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体问题是中西哲学始终关注的焦点,《易传》作者继承前贤成果,对易道本体问题进行了独到阐述,将世界的本质、万物的根源归为“易”或易道,并认为“易”道内涵阴阳、流变不息;为形上之道、范围天地、曲成万物,“寂然不动、恒久存在”;“易”道“易简”不繁、顺适畅达。就人的思维水平而言,它是继老子之后,人类思维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而且,《易传》关于易道本体的思想以《易经》框架结构为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个包括天道、地道、人道在内的关于自然和社会普遍规律的哲学思想体系,为易学义理学派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对《易传》的文学价值进行了多方面论述。刘勰认为文学的本原是道,文学的作用是明道,他提出的"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这一重要命题,正是总结《易传》对《易经》的阐释所做出的概括。他认为《易传》释经不是简单的转述与琐碎的注解,而是精心创造并广泛使用了"丽辞",既多用对偶,又注重协韵,是文章的典范。他认为,《易传》在文章体裁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论、说、辞、序几种文体的产生,都与《易传》有着直接关系。他还论证了《易》象的意义,评价了《易传》的语言,分析了《易》的事象,既揭示了《易传》的文学贡献,也体现了作者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3.
《论语》《易传》《老子》从宇宙的根本规律出发去认识人、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界,认为人、人类社会是大自然的产物,与大自然是同一的,人乃至整个人类应当积极体认和把握宇宙的根本规律,克服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达到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境地.对此,《论语》表述为“从心所欲不逾矩”,《易传》表述为“与天地合其德”,《老子》表述为“无为而无不为”,体现出孔子和老子对人的高度自觉,代表了中国哲学在春秋末期达到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自从宋代的欧阳修提出<易传>中除了<彖>、<象>之外均非孔子作之后,<易传>的作者问题一直争论不已.有的仍主张孔子作,有的主张孔子弟子作,有的主张道家学者作,有的主张非一人之作,不一而足.之所以产生不同意见,除了资料不足之外,对现存史料的理解、认识问题的方式,也是重要原因.而出土文献为我们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又提供了新的证据.多方面情况表明,<易传>的主体为孔子所作.  相似文献   

5.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产生于战国中期以后,是战国后期楚地儒家学者研究《周易》的学术著作。其中提出"观其德义"的主张,表现出鲜明的经典化倾向。这种倾向就是将《周易》的义理和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在阐释《周易》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理论思想附会于《周易》卦爻辞的含义中,将其作为理论来源和载体,作为社会伦理道德的理论依据。这种倾向体现了儒家思想重视人道德心性的思想观念和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是先秦时期道德心性观念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6.
君子是儒家所推崇的人格典范。《易传》作为哲学著作,因与儒家思想关系密切,故而尤为重视对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善。通过对《易传》文本的分析可知,《易传》在君子修养方法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和规范,这一系列的要求和规范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现实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理雅各《易传》的英译体现了其经传分译的原则,体现了其独特的易学思想,在翻译《易传》时,理雅各采用合儒的翻译策略,寻找基督教与儒家的相似之处,采取思想对思想的方法,力求翻译原文的本意。  相似文献   

8.
9.
10.
崔华前 《中国德育》2007,2(4):48-51
《易传》是《周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涵着丰富的道德起源论、道德价值论思想,而且渗透着深刻的道德精神论、德育方法论内涵,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经学除了系统的宇宙观、天道观之外,其独特的人性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有意思的是它们与玄学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玄学虽不同于经学,但从理论形态、概念范畴、以度思维方法上与经学也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相似文献   

12.
魏晋玄学常被学者们称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本文力图通过对魏晋玄学与西方后现代哲学在历史源流、对中心的消解与重建等方面的比较,指出魏晋玄学与后现代主义哲学相背离的精神特质和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3.
佛、玄之间的交争与融合构成了东晋文化思想的基本特点,这从当日名僧与名士的玄言诗创作中亦可得到印证。较能反映东晋佛、玄之际的玄言诗创作主要有:支遁的以玄释佛;康僧渊和张翼的佛、玄之争;慧远的净化佛学。通过时这些作品的解析,可时当日士人信念之实际和社会文化思想演进之归向得一亲切深入之感受和解会。  相似文献   

14.
庄子作为中国原始道家代表之一,其内在思想所独有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历来受到世人重视,不同时期的注家,从各自的时代需求出发,用当代思想观念来改装转释庄子,从而使庄子思想发生变异,失去本真。  相似文献   

15.
<易传>圣人观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圣人与三才的关系,圣人四道与三至的关系,德与业的关系三个方面.对<易传>圣人观进行梳理,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揭示出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生命的重要机制--圣人作为中国文明的象征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九叶诗派坚持"现实、象征、玄学的新的综合传统",其诗具有鲜明、突出的"玄学"特征.采用宽泛模糊的"玄学"概念,玄学紧密联系感性、意象,处于"现实、象征、玄学"多层结构的最高层面,起着关键的统率作用,从分析到综合,玄学分布于各个诗类.  相似文献   

17.
晋宋之际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士族权力有所降低,庶族(寒人)权势有所提高,出现了士庶消长的局面。与此相应在思想领域,玄释合流中出现了玄消释长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体与艺术     
“本体”只是对于虚幻的影像之物的存在,任何一种特殊事物都不可能成为其它特殊事物的本体或影像。艺术在其同客观现实、艺术家、艺术欣赏者构成的“艺术宇宙”中,即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亦非艺术家的表现,同样不为艺术欣赏者的对象化。与其外三种事物一样,艺术是具有自身特殊实在性、独立性和能动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形态,它们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科学揭示的是我们看不见的真理,艺术展示的是事物规律原本的天然属性和状态。科学与艺术颂扬的本源都是人类所需要的真、各、美。服饰中的“真、善、美”应该为那一时代而存在,产生的是瑰丽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