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双边经贸合作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一些国家认为中国将对东盟产生巨大的威胁。该文试图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产业、贸易、投资等方面入手,对中国和东盟的竞争性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和东盟之间经济关系互补性更强,并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将使得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中越两国的贸易合作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背景下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深入发展。分析中越两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贸易的现状及问题,通过对中越两国经济开放程度和贸易强度指数指标的定量分析,发现中越两国双边贸易额在经济总量偏小的基础上贸易不平衡等问题加剧。提出中越两国应正视贸易逆差,平衡贸易发展,完善双方贸易口岸及互市点基础设施,增进双方政治互信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为双方相互开放市场,为企业间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很快,本文从湖北对东盟的教育服务输出贸易的现状及优势和问题,提出了如何扩大湖北对东盟的教育服务输出贸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构建CAFTA以来,广东与东盟的贸易飞速发展,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广东要发挥地缘优势和传统优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开拓新东盟四国市场,扩大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推动广东和东盟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跨国投资动机理论,建立了由山东-东盟商品贸易区位比较优势系数、东盟国家商品贸易进出口份额、东盟国家劳动资源禀赋得分,以及山东在中国范围内的商品贸易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系数组成的山东-东盟投资合作模式判定指标体系,确定了山东对东盟投资合作模式及商品与国家组合的优先级。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对于广西的服务贸易而言,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性机遇。基于这样的背景,有必要对广西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进行SWOT分析。分析广西与东盟服务贸易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劣势和所处环境带来的机会和威胁的因素,以利于广西与东盟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历史悠久,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缘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双方的合作关系发展速度相当快。这些年来,东盟已连续多年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建成及人民币开展跨境结算的新形势下,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具有陆路、海路相通的广西,应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地缘优势和人文优势,抓紧采取更积极更有力的措施,加快广西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以更好更多地利用国内和东盟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构以及影响因素对中国与东盟文化创意产品贸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2年间中国与东盟文化创意产品贸易总体上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部分产品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从产业内贸易结构来看,虽然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中国与东盟文化创意产品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有所增长,但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仍占据主导地位。人均收入差距和文化差异是影响中国与东盟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东盟是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广西和东盟之间贸易发展非常迅速。通过分析广西—东盟贸易现状的基础,认为广西必须从拥有区位优势向拥有竞争优势转变,必须实施"多元、全方位与重点市场、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市场战略,才能提升广西区内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才能走向东盟市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抵挡的趋势,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主要来自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CAFTA 建成以后,中国与东盟双方的贸易和投资都有所增加。中国对东盟的 FDI 在促进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且通过对东盟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发现对东盟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底,由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全球化的经济危机,在美国陷入困境的同时,欧洲国家也深陷债务危机,在全球经济寻求复苏而乏力的形势下,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却让世界瞩目,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而其中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显得尤为突出.文章通过阐述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发展历程,从双边贸易额、贸易地位以及贸易商品结构三方面详细分析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现状,从中找出中国与东盟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印尼是东南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东盟内部最具地缘战略价值的经济体。中国与印尼在确立战略伙伴关系之后,双边的经贸关系无论是从横向上还是从纵向上都达到了有史以来最为密切的合作阶段,在当代的现实国际环境下继续深化拓展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已成为未来值得关注的新焦点。从地缘战略的视角来看,目前两国经贸合作关系仍以传统的商品贸易往来为主,对于财经领域内其他更深层次的战略性合作,在未来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如果基于印尼语文献开展研究,可以为中国和印尼在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全方位拓展双边经贸合作关系提供新思路和新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越边境贸易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之后发展迅速,但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东盟次经济合作区等超越地缘界限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扩展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影响了中越边境贸易的走势。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以"柬埔寨-缅甸-老挝-越南"为主要代表的东盟次经济合作区与中越边境贸易进程的联系,论述了区域性经济合作对中越边境贸易产生的周边地区贸易传导、贸易差额区域分布、贸易业务转移及一体化程度等衍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框架协议的签订,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各项工作陆续启动,这个拥有17亿消费者,1.7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和1.23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将为区域经济和金融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开展和经济发展的深化必然要求金融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的深化,这也需要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国需要在东盟货币合作中积极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这既符合整个东盟货币合作的长远利益,也符合中国的利益。这篇文章首先对最优货币区理论、人民币区域化的相关研究和人民币区域化的现状进行综述,然后借鉴国外最优货币区的实证研究方法,从劳动力要素流动的角度对中国-东盟区域的货币合作进行了实证分析,以对人民币未来的发展路径及人民币区域化的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国际有组织犯罪具有“混合”和“联合”的特征,其危害范围和程度远超出单个国家。中国-东盟刑事合作不仅是有力追击和抗制国际有组织犯罪的需要,也是促进双边合作和经贸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和东盟所建立的打击国际有组织犯罪的多边协商机制尚未涉及具体的议题,且缺乏法律效力,降低了打击国际有组织犯罪的有效性。未来中国和东盟应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建立区域机构和区域统一逮捕令,加强刑事执法人员的技术培训合作,切实预防和惩治国际有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16.
运用进出口强度指数和投资强度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自90年代以来双边贸易投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与投资紧密联系程度持续稳定上升。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中国带来的契机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大体相当,但相互之间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而且资源禀赋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因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从外部看,有利于改善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为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从内部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启动为提升和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区域经济带来新的机遇。然而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在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水平上的趋同,将为相互之间深层次合作提出挑战。为此,中国必须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大力提高与东盟各国经济合作的水平和层次。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十国的经济贸易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该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中国与东盟十国在货物贸易、投资发展、服务业、各国非传统领域及相关领域的合作更深一步,发展前景将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有利于促进河口口岸的经济增长,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优化口岸贸易的商品结构,并扩大与东盟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与投资。但随着关税的减免,会使得口岸的税收收入减少,边境贸易的优势也将丧失,同时区域内自由贸易竞争的加剧也会对本土企业和产品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20.
亚洲金融危机使得遭受这场灾难的国家认识到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上毗邻,在经济上交往频繁,在推动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为了增强双方抵抗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应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问的经济合作,深化我国与东盟闻的友好往来,在此对我国与东盟国家金融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以此促进双方的经济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