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我们正在制定的蒙古语音标与拉丁语及其字母有直接联系。拉丁语属印欧语系拉丁语族,它导源于地中海沿岸的亚平宁(Apenine)地区的拉丁部落的方言。从公元前六世纪开始,随着罗马城的建立和罗马帝国的扩张,以及罗马——希腊文化的结合而出现了拉丁文及其文献。随后拉丁语使用范围日益扩大,最后成为整个罗马帝国统治地区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维吾尔文拉丁字母拼写草案》中字母“Zh zh”的正字法错误并提出纠正正字法中此类错误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3.
书香溯源     
“书香”是一个很典雅的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被看成是一种高尚与文明,对出身于读书人家的,讲究礼貌和道德的小孩,人们常常称他们是“书香子弟”,那是很光彩的。“书香”这个词的来历,有人进行了研究,原来,这里还有着一个很值得了解和推广的知识哩!  相似文献   

4.
婚俗溯源     
蜜月的由来蜜月是由古代欧洲流传来的。在欧洲日耳曼民族的条顿人中,青年男女结婚时有一种习俗,即从举行婚礼那天开始,每天新婚夫妇都饮几杯蜂蜜制成的糖水或酒,以示生活甜蜜幸福。这样一直要持续30天,恰好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溯源     
网上冲浪一定是同学们所向往的事情。的确,互联网(the Internet)已成为新世纪人们生  相似文献   

6.
汉语拼音溯源汉字曾由甲骨文、钟鼎文变到小篆,又变到隶书,再变到楷书、行书。到鸦片战争以后,文人学者看到西方列强科技发达,也注意到外国语言文字的不同,而汉字难学难懂,中国要强盛必须改革文字的主张一时蔚然成风。最先注意到汉字难学、摸索便捷学习方法的是外国...  相似文献   

7.
汉景帝刘启生有14个儿子,除太子即汉武帝刘彻外,其余13位王子,惟河间献王刘德为儒家所器重.献王的封地在今河北省献县一带.他到了那里便下令把散落民间的优秀经典搜集克隆,原件留下,抄件加金帛装帧送还民间.杰出的史学家班固在其巨著《汉书》的《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中给献王下了八个字的定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这便是高频率语汇"实事求是"第一次在中国文献上的亮相.……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溯源     
藏书之举,起源甚早,至少可以上溯到周代。周朝设‘史’这一官吏,专门掌管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书。汉代设立国家藏书馆,其中有专门抄写书籍的人员,并定出标准本。汉朝的兰台、石室、麒麟阁都是藏书的地方。随着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刻书业日益发展,藏书也越来越丰富。南朝梁武帝时,仅文德殿  相似文献   

9.
万物溯源     
<正>"闭门羹"是哪种"羹"拒绝客人进门就叫做客人吃闭门羹。"闭门羹"是什么样的"羹"呢?"闭门羹"语出唐代冯贽的《云仙杂记》卷一:"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相传在唐代,宣城女子史夙长得如花似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于是很多年轻的男子,便慕名纷纷前来拜访她,希望与她成为朋友,但是不少人难以见到她。因为她会客时,有一条规矩:她首先要求客人献上一首诗,她看中诗文后,才愿意与客人一见。如果客人不会做诗,或者献上的诗文不被她看  相似文献   

10.
佛像溯源     
有关佛像何时出现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定论。据近世纪研究结果,普遍都认为佛像是在佛涅 ▲后才出现。早期佛教注重的是佛教教义的把握和个人的实践修行,而不重佛崇拜。  相似文献   

11.
饺子溯源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据有关资料记载,至少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古  相似文献   

12.
<正>三姑六婆的来历,最早可追溯到元末明初的文人陶宗仪的笔记《辍耕录·卷十》。从宋代开始,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为平民妇女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这个词原本指的便是古代中国民间女性的几种职业。三姑是尼姑、道姑、卦姑,卦姑专门为人占卦。六婆则是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牙婆为人买卖奴婢妾侍;师婆类似画符施咒的巫婆;虔婆是妓院内鸨母的别称;药婆从事卖药;稳婆则是接生婆。明代以后,妇女生活的空间渐被收紧,这个词慢慢演变为贬义。  相似文献   

13.
词语溯源     
<正>"入伍"词语的由来参军叫入伍,与我国古代军阶编制有关。据《周礼》载:我国古代军队里"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从西周时代起,军队就是按伍、两、卒、旅、师、军编制的。那时,社会基层单位叫"比",一个村庄、一个部落住在一起,五户为一比。当兵时,五户各送一  相似文献   

14.
词牌溯源     
我们读宋代词人的词作,接触到很多词牌。词牌好比曲谱,每个词牌都有一定的格律。词牌是怎么来的?因什么而得名?本文打算作一些介绍。以人名为词牌名。我们都熟悉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知道他有一宠姬虞。词牌“虞美人”便是取名于此。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  相似文献   

15.
帽子溯源     
《今日中学生》2010,(7):76-77
帽子,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然而,最初人们使用帽子并不是为了保暖和防护,而是作为一种装饰品。帽子在我国很早就发明了,成语“冠冕堂皇”的“冠”“冕”,指的就是帽子。“冠”,并不像今天的帽子把头顶全部盖住,它只有狭窄的冠梁,遮住头顶的一部分,两旁用丝带在领下打结固定。  相似文献   

16.
溯源中华     
中国是我们国家名称的简称。但中国名是怎知演变的?中华一词的内涵是什么?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回答出来的。笔者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供读者参考,请批评指正。一、关于九州的推演我们的祖先,自传说的炎帝黄帝时代,就繁衍生息在黄河流域,至今已有5000多年。经过五帝、三代的开拓发展,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体多民族结合的国家。远在上古时期,炎帝临魁、帝承、帝明等就已在黄河流域建立了部落,并开始有部落联盟,至炎帝第八代榆罔时任部落联盟长,亦称天子。后来黄帝部落由黄河上游逐渐发展到中游地区,经过深鹿之战打败了量尤,又经过…  相似文献   

17.
词语溯源     
<正>"眼中钉"的由来在汉语中,"眼中钉"一词经常被人们用来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那么,这个词的这种用法是怎么来的呢?"眼中钉"一词最迟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据史籍记载,五代时期的后唐人赵在礼在任宋州(今河南商丘)节度使期间,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而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致使当地百姓受尽欺压、怨声载道、民愤滔天,对赵在礼极其痛恨。因此,当赵在礼后来被罢免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没有完整的标点符号,须由读书人自己断句,用圈和点标明,称之为"句读(dòu)"。句读从汉朝用到清朝末年,历时两千多年。清末时,有人把国外的标点符号移植过来,并加入了我国原有的圈、点的符号。1897年,广东东莞人王炳耀草拟了",""。"等10种符号,这是我国标点符号之始,距今仅一百多年。但由于当时的保守思想,这些标点符号并没有得到推行。1904年,  相似文献   

19.
周溯源     
周溯源,历史学博士。历任红旗杂志社哲史部编辑、求是杂志社哲史部历史组副组长、哲史部副主任、文化部副主任、编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现任中国社会科学网总编辑。兼任《档案天地》顾问,武汉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广州大学客座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社会科学顾问等。  相似文献   

20.
溯源识字     
这是什么?脚丫子?不,这是一个脚印,它“生”出了一个汉字,叫“止”!它可是许许多多汉字的“老祖宗”,用专家的话来说,叫“字根”。中国的汉字有5万多个,可字根只有300多个。掌握了字根,能更好地理解字的意义,更快地记住字的写法。这种识字方法叫“溯源识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