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里,人们在历史时间过程中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既可以满足人的生理健康需求,又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需要;在现代教育与现代体育这两大人类文化体系的交汇处,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既是意识形态的,又是物质的;既有精神文明的综合效应,又有物质形态显现出来的校园风貌;既有教育内容,又有教学内容;既有现实的存在,又有历史的积淀.在具体内容上,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学校文化一般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  相似文献   

4.
时间内涵辨     
<正> 时间范畴,古老又年青。古代编年史以国王名字划分历史时期,古代天文学把时间看作为宇宙的构成部分,后来人们一直把时间看成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或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在现代宇宙学中,天体运行有无终始,太阳系有无它的末日,这些重大课题又呼唤着人们对时间内涵的重视和研讨。物质形式并非无限,时间不是物质实体,不存在其形式的并存和转化。时间也不是均匀不变,每立方米无一个物质粒子的数百亿光年之外的遥远真空也具有持续性。我们既不能把时间理解为物质的存在形式,也不应把时间看作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宇宙是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的统一,时间是物质周期运动的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园文化不是一种抽象的、纯粹的精神文化形态,更不是"低层次"形态的娱乐活动文化;它是在特定活动空间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由全体师生员工在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有着特殊的社会价值和教育功能。建设有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必须要有彰显风格的物质载体,要有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还要有切合实际的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6.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与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这一角度出发,认真剖析了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德育功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发挥德育功能的具体途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隐性德育资源,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具体可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对大学生德性的成长分别具有感染作用、熏陶作用、导向作用和体验作用.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以其特有的魅力向大学生潜在地灌输着体现教育者要求的思想、规范和道德标准.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把握校园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性;重视开发利用校园形象资源、校园精神文化资源、校园文化活动资源和校园制度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应该是一种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校园环境为存在时空,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族群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生态文化。校园文化既反映社会文化的一般性特征,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校园文化既有物质的因素,也包括精神的因素;既是外显的,也是内隐的;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表现为动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人的生产劳动或者说实践活动的产物,换句话讲,它是在人们的生产劳动或者说实践活动中生成与发展的。文化又是人的精神活动的表现形式与呈现。作为以思想、观念、精神等等形式存在的文化,不仅对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物质生活具有规范功能与作用,也对人们的精神生产与精神生活具有规范功能与作用,同时还对个体的人格塑造与行为习惯具有规范功能与作用。文化的社会规范功能与作用,是文化具有现实生命力的重要体现。文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化,是文化发挥其社会规范功能的内在需求与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在学校管理中,以被管理者为主体,重视人的存在与价值、情感与沟通,关注人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人的独立性、创造性。有助于挖掘出每个人内在的潜能和智慧,使不同层次的人都能获得发展。一、浓厚的校园文化是"以人为本"的基础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  相似文献   

12.
一、校园文化的本质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校园这个特殊领域里的文化,是校园这个特定土壤里呈现的文化。校园文化区别于其他分支文化的特点在于,它是反映校园风格、适宜校园人要求的一种文化氛围,是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者为主导、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校园为空间、社会为依托、校园精神  相似文献   

13.
书法,作为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具体显现。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献给人类文明的一份巨大的精神财富。几千年来,它以其超然的灵性和魅力占据着人们的心灵,这在人类文化史上的确是一种奇异的现象。而今天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人对书法的崇好几乎是带有宗教的色彩以及族徽般的崇拜。其实书法作为民族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一方面它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字书写;另一方面它是中国古代哲学精神的外化。本文将以中国文化的广阔空间为背景,探究一下中国书法的精神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具体阐述了校园精神文化的概念及对其进行了定位,提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既不单纯是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也不单纯是工业社会的人本精神,更不可能是所谓的后现代精神,它应当是既充分吸纳东西方文明发展进程中文化精神的精华,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既符合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实际,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又充分体现人类终极的价值目标,这种文化就是包括理性,科学,文化三大精神。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是存在于学校范畴里的一种文化现象。校园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由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形成了学校的独特风格,它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外在表现。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导向、教育、凝聚、激励等功能,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施以来,校园体育文化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关注。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在中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学校内涵的体现,既蕴含了一种教育力量,也体现了学校的精神风貌,更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方向.所以,我们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让校园文化成为学校教育功能发挥的保障,成为现代学校发展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8.
李倩 《华章》2010,(15)
校园文化是高校校园内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它是以校园内生活成员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既具有教育性,还具有管理性.如何为留学生构建相应的校园文化,并让他们乐于接受、逐步融入并且最终成长,是摆在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面前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内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活动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高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高校长期形成的,具有各自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特色。它集中反映了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水平,具有高校独特的精神面貌和个性特征。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之中,贯穿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把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隐含在自己特定的文化结构中。通过教育、导向、融合、凝聚、激励、塑造等功能而影响和制约着高校广大师生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搞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又掀起新一轮热潮。校园文化作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集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于一体的群体文化,它对于优化校园环境,促进校园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试图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探求新时期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