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此可见,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情动于中"方能"形于言"。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显然违背了作文教学之道。文章作为一种情感的载体,教学中惟有适度合理地进行情感渗入,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提高写作能力。那么如何让真情在作文教学中流淌,我想粗浅地谈谈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2.
没有情感就没有作文,作文的原动力就是情感。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情感,才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中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在激情满怀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力。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的自然程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有说话的欲望,这时我就要倾吐。”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在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3.
没有情感就没有作文,作文的原动力就是情感。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情感,才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中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在激情满怀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力。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的自然程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有说话的欲望,这时我就要倾吐。”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在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4.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就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信息技术合理地引入到作文教学中,就能很好地实现以上三个目标。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中哭于写作的要求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亨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科。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小学作文教学领域,普遍存在着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作”的倾向。:如此带来的弊端是习作教学急功近利,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假话连篇。让习作这一“快乐倾吐”的事变成一种“痛苦煎熬”。那么,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享受写作的乐趣呢?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在作文教学中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那么,显然违背了作文之道。文章作为一种情感载体,惟有适度合理地进行情感渗入,才能培养作文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愤怒出诗人”、“情动而辞发”等都说明情感对写作产生的影响。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渗入情感因素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走进生活,积累情感体验亲情、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都是学生作文的重点,而这些都必须从生活中来,从亲身的观察和体验中来。家庭可以说是学生体验情感的重要“基地”。那里有…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作文指导程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讲评。这一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流程长、结构散、主客倒、反馈少,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学生作文都是“奉命而作”,因而“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才能使师生在愉快的写作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在激情满怀的写作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巴金说过:"我写作是因为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有许多事情要倾诉。"所以作文的确应是一种真实情感表达的场所。从作文教学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来看,学习活动不只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还是伴随着认识过程的情感过程。知识要以情感为媒介发生作用的。情感能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的智能得到有效地发挥。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写作氛围,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主动思考,乐于动笔,对作文学习投入情感,才能在作文中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事物、对生活的情感。因而,笔者认为,真实的情感是作文教学的关键。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的真实感情在课堂中表现出来呢?  相似文献   

9.
冼春燕 《考试周刊》2012,(15):46-46
作文是一种语言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有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作表达的热情。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效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目前不少学生怕作文.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事”.产生一种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只有激发写作的兴趣,学生才能爱写,才能从认识和情感上真正热爱写作文。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才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在激情满怀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1.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才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学生才能触发灵感,文思泉涌,才能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在激情满怀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活力。因此,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想写、爱写、乐写、善写,必须开掘学生的情感资源。  相似文献   

12.
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则离不开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只有当学生对写作发生兴趣时,才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负担。有了这种情感才能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主动积极地积累写作素材,形成自己的创造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3.
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则离不开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只有当学生对写作发生兴趣时,才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负担.有了这种情感才能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主动积极地积累写作素材,形成自己的创造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没法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怕写作文,谈“文”色变。造成此种心理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的作文是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下进行的.巨大的心理障碍堵塞了作文的思路。情感是写作的动力。学生只有带着满腔热情.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被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所感动.感知到生活中的美.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是语文教学中棘手的问题,一提写作文,不少学生就退避三舍,不知从何下手。如何使学生把写作包袱卸下来,让写作变得轻松愉悦呢?我以为,只有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才能指导他们“怎么写”。这符合小学生的作文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只有通过感知丰富的表象,体验情感,从而积累丰富写作素材,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因而指导“写什么”在作文指导课中位居首位。  相似文献   

16.
写作的整个过程 ,始终都是在作者情感的支配下进行的 ,都饱含着作者的思想 ,作家创作是这样 ,学生作文时也是如此。正因为“情感”在学生的写作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没有情感这个品质 ,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 ,所以 ,在老师才可能而且也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加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一、作文指导中的情感培养(一 )运用期望心理 ,增强学生写作信心和写作情感。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 :教师对学生抱以希望并暗示学生努力去做 ,经过一段时间后 ,希望就可能获得实现。比如…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作文的原动力 ,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 ,才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在激情满怀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力。一、多向命题 ,诱发情感学生作文是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 ,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学生作文首先接触的是题目 ,题目新颖且有鲜明的色彩 ,饱含着激情 ,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情感在心中激荡起来。反之 ,命题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积累 ,不考虑能否引起学生作文的兴趣 ,在一定意义上讲 ,会抑制学生的写作心理 ,压抑学生的作文情感。“只有儿童的心底流出来的命题 ,儿童才会…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化的思维活动和情感表达,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作文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自己,作文教学必须确立在以学生“自我”为中心的体系之上,坚持“主体意识”的教育思想,充分地认识到学生是整个写作行为的执行者操作者,学习者思想者,而教师只是一个启发者引导者服务者催化者。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励他们自觉主动地观察和思考生活,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的需要,一种自愿自觉的行为,一种生命本质的自由表达,一种提升激扬生命的行动。本人经过长久的…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感情真实"是我们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重要教学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情真意切的作文。但是传统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写作的兴趣,而教学方式单一,训练目的不够鲜明,因而作文教学的效果一直不够理想。因此,我们调动学生情感,让他们能够在将生活的认识、感受和思考有情感地表达出来,从而提到写作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学,如何指导学生投入情感写作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走进生活,自寻“材”路;自由想象,自主习作;注重实际,交际练笔。这都是激发写作情感,提高表达欲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