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钓鱼》是小语六年制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所要结合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中心要明确,段落要分明”,关于《钓鱼》一课的中心思想,说法种种。有的说是“通过赞美阿成钓鱼的技术高明来赞美阿成关心、尊重老人的好思想”。有的说“本文中心表现阿成是个钓鱼能手”。那么,到底《钓鱼》一课的中心是什么?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反复的分析、研究,认为,本课的叙述顺序可  相似文献   

2.
吴祖缃先生曾谦逊地称其《西柳集》中的小说“前面七篇.实在幼稚得见不得人;后面几篇稍稍进益了一点子.”《菉竹山房》正属“后面几篇”之一,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这篇小说.觉其魅力犹在。有的研究者称它为《西柳集》中最富有诗意的一篇.这是很有见地的.但该小说叙事上的匠心.很少有人论及。对现代读者而言.小说“怎么写”也许比“写什么”更具诱惑力。这并非否定“写什么”的意义.而是基于两点理由:其一.对于一篇具体的小说来说.“怎么写”搞清楚.“写什么”也迎刃而  相似文献   

3.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的“一饭之需”和让学生“终生受用”的关系,听了一位老师《钓鱼》一文的教学,颇受启发。讲课开始,教师在引导学生审题时,为了帮助学生弄清本文的重点,设了一疑:“本文写谁同谁去钓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后,提出了四种说法:“我和阿成去钓鱼”“我跟阿成去钓鱼”“阿成和我去钓鱼”“阿成跟我去钓鱼”。这时,教师让学生比较这四种说法,想想哪一种说法更符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经过比较,思考,茅塞顿开,文章写的是“我跟阿成去钓鱼”。此时,  相似文献   

4.
女作家麦琪写过一篇题为《丑女》的散文 ,其中有许多关于“丑女”的精辟论断。文中说 :“我不喜欢三毛 ,原因之一就是她说自己美丽而事实上她不美丽。”文中又说 :“看潘越云的照片 ,有惊鸿一瞥之感 ,其实细细看去 ,会发现她并不是长得美丽的女子 ,有知情者说岂止不美 ,她简直是个丑女 ,身材不高 ,其貌不扬 ,但她学过芭蕾 ,故而举手投足风情万种 ,气质非凡 ,令人惊艳。明明是丑女 ,却让人感觉极之美艳 ,其间包含了多少真功夫 ,是多少年修炼的结果 ?”文中还说 :“一个女孩子如果有美丽的心灵内容 ,哪怕她长得丑都该丑得有气质 ,丑得秀丽。由…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小说有的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呐喊》、《彷徨》中共二十五篇小说,其中就有十一篇采用第一人称。在中学语文课鲁迅小说教学中,关于“‘我’这个人物是不是作者自己”这个问题,存在着分歧意见。有的同志认为,“我”是作者塑造的文学形象,不是鲁迅自己;有的认为,“我”就是鲁迅;还有的认为,在一部分小说中,“我”就是作者,在另一部分小说中,  相似文献   

6.
《上海文学》第五、六两期基本上维持了无功无过的状态。第五期的“月月小说”是许春樵的《来宝和他的外乡女人》(短篇),写外地“放鹰女”李丽红嫁给村民来宝后为其真情打动,最终放弃“放鹰”骗钱初衷甚至为之献出生命的故事。情节颇具起伏,对来宝、来宝妈、“放鹰女”等个人的心理描写也算得上细腻,算得上本期分  相似文献   

7.
2008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载文,老土的造型、夸张的表演、无孔不入的隐形广告,让国产电视居4《丑女无敌》一面世就成为收视和争议的双重焦点。其实《丑女无敌》翻拍自美国热播电视剧《丑女贝蒂》,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山寨”是今年的潮流词汇之一,最早是指国内一些厂家“比照”国内外名牌数码产品制作的价格低廉的“国货”,如“山寨手机”。  相似文献   

8.
<正> 报告文学可以记事取胜,亦可以写人见长。理由走上文学之路始于小说,注重人物形象塑造的小说写作,使他自然倾向于后者,他认为“写人,写人的思想,写人与人的关系,这是报告文学的中心。”①而理由是在扫除“四害”的欢呼声中开始报告文学写作的,顺应时代的潮流,“写人”的重心又在于“为新时期的新人物高唱颂歌”。其中有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体育健儿如击剑运动员栾菊杰《扬眉剑出鞘》);有“四五”运动的斗士如鲍乃镛(《伟大的瞬间》);有自卫反击战中的英雄如陈书利(《威  相似文献   

