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报动态     
《攀钢日报》编辑部9月18日给一位“吹毛求疵”为《攀钢日报》纠错的热心读者予200元奖励,感谢他对《攀钢日报》的关心和爱护。9月14日,攀钢钢研院检测中心读者张瑞光投书《攀钢日报》编辑部,指出《攀钢日报》8月份报纸各版的差错多处,并提出勘误意见。张瑞光同志认为,这些错别字中有的属原稿的问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5月17日,哈尔滨市的退休干部张玉昌和退休讲师王琚琨拿到了《老年日报》的聘书,他们作为该报首批“第一读者”进驻编辑部,参与《老年日报》的办报。据悉,请“第一读者”进编辑部,请读者作为报纸的监审是《老年日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实现“三贴近”的一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20年前的春天,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也是一个注定要被写进攀钢历史的日子———1982年4月10日,《攀钢日报》的前身———《攀钢通讯》诞生了。从此,在攀西裂谷这块热土上,就多了一张快速成长的企业报———1984年,《攀钢通讯》更名为《攀钢报》,正式作为攀钢党委的机关报出版发行;1985年至1988年,《攀钢报》实现“三级跳”,从周刊、周二刊、周三刊发展为周四刊;1991年,《攀钢报》更名为《攀钢日报》,并于1992年11月获准使用国内统一刊号CN51—0117;1999年,《攀钢日报》周末版更名…  相似文献   

4.
纪念抗震三十周年宣传报道,是《唐山劳动日报》今年最重大的一次“新闻战役”,我报编辑部着力强化图片报道功能,凸显报道现场感,争取读者注意力。  相似文献   

5.
简讯     
《攀钢日报》庆祝创刊二十周年本刊讯,4月10日,四川省攀枝花钢铁集团所属《攀钢日报》举行了该报创刊二十周年庆祝活动。并正式由原对开四版扩大为对开八版。这一天,来自攀枝花市、攀钢(集团)公司的各级领导、有关专家、学者及读者代表、通讯员代表与报社员工一起,共贺攀钢日报二十周岁生日,共话二十年风雨历程,共叙二十年丰硕成果,共商报社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6.
企业报动态     
《攀钢日报》发表系列评论员文章本刊讯 1997年11月份以来,《攀钢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就“’98形势与任务”发表系列评论员文章。在《调整组织结构再显勃勃生机——七论’98形势与任务》文章中,评论员指出:从1994年3月份开始,攀钢有计划、分步骤地对组织结构进行了大调整,先后将34个辅助生产、后勤服务单位与主体生产厂分离,组建了服务攀钢、面向市场的5个子公司和6个分公司……但这并不  相似文献   

7.
开设于《咸宁日报》周末版的“世象戏说”专栏一问世,便引起强烈反响,读者纷纷给编辑部来函来电,称赞这里的文章像一幅幅漫画,勾勒出人间百态;像一段段讽刺辛辣的相声小品,针砭时弊,发人深省。不少读者一篇不漏地剪辑收藏,《长江日报》、《今晚报》、《羊城晚报》等数十家报刊相继转载,脍炙人口的《故事会》、《故事家》也多次予以“传递”。该专栏先后被评为《咸宁日报》好专栏、咸宁地区全区报刊好专栏、全国报纸副刊好专栏。  相似文献   

8.
赞《有错必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日报》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栏目,却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这个栏目就是《有错必纠》。读者在阅读当天报纸时,一旦发现文字差错,即可打电话告知编辑部,第二天该差错就会在《有错必纠》栏目中公布,并作纠正。现在,《苏州日报》已拥有一个义务“捉错”的读者群,有一位退休老教师  相似文献   

