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初昀 《华章》2007,(5):79
《基础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多数人只倾心于认知技能的目标制定和实施,而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看得可有可无.这种倾向产生的根源在于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思想,以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重要,难把握,且时效性又不显著.这些做法和认识培养出的是高分低能,人格不完善的学生,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本文依照现状提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目前科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并提出几个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逐步了解国情,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伺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等。  相似文献   

3.
赖玲 《湖南教育》2006,(6):40-41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其中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4.
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化学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造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有用人才的必然要求。化学在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在化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林红 《中学生物学》2004,20(4):23-2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鲜明地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背景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历史教学中的三维课程目标之一,也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目标。其目标的完成关系到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教师当从寻找兴奋点、求趣激活、参与和过程、迁移和内化等方面来进行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7.
“上海教育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已出版的《科学》(7—8)年级教材,在知识体系、内容特点和风格特点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两种版本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都是以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为主要依据,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的原则。实验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握好教材编写的精神,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出发点.用好教材.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凸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然而,一些教师对到底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显得有些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有机地体现三的统一。进行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即课堂上有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导致不仅没有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目的,而且影响了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9.
学生具有的道德认知不等同于他们的道德行为,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需要跨越一条鸿沟,而联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鸿沟要靠道德情感。品德教学的核心要求,是让学生通过道德的情感活动,实现主动的内化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本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品德教学中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品德教学中实现的途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品德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试论品德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具有的道德认知不等同于他们的道德行为,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需要跨越一条鸿沟,而联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鸿沟要靠道德情感。品德教学的核心要求,是让学生通过道德的情感活动,实现主动的内化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本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品德教学中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品德教学中实现的途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品德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并重的目标体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联系科学与人文的纽带,可以深化科学教育,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本文在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价值、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策略,即充分挖掘科学知识的人文教育内涵;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以景激情;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加强活动体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缺失可能会引发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并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独特性,针对在日常教学中应如何巧妙渗透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在认识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主观体验.促使其情感发生变化,产生积极情感,这已经成为我们历史教师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石翠媛 《陕西教育》2007,(12):20-20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科学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明显被分割,致使生物教学教育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造成生物学教育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张佳 《教师》2011,(20):17-17
一、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是在学生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经过教师、家庭乃至社会教育而获得的。因此我们认为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是在人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以及教育而形成的且比较稳定、有助于学生以后可持续发展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一、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是在学生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经过教师、家庭乃至社会教育而获得的。因此我们认为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是在人先天生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生物课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而且能够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德、智、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到来,对于教学一线的人员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新课程在给我们带来期盼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而严峻的思考;我们如何落实新课程?教师们要做的工作实在太多,但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就是要在课堂上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就要研究并把握好其目标实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
中学物理教育是由认知教育(智育)、德育、技能教育和美育等构成的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德育以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为基础,以形成特定的思想、道德品质为任务.德育必须寓于认知教育之中,成功的德育在中学物理教育中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