9.
清人张南庄的小说《何典》是大量使用上海方言俚语写成的作品。鲁迅《题记》中说:“谈鬼物正像人间,用新典一如古典。”这两句话是对《何典》一书的很好概括。“谈鬼物正像人问”是评价其内容,写的是鬼,实际是写人世间的百态。“用新典一如古典”是说其写作方法,即大量用“典”,但是,他所用的是“新典”,不是“古典”。所谓“新典”就是民间流行的熟语。正如刘大白在他的《读(何典)》一文中说的,《何典》是“用小说体裁编纂成一部俚言土语的成语辞典”。对这样一部蕴涵丰富语言材料的作品进行研究,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一、《一件小事》 (一)本文的写作时间和发表的刊物以哪种说法为是? 本文的写作时间,作者在篇末写的是1920年7月。很多人就认为这是本文的写作日期。关于发表的刊物,有的说是发表在《晨报副刊》上,有的说是发表在《<晨报>创刊纪念增刊》上。 经查阅“五四”时期主要报刊的目录,本文是发表在1919年12月1日的《<晨报>周年纪念增刊》(劳动专号)上。因而本文的写作时间最晚也在1919年12月以前。从《鲁迅日记》的有关记载来看,1919年11月中,下旬,他和《晨报》都有函件来往,可能是有关本文的。文末写的日期,当是在编入《呐喊》小说集时,作者补记时错记了。 (二)为什么不宜把作品中的“我”与鲁迅完全等同起来? 在小说创作中,用第一人称“我”作为主人公或作为展开情节的线索,是常见的方法。用第一人称或用第三人称主要根据主题和题材的需要,如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因为写的是历史题材,没有一篇用第一人称。如《呐喊》、《傍徨》两部小说集中,25篇作品中用第一人称写的就有11篇。 用第一人称写的小说不能完全当真人真事看待。分析《一件小事》这篇作品时,不能把“我”和鲁迅等同起来。一是鲁迅当时的思想境界大大超过了  相似文献   

11.
戏说历史     
这个时代似乎是戏说历史的时代。这几年我们的电视上充满了从清皇陵中走出来的历史人物:康熙、雍正、乾隆、慈禧……有的片名直接冠之以“戏说”,如“戏说乾隆”、“戏说慈禧”;有的纵然没有,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可骨子里仍是调侃。对此逆反,“前人之述备矣”,本不想再说什么。但看了日前《浙江工人日报》“综艺在线”消息,得知历史小说《万历王朝》的作者、著名作家胡月伟在全身心地投入到由小说改编的40集电视剧中去之际,竟然声称“对超越被视为经典的《雍正王朝》很有信心”,觉得似乎还有换个角度议一议的必要,否则这样“经典”式“戏说”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2.
金庸小说——在传统文学与新文学的交汇点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这绝非过誉之词.金庸小说的读者层面之广,覆盖面之大,确实令人咂嘴.《金庸传》中有一段评论的话,是对金庸小说的最高称赏:“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两位作家的作品,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真正做到了写尽中国人的人生:一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另一便是金庸的武侠小说.”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有一位小说家很著名 ,他就是阿城。他的著名是因为他发表了一篇小说《棋王》 ,所有近二十年中文系的毕业生都应该知道这篇小说。阿城就是因为这篇小说一举成名。阿城曾有过一个想法 ,写八个什么王 ,合成一个“王八”。但迄今为止我们只读到他的“三个王” ,即《棋王》、《树王》和《孩子王 )。《孩子王》曾被陈凯歌拍成过电影 ,但只在戛纳电影节上得了个“金闹钟奖” ,很让人扫兴。  我却对《孩子王》这小说情有独钟。因为小说写的是一个知青代课教师和他的农村学生的故事。我虽然没有过那样的生活 ,但我已经做…  相似文献   

