子容不得半点伪饰和肤浅. 听说更有编辑中的高人,只消将书稿前后翻动几页,便能品鉴出等级. 回想当年往<文学青年>投稿时,是很怵编辑的,往往把稿子装在信封中,搁放在门房间,拔腿就走.有一次撞到编辑就在门房间,他当着众人拿过稿子当场就"审"起来,上几行,下几行,来来回回翻动,偶尔还投来那么"意味深长"的一瞥.  相似文献   

2.
3.
蔡志忠,一个初中也没有毕业的的台湾青年,凭着一本又一本深刻玄妙而又令人捧腹的连环漫画,在海外图书市场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1989年春,三联书店率先在大陆推出了蔡志忠的中国古典文献系列连环漫画,也大受欢迎。争相购阅蔡志忠连环漫画者,并不是孩子们,他的小人书是画给女人的。这些人不是古文献学者,不是古汉语专家,他们没有研读过四书五经和老庄墨子。像别人一样,他们敬慕我们祖先在浩瀚的经典文献中所创造的文化硕果,但面对如此的线装书简和晦涩难懂的文字,许多人只有望而生畏了,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通之乎者也,不能在晓风残月之中探头晃脑地品味和领悟其中的深奥和韵味,在大部头的中国古典文献原著前,即使是专业学者,也必须青灯黄卷地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精力。然而蔡志忠却为人们画出了一条捷径,人们可以在茶余饭后,靠着沙发,欣然愉悦而且轻松快捷地了解到庄子、墨子和孔孟。  相似文献   

4.
漫话     
  相似文献   

5.
漫话     
  相似文献   

6.
漫话游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篇优秀的游记,就像是散文花苑中的一朵奇葩.它能以其优美的语言、迷人的画面而赢得人们的喜爱.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不可能人人都登上万里长城最高处,去饱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风光;不可能人人都亲临首  相似文献   

7.
漫话方言     
<正>1992年,我奉调到湖北西部一个山区县工作。趁到省里开会的机会,顺便到县里驻武汉办事处看望工作人员。坐定寒暄,我客气地对汉办主任说:“我来看看你们,你们长期远离家乡,接待和协调任务又重,辛苦了啊!”“您瞎说,我们不辛苦,都是应该做的!”主任回了我一句。我瞎说?见面就“骂”我了?心中顿生不悦,但碍于初次见面,我忍住了。  相似文献   

8.
漫话治学     
“治学”不是读几天书就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艰苦的积累过程。在积累过程中,既会有“目轮火暴,肩山石压”的苦状,也会有“时或得之,瞿然则喜’’的乐趣。但在走了一段路后,回头检阅所得,往往感到所积累的资料有许多是无用而嗒然若失,甚至认为自已  相似文献   

9.
漫话端午     
晋辉 《档案时空》2006,(7):46-46
民间节日,是民族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历吏沉淀,民间节日化以其传承性、地域性和群众性深深地扎根于民族化基础之中,我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就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0.
老马 《北京档案》2002,(12):33-34
对什么是老有所为,我和一些退下来的老同志都曾认为"老有所为"就是退下来后,能在原单位继续被返聘.其实这早已是上个世纪的老皇历--看不得了.您说,如今哪个单位不在减员提效,别说您这些到点退下来的老同志人家不聘,便是没到点的老同志不也陆续地被单位一刀切地办理了内退.更有效益不好的单位,便是年轻力壮、年富力强者,也正遭遇着和即将遭遇,或买断工龄,或下岗待业自谋出路的命运.所以,如今退下来的老同志没有被单位返聘,或者原来曾经被返聘,现在却被解聘,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切不可想不通,让曾是你部下,曾是你学生,曾是你弟子的现职领导左右为难,说你也不是,不说你也不是,还得拐弯抹角地给你做工作;当然也不要发牢骚、生闷气,倘若憋出一场病来,那既于事无补,更于自身于家庭都无益.  相似文献   

11.
漫话书标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漫步于上海南京路上的几家新华书店,在一个文学艺术柜前停住了脚步,见到一位身材高高的操着山西口音的青年姑娘向营业员问话: “同志!请给我买一套‘文艺知识丛书’。”“什么书名呀?请您说具体一点。”“嗯,书名,很多哪!一时叫不起来呢,听说是上海一个出版社出的,封面上印有‘海燕、水波’的标记。”  相似文献   

12.
漫话笔名     
笔名是历史的产物。元、明以前,文人梦寐以求的是状元及第,名标青史,不愿隐姓埋名,用笔名者不多.清朝,文字狱大兴,一考官因为试题有“维止”两字涉及将雍正去首之嫌,结果脑袋被般了家;一介书生徐骏因诗里有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相似文献   

13.
漫话书评     
书评这门学问,既古老又年轻。说它古老,它有悠久历史,远在公元前400年,孔子在《论语》中就多次评论《诗经》;说它年青,它至今未形成理论体系,就连“书评”本身的概念也没定论。何谓书评? 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把“书评”作为动名词,其词意作宾提动前理解,即评书,指对图书进行评论的工作过程,一是把“书评”作为名词,指对图书评论的成果,即一种或一批对图书评论的文章。不过,一般理解,总是不圆满、全面的。把书评的对象仅仅理解为图书欠准确。  相似文献   

14.
漫话藏书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书票是表明藏书持有者的标志,是人们读书、爱书、藏书的信物,它既有装饰图书的实用功能,又有艺术欣赏价值、历史研究价值。介绍了藏书票的形制、内容及在我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漫话样刊     
每当捧读《新闻界》馈赠的样刊,心中总会油然而生喜悦和感激之情。要做到长期坚持给作者寄赠样刊并不容易,《新闻界》做得很好,笔者在对该刊编辑钦佩和衷心感谢之余,想谈谈感想和期望。样刊,宛如园丁辛勤培育吐芳怒放的鲜花,只有笔耕不辍的人才知道她的价值和份量。样刊,恰似及时送到作者心上的春晖,能为投稿频遭挫折者注入自信,能为不懈拼搏者增添动力。样刊,恰似作者痛苦“分娩”的孩子,难怪作者对她一往情深、牵肠挂肚。样刊,凝聚着编者、作者的心血,就像一座桥梁、一根纽带,让心与心贴得更紧,鱼水情日益深浓。编者、作者…  相似文献   

16.
漫话读书     
我酷爱读书,所以常流连在有书的地方。也正因如此,我生命历程中的几页就留在了张家口市图书馆。2009年4月1日,是张家口市图书馆建馆六十周年纪念日,为此我以《漫话读书》为题写了点东西,算是对她的纪念吧。  相似文献   

17.
漫话EDI     
王善林 《图书与情报》1997,(1):62-63,72
  相似文献   

18.
电视,不少人只把它看成是单纯的文化娱乐工具,喻为扩大的影剧院(就观众数量而言),或者为缩小的影剧院(就屏幕大小而言)。电视和电影、戏剧一样,也属综合性艺术。电视能集声色之美,兼视听之长,能很好地发挥娱乐功能作用。然而,电视是在声音广播的基  相似文献   

19.
漫话猴年     
  相似文献   

20.
漫话油灯     
从借用自然的火堆照明.到创造出最初的灯具。走完这一步,人类用了100多万年的时间。而灯具的使用,说明了古代人类脱离巢穴,掌握了建筑房屋的技能,是从原始向明迈进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