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摇篮》2006,(5):52-52
1.“踏访”式由头要“踏”出新东西来所谓“踏访”式由头,是记者或通讯员深入到现场,通过观察后写成的新闻由头。利用这种方式要注意,记者或通讯员一定要善于发现新的事实。不要把那些与要报道的事实无联系的事来作为新闻由头。2.少用“了解到”式由头所谓“了解到”式由头,就是记者或通讯员把自己到某个部门、某个单位去了解情况的事作为新闻由头。如果说这种方法值得推广的话,那么,记者和通讯员无须再紧张了,可以不急不忙,随便什么时候什么单位去采访都可以写出“新鲜”的新闻来,甚至还可以写出“昨日”新闻来。然而,这种方法也不是不能用…  相似文献   

2.
新闻线索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是报告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是新闻采访写作的第一步,它决定着一条新闻是“有”还是“无”。俗语说“顺藤摸瓜”,如果把新闻事实比作是瓜,那么新闻线索就是连着瓜的藤。一旦没有了新闻线索,记者就会丧失出击的方向。所以,新闻线索掌握得越多,记者的活动余地、选择新闻的余地就越大,才有可能采写出好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我干新闻这一行已经八年了 ,与许多同行一样 ,先当记者 ,后做编辑。在长期编辑记者稿件 ,我发现许多记者在采访公务活动尤其是会议时最易犯的毛病之一 ,即罗列许多程式化的“新闻”事实 ,而把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湮没了。在一般公务活动包括各种会议的采访报道中 ,我们不应有闻必录 ,有录必报 ,而应透过其大量的、纷繁琐碎的一般事实去捕捉那些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在整个新闻采写的过程中 ,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做工作 ,一是搜集什么 ,一是抛弃什么。这一肯定和否定相结合的过程 ,实际上是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过程。1995年冬…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在报道彭子冈同志逝世的消息时,用“握一管神笔,有两只慧眼”作引题,概括了这位著名女记者一生新闻活动的特点。神笔和慧眼是记者的两个基本功。神笔来源于慧眼。现场短新闻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耳闻目睹的事实再现于形象描摹中的纪实性报道,而且篇幅短小,尤其需要有两只慧眼即敏锐的观察力。新闻现场是个复杂的事实,可以是色彩缤纷,也可以是杂乱无章。记者对于现场应具有两种观察能力。第一步,鸟瞰全局,即宏观观察,尽情地去看,去听,去感受,清理它们之间的内部联系。这是十分重要的,舍此就不能认识现场,但比较容易。第二步,从现场“跳”出来,把五彩纷呈的场面一点点地剔剥,去捕捉那些最富有意义的画面,使之成为新闻。这叫做微观观察,这种观察可能更困难一些,但更容易体现记者的敏锐的观察力。记者进入(或置身)现场在进行宏观观察的同时或之后,就应立即迈开第二步,调好焦距,把镜头(视线)对准最佳方位。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一个不争事实。新形势下,新闻报道发生重大变化:一是采制权出让;二是发布权削弱;三是交流领域扩大。面对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新闻媒体和新闻学院需要培养记者或学生具有其他单位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新闻人特质”。根据这一要求,当代新闻人要成为具有现代化意识,国际化视野,  相似文献   

6.
论文宿微     
沈正赋在2000年第12期《声屏世界》上撰文说,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有独特的新闻敏感,还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当面对着令我们怦然心动的新闻事实时,凭着新闻工作职业的敏感,把它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下来,这是新闻敏感度高、职业技能强的一种体现。然而,有时在采访活动中会突然遇到一种令记者意外的新闻事实,这种新闻事实虽然也需要我们去记录、报道,但它更需要我们诉诸非职业化行为,甚至要求我们以放弃或牺牲一条唾手可得、极富新闻价值的报道为代价去干预它。此时此际,对于记者来说,仅有新闻敏感是…  相似文献   

