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激情导语,引人入胜导语的任务在于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文言文教学中导语的精心设计尤为重要。言简意赅、意蕴丰厚的导语,可以激发学生一睹为快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课文情境之中。二、讲述故事,增添情趣讲述故事,就是要以事明理,在讲述中穿插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轶闻趣事来吸引学生。如教学《兰亭集序》时,顺势讲出“入木三分”成语典故的由来,谈及王羲之书法“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潇洒风貌,定会使学生兴趣大增,乐此不疲地去研读这篇文质兼美、形神兼备的精彩华章。三、转换语言,深入浅出转换语言就是要…  相似文献   

2.
情境教学是教师以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为途径,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和动机的激发,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不是自发产生的,而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所以,我们在语法教学中,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去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地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其中,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情境,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创设语法教学情境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设计精美导语,诱发兴趣教师应根据课文基调,设计精美导语。因为优美的导语,可烘…  相似文献   

3.
导语是一篇课文教学起始时导入新课的开场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际教学的前奏,起着"引子"的作用。正如好文章要有好的开头一样,一堂好课也要有一个好的导语。导语设计得好,一开始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考虑一篇课文的教学方案时,无不精心地研究如何引入新课,琢磨怎样把一篇课文的导语设计好。笔者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正>儿童天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分享故事,故事是儿童的生活构建方式,同时也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当故事与语文相遇,学生以故事的方式学习语文的时候,学习的兴趣会更加高涨。在教学中提倡故事化教学,也是出于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与呵护。故事化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教师在故事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仅可以把教材中的课文故事化,也可以将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故事化,从而让学生可以悠然地在故事里徜徉。  相似文献   

5.
习作内容 :依据古诗的简单情节 ,想象故事的具体细节和人物内心活动 ,扩写、改写、续写古诗。训练目的要求 :根据古诗的情节 ,展开想象 ,把古诗改写成内容具体的记叙文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作前准备 :背诵新修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中的《七步诗》《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回乡偶书》等有故事情节的古诗 ,了解诗的写作背景 ,搜集有关诗人的资料。启发学生思维与口述 :一、背诵古诗《塞下曲》 ,交流诗人卢纶及写诗背景等相关资料。1 同学们 ,唐代诗人卢纶的一首《塞下曲》描写了一位英武的将军 …  相似文献   

6.
陈翠萍 《语文天地》2012,(24):22-23
2011年版"新课标"第四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指出:学生要"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身为语文教师,若能在教学中恰当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就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开启心智、发展思维。一、备课时应备疑  相似文献   

7.
[教例]苏教版小语第六册《李广射虎》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掌握了哪些内容?现在来交流、展示一下。生:我懂得了题目中的“射”字要读得果断、有力。生:我知道了唐代卢纶写的《塞下曲》中介绍了一位箭术高明的将军,这位将军就是汉代的李广。生:我会背《塞下曲》。生:我知道了李广将军“神勇无比”。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小。李广将军的确“神勇无比”,《塞下曲》给了我们一个大概的印象。而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将事情的经过写得生动具体。你想听这个精彩的故事吗?(播放第三、四自然段录音)师:边听边思考,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分别与…  相似文献   

8.
古诗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文化史上广为流传的文化瑰宝,同时,它也为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资源。学好古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所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结合新形势下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地创设古诗学习情境,进而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针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展开研究,实现古诗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指导学生改写古诗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它不仅把阅读(理解)与习作(运用)直接联系起来,还可引发学生展开想象。下面以《塞下曲》为例,谈如何指导学生改写古诗。《塞下曲》是一首叙事古诗。诗中“林暗”点出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草惊风”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原因;“引弓”、“寻”写出事情的经过;“没”道出了事情的结局。第一句中的“暗”字写出了天色和树林的幽暗,为藏虎创设了环境。“草惊风”道出了风吹草动的情景,使人联想起“云从龙,风从虎”的传说,渲染了猛虎出现的气氛,也刻画出李广将军的高度警惕性。第二句里一个…  相似文献   

10.
导语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 运用的巧妙,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导语的设计多种多样,可以是兴趣式,也可以是背景式,还可以是故事式或渲染式。导语的设计必须因文而异, 短小精悍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一直是一堂优质课的关键之一,一个好的导语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从而为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语文教学如果没有学生主动参与,将举步维艰,反之,一旦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的积极性,教学的局面就变得活跃起来。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激发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方法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如,以优秀的课文朗读创设故事情境,学生对课文整体有深刻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再如,创设问题情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相似文献   

13.
讲读教学是我国当前语文教学的一种基本教学方式。在讲读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占主导地位。讲读教学一开始,教师就应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设计好讲读教学的导语。一则好的导语,首先应该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出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我在教《截肢和输血》这一课时,我考虑到大多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古诗教学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统教学过于重视讲解理论知识,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多方面需求。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对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进,灵活使用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从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本文对情境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生的学习科目中,语文往往容易被学生忽视,而语文又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故学生即使厌烦,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学。这样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即使语文老师使出一身的劲,最终还是“高耗低效”。要解决这种问题,就必须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激发兴趣。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导语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新课的开始阶段,从一定的目的出发,用很短的时间,并采用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16.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是许多教育者共同探讨的话题。本人在教学之中比较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现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 ,浅谈这方面的体会。巧设导语 ,激发兴趣。 课前导语是把学生引向课文意境的桥梁。语文课最讲究艺术性 ,而“导语”是艺术中的艺术。一段简短精彩的“导语” ,可以给学生以兴趣和启迪。要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 ,把注意力集中到文章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上来。教师应根据文章的内容 ,设计新颖有趣的导语 ,在一堂课开始就激发学生兴趣。导语的设计多种多样 ,下面简介几种 :(1 )语言渲染法。例如 :我讲…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一直是一堂优质课的关键之一,一个好的导语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从而为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但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教师与学生的差异往往造成师生在对同一个事物上的审美错位。有时自认为是能激发学生的一个导语,真正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却像一个投入死水中的小石子,激不起学生半点思想的涟漪。一些教师的导入设计看…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的目的除了教会学生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外,更应该启发学生真正地认识语文,学会学语文,从而诗意地看待世界。发现学习由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启发我们进行创造的学习,摒弃以往枯燥的语文学习的教学方式。发现学习对语文教学中课文的解读与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多角度多层面地解读课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还给学生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自己做。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使学生自学能力得以提高。具体地说,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经过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注意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前提,也是自主学习的核心,语文教学要根据课文类型、学生心理设计教法,以激发学生兴趣。1.1抓住新课导语,一段新颖别致、引人入胜的导语能立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反映在内容丰富,有儿歌,古诗,有名川大山介绍等。它的语言也十分丰富,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培养学习课文的兴趣对于低年级来说,一篇课文包括识字,写字,读书,说话训练等,它注重全面培养,对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注重素质的培养,特别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夕阳真美》这篇课文时,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根据课文中描写夕阳的有关语句,用彩色粉笔勾画出夕阳落山的情景,并且多幅图出现,学生的注意力会跟着图去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