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现代美国大学制度及其文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大学文化较为典型的形态它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文化原则基础之上,这就是:充分发育市场经济。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及严谨高效的管理制度;思想自由与学术自由。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以下看法:美国的大学文化存在着较为深刻的内在矛盾,表现为科学主义或者说工具理性与人文主义或理想精神的对立;也表现为审美的要求和原则与体育的方式及原则的对立;甚至还表现为精英主义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立。这种矛盾和对立,在校园文化中具体化为一系列十分复杂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大学制度是促进大学理想和使命实现的一系列制度之总称,它并非冷峻、客观中立的结构体系,而是在其技术性框架的“装置”中渗透着价值元素,内在地具有价值属性.规制与自由是大学制度的两种不同价值,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有着十分不同的实践表现.在行政至上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条件下,我国大学制度之规制与自由的矛盾比较紧张,产生了一些严重的消极后果.消解价值矛盾,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要崇尚自由价值,强化大学制度的精神;重构规制价值,增进大学制度的科学化;平衡规制与自由价值,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3.
自19世纪晚期以来,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历史时期.整体而言,百余年来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规制取向”与“自由追求”之矛盾关系日趋紧张,集中表现为宏观层面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对立和微观层面的行政价值与教育价值的争锋.实践中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价值矛盾的消解是一种典型的外控型模式,即以规制为中心的消解模式.这种消解模式造成了至少两个方面的严重后果:大学组织行政属性彰显和大学师生依附人格突出.  相似文献   

4.
大学教师校本培训制度,是在大学范围内,教师为提升自身教育素养和专业化水平而共同建构的校本培训的行动准则或规程体系。它具有自由与规范两种价值,自由是其内在力量,它蕴含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大学精神;规范是其外在要求,它张扬公平、科学、高效等现代理念。自由与规范的矛盾、辩证与融通的性质,要求大学领导者必须坚持福利优先、包容优先、个性优先三个优先原则;同时,要求大学教师在组织管理制度、时间保障制度、经费保障制度及绩效评价制度等方面,自主建构校本培训制度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用什么样的制度保障或促进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同国家的大学有不同的选择。通过对以自由自主为特征的美国大学教师发展制度、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德国大学教师发展制度、以学院特色为特征的英国大学教师发展制度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在以上国家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中,国家控制与教师自主的矛盾始终处于共融的境界之中。这也给中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以启示:中国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必须从二元对立走向二元共融,这应是中国大学教师发展制度重建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6.
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体系之间的并存、对立及竞赛;另方面在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与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条件下,使资本主义世界内在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在这错综复杂而又尖锐的矛盾中,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有时也表现为某种妥协或互相勾结的方式.例如:在十月革命后十四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进攻苏俄;在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上所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德、法、意、美的"慕尼黑"协议的出现,以及帝国主义国家的镇压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等等,都足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规制与自由的矛盾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面对的重要关系范畴之一。百余年来我国大学制度的这一矛盾关系呈现出鲜明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价值矛盾本身、价值矛盾的协调方面,也表现在价值矛盾的消解模式方面。这些价值特殊性无疑成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加以关照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自由与秩序是贯穿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主线。自由与秩序的冲突背后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这一矛盾甚至成为了大学运行的永恒矛盾。但是,自由和秩序存在一定的内在机理,秩序是自由的保障和基础,自由是秩序的目的。自由与秩序由原先的紧张状态发展成为联通的状态,二者的博弈共进,保证大学运行既拥有一定的秩序性,又能坚守大学发展的自由精神。自由与秩序平衡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要健全教授治学制度,彰显现代大学治理的自由精神;完善依法治校制度,以良法推进现代大学有序之治;落实民主监督制度,实现现代大学治理的自发秩序;推进社会参与制度,走向现代大学治理的多元共治。  相似文献   

9.
从文艺复兴以来,各种古代文化,各种不同民族,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大接触之下,造成了近代人的极度复杂的头脑与心情;加上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化(如法国大革命,19世纪的工业革命,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交替等等),人的精神状态愈加充满了矛盾。这个矛盾中最尖锐的部分仍然是基督教思想与个人主义的自由独立与自我扩张的对立。凡是非基督徒的矛盾,仅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利组织保障 (一)美国大学教授协会 19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急速发展,美国大学日益面临着企业和政府对学术自由的严重威胁,大学教师几乎沦为企业的雇员,仅在19世纪末期就发生了20多起因为大学教授与大学董事会意见的对立,而解雇大学教授的事件.为了保护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利,维护教师职位的稳定性,1915年,美国部分大学的教授联合起来成立了美国大学教授协会,该协会通过一系列原则声明,以维护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利.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的价值还在于它文化意识的艺术表达上。《红楼梦》艺术地再现了我国儒、释、道三位一体,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但它重在表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对立性和不一性。小说矛盾冲突从根本上讲还是传统文化的对立和斗争。正是在这一对立与斗争的艺术表现中来完成人物心灵的救赎和作家审美理想的艺术升华。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对于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学说的认识需要深化。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的认识值得反思。实践表明,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都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是与矛盾普遍性的绝对性和矛盾特殊性的相对性直接相联系的。我们必须完整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对立统一学说的论述,深化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体系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展演变的因素中,除了社会结构、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外,还包括政治文化主体构成、发展演变历史以及地域文化等因素,由此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政治亚文化。各种政治亚文化相互组合,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体系。各种亚文化之间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4.
因为有矛盾,才要和谐,正因为要和谐,才要协调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将存在和作用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全过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之所在;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立了新的理念.二者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既对立又同一.因此,我们要想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提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大师。但他们对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理解和应用有不同的侧重点,毛泽东侧重从对立中把握矛盾,而邓小平侧重从同一中把握矛盾;毛泽东善于用矛盾的斗争性来解决矛盾,而邓小平则善于运用矛盾的同一性来解决矛盾。  相似文献   

16.
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现阶段其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构与石乡二元结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多样化要求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在现阶段的具体表现及其对立统一运动,成为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在审美的视野中电视娱乐可分为纯粹娱乐和审美娱乐,前者属于感官的快乐,后者是人的精神愉悦。纯粹娱乐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产生了各种异化;审美与娱乐本身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它们既不是二元对立又不是一一对应,于是审美娱乐这一概念的内涵就更加丰富。从快感到美感,从感官到精神,从泛审美到新审美,从纯粹娱乐到审美娱乐,它们的关系是在对立中统一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数学教育的若干基本矛盾和关系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数学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数学与教育的对立统一,具体表现为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对高素质数学人才的强烈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数学教育观念与现状之间的矛盾;数学教育的多种目标和多重功能之间的关系与矛盾;数学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应试教育的现实的矛盾;数学教育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解决好这些矛盾和关系决定着数学教育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蕴涵着丰富的对立统一美学思想,即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普及与提高的对立统一、歌颂与暴露的对立统一、文艺与生活的对立统一,这不仅具有哲学与美学的意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孙子兵法》的哲学精髓在于它的能动辩证的思维方法,即以对立统一的观念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视野与途径。利与害、全与偏是其哲学思维十大关系中最为核心、最具普遍意义的4对中的2对。孙子有关利与害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揭示了事物运动的基本性质与一般规律;有关全与偏平衡统一的辩证思维,反映了理想与实际的统一、终极目标与阶段任务的统一。孙子的这些认识在今天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对我们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同样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