7.
有位新闻界的前辈曾经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记者要当读者的眼睛。”意思是:当记者站到新闻发生的现场,或是面对新闻事实时,他要将自己的眼睛“变”成读者的眼睛,去“看”读者所欲知晓的情景、信息、细节,用读者的眼光去选择,去组织新闻事实。这样,他的报道才能成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的,一读为快的报道。此言诚哉!  相似文献   

8.
新闻的认识论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对事实这个哲学命题缺乏足够的把握,不仅新闻界理论认识达不到深度,而且报道实践也可能出现一些荒谬的观点。认为新闻只能是媒体过滤的主观事实,把经验事实误认为客观事实,新闻的概念容易走向“唯心化”。既然事实具有真实的刚性,那么记者在发现事实过程中,首先要将“假事实”摒弃在报道之外。可是,现在广泛吹捧的“新闻策划”这玩艺儿,就把那些没有、甚至不可能发生的事实设计出来,实施种种“假事件”的谋略。新闻辩证法的认识论,导引记者进入事实的内在网络,他们首先需要的是具备解构事实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写出读者“欲知的”有的同志认为,会议新闻所以不受读者欢迎,是因为这种新闻中除了“强调指出”就是“强调说”,即大段地引用报告的内容。应当看到,会议新闻中的“说”也是一种事实,而且常常是重要事实。因为许多会议都涉及党和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问题是记者要对这些“说”进行选择,不能笼而统之地“一锅端”,那样常常把重要的新闻事实埋没在大量无关紧要的文字中,读者因时间和眼力所限,自然不愿或不能去“沙里淘金”,挑选自己“欲知的”,所以不愿看这样的会议  相似文献   

10.
剔除假时效     
打开一张报,在冠以“本报讯”的新闻中,常常发现“昨日记者获悉”、“昨日记者看到”、“昨日记者从某某处了解到”等等字眼,看似时效性很强,实则不然。因为这些“昨日新闻”大多都是记者生拉硬凑上去的。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所谓“新近发生”,其实就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可以这样说,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然而,大千世界中并非所有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都能成为新闻。实践意义上的新闻事实,是指被记者选择过的,并以一定方式向受众进行传播的事实。它已然脱离了事实的自然状态,带有传播者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念。怎样在纷繁复杂的事实中准确把握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这是每个记者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2.
西方新闻界宣扬客观原则,强调新闻报道是记者对事实的“客观”叙述.记者只是把已经发生的事实记录下来.告诉人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是谁干的:记者不应在新闻中“掺进自己的意见”,不应作“个人评论”。在西方新闻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记者的舌头是缩在后面的”。然而,随着新闻传播的“全球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西方主流媒体所高扬的所谓“客观公正”并不是一种绝对的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新闻理论是十分强调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原则的,认为记者的立场是不偏不倚的,新闻报道只是“忠于事实”。只要报道的事实是真实的,就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从这个意义上把新闻记者称之为“无冕之王”。记者所作报道,被说成“全都是事实”;报道办法是“用事实说话”,不必公开表明记者的观点或那怕是倾向。如有倾向或观点,那也是“基于事实”而发出的最为公正的点评。表面看来,西方媒体是很公道的从而也就是很可信的。我们有些同志看问题缺乏“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穿透能力,对此甚表赞赏。其实西方新闻理论大有其虚伪性,说…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1996,(3)
记者创造思维刍议文/张羽有一种误解,以为创造性思维只是艺术家的“专利”,而记者的职责是报道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他们恪守的原则是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无所谓进行与创造活动有密切联系的创造性思维。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是把记老看成“有闻必录”...  相似文献   