14.
吉林女作家金仁顺的短篇小说《彼此》在“春申原创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获2007年度最佳小说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金仁顺说,她写小说,“唯一的愿望就是讲一个好故事”。在她看来,一个足够好的故事,其中必然会有好的人物、情节、内涵。“当然,这是最理想化的。如果故事不够精彩,这些因素也都会在,但相对地所有的成分都会减弱。”但她“就是要写一个好故事,这也是个很单纯的想法”。她说,写小说的过程艰苦,但得到的愉悦是深层次的,“这让我很迷恋,觉得幸福。”正因为此,毕业于戏剧专业,担任过《绿茶》和《时尚先生》这两部颇具票房的电影编剧的金仁顺,当被问及在写小说和写剧本之间如何作选择时,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选择写小说。”  相似文献   

15.
<正>游子思乡是古诗中常见的话题,许多作品叙写游子的思乡、思亲之情。这些作品中有的写触景生情,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的写闻曲思乡,如李益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有的写逢节思亲,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有的写思乡成梦,如温庭筠的“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有的写书信传乡情,如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有的写感时思归,如杜甫的“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有的将思亲之情转为报国之情,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  相似文献   

16.
范小青的小说特色素得一“淡”字,《上海文学》第3期“月月小说”栏推出的这两篇就具此风格。《爱情彩票》讲述了三个爱情故事:老一辈披有浪漫外衣的爱情、中年一辈空浪漫的爱情和年轻一辈少浪漫的爱情。爱情本来是“浓”的,彩票也是绚烂的,但爱情和彩票连在一起,就变得既“淡”又“脆”。虽然人人都可以买彩票,人人也都抱有中彩的热望,但中彩的毕竟是极少数,即使中了也不过是运气好而已。把爱情与彩票勾连在一起,是一个巧妙的构思,它把人们心中永恒的圣火变成了一簇易逝的烟花。不过,所失也恰恰在于这样的巧妙太容易被人看到了。相对于《爱情彩票》来说,《在街上行走》更得“淡”的妙处:不细品  相似文献   

17.
题解《〈呐喊〉自序》是鲁迅为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所作的序言,写于一九二二年十二月,收在《鲁迅全集》第一卷.序是我国较早的文章体裁之一,梁萧统《文选》中就有序类。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说:“序,绪也.孙炎云,谓端绪也.孔子作《易序卦》,子夏作《诗序》,序之义其来尚矣。”(见宋裴骃《史记集解序》注)序是一部著作的首篇,有的评介全书的内容,有的说明写作意图,有的则两者兼而有之.评介一部著作内容的,如卜子夏的《诗序》、汉孔安国的《尚书序》;评介一篇文章的,如晋皇甫谧的《三都赋序》(晋左思作《三  相似文献   

18.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是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象征。自从它在1992年北京亚运会上一展风采,便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系梦萦。初中第二册课文《安塞腰鼓》就描述了这种民间艺术,文章的美点很多,择要赏读如下:1、画面变幻美。作者在文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优美画面。有的是慢镜头,如文章开头写后生和高粱地的画面;有的是快镜头,如“狂舞”的五个画面。有的画面是实写,如“后生们的胳膊”那一段;有的画面是虚写,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千里的雷声万里…  相似文献   

19.
对于鲁迅小说《药》一文结尾出现的乌鸦在文中究竟有何作用和意义 ,多年来学界有较多的争议。有的认为“乌鸦”象征反动势力 ,乌鸦飞去 ,象征反动黑暗势力的消失。有的认为乌鸦没有按照夏四奶奶的希望飞上坟顶 ,有反迷信的作用。有的则认为象征革命者战斗的雄姿 ,乌鸦飞去又给读者以前程万里很有力量的感觉 ,这种景致的描写是作者战斗精神的渲染或烘托。还有的认为“乌鸦”没有任何象征意义 ,只是景物的实写 ,因为民俗认为乌鸦是不祥之物 ,在坟地常有出现 ,并有“乌鸦叫 ,死神到”之说 ,不可能象征革命者。但对此又有人质疑 ,如果不象征革命…  相似文献   

20.
苏芳 《现代语文》2004,(11):44-44
晚清的四大小说杂志是:《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新小说》主编为梁启超,1902年创刊于日本横滨,次年改在上海出版,1906年元月停刊,共出24期,连载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等名作,对于促进晚清小说繁荣局面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绣像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