9.
孟飞  刘扬 《新闻传播》2007,(8):57-57
《哈尔滨日报》社会时空版自1955年办版至今,编辑部对记者每件稿子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写出“故事”来,社会新闻要以“故事”的形式传播,但社会新闻又不能仅仅告诉读者一个“故事”,是要通过“故事”灌输社会主流形态的“思想”,要在故事的背后彰显出该新闻的政治倾向、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0.
杨成 《新闻界》2003,(4):63
作为一名企业报的通讯员,在《攀钢日报》扩版后,我经常关注五至八版时事社会新闻版的稿件,有一些感悟,愿意奉献出来与同行共同分享。我觉得,通讯员要给服务性版块写稿,最重要的应做到三个方面:了解定位,经常沟通,实现突破。定位,说通俗点,就是报纸的版面栏目要办成什么样的“货色”?“货色”究竟如何?最终由读者来衡量。一张企业报,不管它版面如何定位,还是栏目如何设计,都离不开“企业”这个大盘子。这个大盘子也就决定了企业报的生与死,决定了企业报的兴与衰。翻开5月19日的《攀钢日报》,在显著的位置上刊登了这样一些稿子:《深圳市出现甲…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1999,(6)
刘永瑞,男,蒙古族,1963年9月生于辽宁省喀左县,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文学学士学位,主任编辑,现任《攀钢日报》总编辑。1986年7月自辽宁师范大学毕业后即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攀钢日报》社编辑科副科长、政文部副主任、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十三年来采写、创作了千余件新闻、文学作品,部分作品分别荣获全国、省部级奖励并被《文学美学探略》、《迷恋的热土》、《太阳城的雕像》等书收入,主编出版《大学生诗选》等书籍。吕文生,男,大学文化程度,现年33岁,任成都商报社副总编辑、秘书长、编辑中心主任。1990年…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1998,(4)
攀钢日报社企业越是深化改革,越需要新闻对舆论的正确引导,越需要把改革的宣传工作做在前头。《攀钢日报》作为攀钢党委、行政的喉舌,近几年来,始终密切关注着企业改革的深化,为攀钢“分离辅后、精干主体、下岗分流、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鸣锣开道,摇...  相似文献   

13.
5月28日,首届“中国十大文化推动力品牌(企业)”、“中国优秀企业内刊文化推动力奖”表彰暨“中国推动力”高层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会上,《攀钢日报》荣获首届“中国优秀企业内刊文化推动力奖”。首都各界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代表6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徐泽 《新闻界》2004,(2):77-77
2004年开年,《攀钢日报》在攀枝花市各大报纸中率先由四开黑白八版改为对开彩报四版,为攀钢日报社20多年的发展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沈阳日报的《新闻周刊》,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注重新闻性,突出地方性,强调办出地方周刊的个性,赢得了读者青睐。 作为地方党报的新闻周刊,面临来自正报和其它周刊、周末版的竞争与挑战,新闻性周刊要在“夹缝”中独树一帜,就要扬长避短,在坚持党报宗旨的前提下,追求独特的办报风格,探索新路。注重新闻性,抓好周刊需要的“特殊”新闻 沈阳日报《新闻周刊》的前身是沈阳日报《周末特刊》,原来的《闲情雅趣》、《温馨港湾》等专版都显得较“软”。后来,我们作了一番调查,多角度进行自我审视,分析了受众范围、读者心理…  相似文献   

16.
徐瑞芳 《新闻界》2003,(2):58-59
看一则消息《攀枝花热土孕育出文学“骏马”,我市首次隆重表彰文学创作个人和作品》(2002年11月16日《攀钢日报》),明白一个道理:企业报跟其他纸面媒体一样,也能讲出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一般以为形势教育是行政系统中宣传职能部门的工作,不应放在新闻媒体的业务日程里。但企业报有不同情况,它同企业关系密切,不可能像社会报纸那样“独立”与“超脱”。多数企业报还是企业宣传工作部门的一部分。因此以形势教育做好凝聚人心的工作,应是企业报的“常在主题”。不过因为它是报纸形势教育的内容,应运用新闻报道的特有方式去实现。《攀钢日报》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其一,发好系列言论。《攀钢日报》充分发挥报纸评论文章的“旗帜”作用,紧密结合每年(集团)公司党政工作中心和阶段工作重点,组织专门写作班子撰写评论  相似文献   

18.
文学副刊作为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实践中,必须旗帜鲜明地高举“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精选丰富多彩、情操高尚、积极健康的文学作品与读者见面,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文学副刊《春秋楼》是《许昌日报》自1987年创刊时就有的专刊,17年来,从不间断,已出版六百多期。它以清新大方的风格赢得了读者的青睐,成为《许昌日报》重要的一翼。  相似文献   

19.
报刊阅评     
《新闻窗》2005,(5):56-57
一次弘扬民族精神的战役性报道;《贵阳日报》言论专栏成为吸引读者的看点;《安顺日报》瀑布节报道有声有色;《铜仁日报》开辟专栏讴歌乡村教师;《贵州商报》主动参与政府“治庸”行动。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沈阳日报》公布了1986年度较突出的失实报道,并发表编辑部文章《公布失实报道的制度一定要坚持下去》。该报从1983年开始,每年都要把前一年度突出的失实报道公布于众,以求得群众的监督。《沈阳日报》每当在报道中出现失实问题时,都及时在报纸上进行更正,并由造成失实的责任者公开署名。对个別情节、地名、单位名称、人名、职务、性別、数字等方面的差错,通过报纸上的“读者、作者、编者”专栏和内部刊物《读者之声》,随时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