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中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比较分析显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职教育发展之间存在深刻的互动关系。在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高职教育发展必须健全学制系统,完善法制体系,创新办学体制。  相似文献   

2.
对中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比较分析显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职教育发展之间存在深刻的互动关系。在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高职教育发展必须健全学制系统,完善法制体系,创新办学体制。  相似文献   

3.
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结构矛盾及其变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本文评述了不同学科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解 ,分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中的结构性矛盾 ,指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需要支撑系统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层化以及形式和水平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一、论坛宗旨与预期目标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阶段过渡的背景下崛起的一支新生力量,处于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的重要时期,担负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和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承担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培养本科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5.
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就没有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如何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客回避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了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从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大学差异化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教育转型,就成为构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议题。那么,什么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何要转型、转型发展的为何主要是地方本科院校等问题就成为教育理论界必须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文章从概念上厘清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型"的变化,而非"类"的变化。因为转型后的教育仍是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仍具有高等教育专业性、高等性等特征,但同时还具有了职业教育实践性的特征。从世界高等教育功能演变的历史,推证了高等教育面向区域和地方、针对行业和企业,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必然性。从高等教育分类理论出发,分析并认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向应用型教育是大学差异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年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美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跨越式发展,在此过程中,高职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高职院校大多是由“三改一补”而来的,尚未完成转型,现状不容乐观。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明确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建设精品专业、拳头专业,改变不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一流的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双重使命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均衡的大众化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典型特征,表现为高校分布以城市为中心且地区分布不平衡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地区不平衡等方面。城市的辐射效应未能充分体现和发挥,教育资源却更为垄断和集中,从而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自然现状和"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两者并存"的观念难题,同时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双重使命,前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后者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深刻理解大众化进程中的双重使命,是成功把脉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9.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而上海、北京等地则面临着从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发展的快速转型,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我们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速发展以后进入的平台期及大众化的后阶段,称之为后大众化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迎来“后大众化”时代.在这个阶段,必须对前一阶段大众化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寻找出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路径.如何突破后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瓶颈难题,平稳过渡到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同时解决大众化阶段的种种问题,成为东南亚国家政府和教育理论界的先行问题.日本、东南亚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对我们有更加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规模量的增长预示着高等教育系统将发生较大的转变。研究生教育位于高等教育系统的塔尖,将迈入“大国”向“强国”转型的关键期。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增速变化为依据,选取美国、英国、韩国三个典型代表性国家为研究对象。从规模、结构、支撑条件、国际化程度四个一级指标以及在学研本比等9个二级指标对比分析研究生教育发展变化。研究发现,在学研本比呈现相对稳态。依据在学研本比的变化可将研究生教育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精英化阶段,在学研本比低于15%;大众化阶段,在学研本比介于15%~50%,其中15%~30%为大众化初级阶段,30%~50%为后大众化阶段;普及化阶段,在学研本比应超过50%。同时,研究生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普及化存在三种发展次序。基于此,明晰我国研究生教育所处阶段,研判未来发展走向,为高等教育规模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探明方向,为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阶段预警与指标参考。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向后大众化阶段过渡,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普通高校的教育理念、发展策略都在进行调整。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自学考试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从教育评价的视角看,自学考试在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等方面存在缺陷,难以适应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生源结构、学习动机、升学方式等诸多变化,必须借鉴当今国内外先进的评价理念和技术,发挥自学考试命题的基础作用,以考生的发展为本,创建具有自学考试自身特色的多元评价体系,以推动自学考试转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众化阶段,高职院成人教育面临诸多的机遇和挑战,面临着如何转型与定位。本文从目前高职院成人教育存在学院领导重视不够、成人学历教育生源急剧下降、非学历教育力度不够等问题入手,提出明确办学方向,拓宽办学渠道和提高办学质量等三个方面发展转型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职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迈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阶段,逐年的高校扩招给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特别是高职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本身出发,透析其对高职发展的影响,并审视我国的教育实践,发现其中有一些误解之处和异化做法。因此,改正谬误、正确理解当是大众化继续进行的前提,也将成为高职蓬勃发展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5.
任聪敏 《职教通讯》2012,(34):31-35
民众对于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社会政治与经济的转型、生产技术发展与企业竞争要求推动了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同时,也带来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思考。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高职质量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从中国高职教育质量观形成及其存在问题出发,就其转型提出三个发展方向及两个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形成科学的、可持续的质量观是高职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其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与此同时,高职教育也显现出"难"的一面.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阶段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探讨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要适应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要靠质量、信誉在生源市场竞争,满足生源对优质化、多样化高等教育的选择;面对高考适龄人口的下降,要加快生源基地的建设;适应后大众化阶段生源结构和入学方式的变化,要不断拓宽高职教育招生对象,加快高职院校招生改革;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高职院校与所在区域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中国高等教育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并逐步迈向后大众化阶段关于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转变的改革措施。揭示我们必须寻找出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路径,建立起适应后大众化阶段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实施创新性教育,实现精英教育的回归和学术权力的解放。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速阶段,高职教育是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主要教育形式之一,与高教大众化在发展内涵上具有一致性。但是随着高教大众化的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在招生、教学、就业及发展定位等方面都显示出一些突出的问题及矛盾,为了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突破高教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瓶颈,进行结构性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公平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高职教育公平偏轨已经成为教育界必须研究和破解的难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基于教育公平的内涵,对高职教育公平偏轨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践,提出了实现我国高职教育公平和谐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