15.
谈新闻由头     
新闻写作中令人头痛的事很多,譬如,有些事件性新闻在事件发生时漏报,事隔一段时间后被记者或通讯员发现。报道吧,已是旧闻,不报道,又有些可惜;又如,一些非事件性新闻,有很多是报道实际工作、生产、经营或存在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获得或形成,写这类报道真让人有点“斗大的馒头不知从何下口”之感。 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新闻由头”。那么,何谓新闻由头? “新闻由头”包括两层意思:一、它是寻找一个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为由头,把旧闻赋予“新闻味”的借助手段;二、它是以借助一个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为由头,对一个专题或一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深层次挖掘,进行综合分析,向人们揭示一个宏观事实或新的思想认识问题。 在具体的新闻写作中究竟如何寻找“新闻由头”呢?下面笔者就事件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分别谈谈“新闻由头”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些记者或通讯员常常为发现不了新闻线索而苦恼,感到没有东西可写。其实,只要掌握了好的发现方法,处处留心,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新闻事实往往就在你身边。众所周知,新闻线索是新闻事实的一个片断、细节,抑或是新闻事实的一个传言,它是不完整的新闻事实,还需要作者去进一步采访、核实和挖掘,它是用来加工成新闻作品的资料,如同自然资源一样,分布不均。对于记者或通讯员来说,如果发现了新闻线索,特别是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线索,那就不再发愁没有东西可写了。笔者认为,要发现新闻线索,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一、统揽全局,在“着重点”上…  相似文献   

17.
数年来,不断发展的新闻职业理念和一系列操作性规范都在要求记者要尽可能“专业”地去观察和记录事实,而不是制造事实或成为事实的一部分。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旁观者清”,与事件保持一定的距离,观察才比较可信。新闻客观性认为,记者的角色定位应是致力于追求真相的社会记录者,而这一角色并非天生具有,需要一系列职业理念和规范来约束记者行为,建构合格的记录者形象。一方面,记者要在个人表达上做出一定的让步,以维护记者在新闻报道上的公信力和话语地位。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说到底都是记者的一种发现,即客观事实的发现……记者的使命在于不断发现新事实。”(1)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世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不管是对媒体,还是对记者来说,无论技术水平多高,无论交往多么神通广大,都不可能发现其中所有的新闻事实,何况新闻事实有大量是意料之外的事实,是“非常态”的事实。但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具有一定规律的,只要我们能够把握“新生事物”(新闻事实从性质上说总是新生事物)孕育、萌芽、生长、成熟过程的基本规律,就能使“发现”本身成为一种自觉的、而非盲目的行为。 (一)…  相似文献   

19.
杂文与新闻,这似乎是相隔甚远的两码事,我却把它们捏到了一起。记者习惯于用事实说话,到哪儿就去拜访事实,寻求事实,记录事实。然而,十多年的新闻实践告诉我,如果缺乏杂文修养,报道太实在了,反而有先之“死”。其实,我国伟大的历史家,也可以说伟大的记者,在描述事实时,总是赋予形象思维,赋予意境的。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中国记者的祖师爷有两个:一是司马迁;二是司马光。司马迁的《史记》就是代表作。《项羽本纪》中“四面楚歌”的意境.作为成语流传至今,并且还要流传下去。司马迁在每篇“本纪”、“世家”、“列传”的后…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新闻的异同之处,要探讨起来难以穷尽。但“摆进去”与“跳出来”,可说是中西新闻文体上的一个鲜明对照。 如果你读了国内大量的新闻报道,又认真阅读了一些西方记者的新闻作品,坐下来冷静地进行对比分析,就会得出一个总的印象:在新闻作品中,中国的新闻记者似乎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摆进去”,而西方新闻记者却是尽量地“跳出来”。“摆进去”的,就要尽量地渲泄自己的感情、发议论、作评价,生怕读者不理解;“跳出来”的,则是尽量把自己的观点、意见深深地隐藏在新闻事实的背后,让读者自己去领悟、去评价。 手头就有这方面的例子。同样是反映武汉遭受暴雨袭击,你看美联社的报道:《大雨使武汉成为水城》([美联社武汉7月27日电]1998.7.30《参考消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