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的人文关怀或人文色彩主要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和各种需求的肯定,它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对人的关心和尊重。它不仅着眼于生命关怀而且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的关怀,把人的生存、人的行为、人的发展当作考察一切事物的价值取向。虽然可喜的现象是我们现在的传媒越来越重视对受众拥有重新的认识,由此衍生的是越来越注意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人文关怀,但冷静一想,其实人文关怀在媒体中还存在不少的误区,特别是在对台宣传中,这一悖论更为明显。突出的表现是有不少人总是认为对台宣传是一项政治工作,它更多的是…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中国广播》2010,(6):77-78
人文关怀理念是近些年来新闻业界的热点话题。本文揭示了人文关怀在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中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当前存在的人文关怀缺失表现及原因作了分析,并从新闻报道和媒介管理两个层面就如何关注人文关怀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徐协 《新闻界》2007,(1):95-96
广告传播中的人文关怀就是指在广告传播中,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弘扬人文精神为基本诉求点,以体现相互关爱、理解、尊重为己任,倡导积极健康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无疑是人类最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新闻传播从业者就是文化产品的选择和播送者,职业的特点使他们始终处于时代进步的最前沿,他们的神圣职责就是要创造最具时代性的、最能代表人类进步方向的文化氛围,反映社会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通过这种舆论引导来实现架构人类精神文化的根本任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发现,新闻传播活动与人文精神内在的契合点,新闻传播事业本质上与从文化的角度来肯定人的主体性、人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的人文关怀有着一致性。所以,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应该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的思想核心。  相似文献   

5.
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人们越来越关注新闻传播的效果。我们认为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是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传播观,即通过新闻传播这种文化现象,以声音、文字、图片、图像等手段向受众传递正确的世界现、人生观和价值观。新闻传播只有贴近大众的生活,反映群众的思想,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进入3G时代,手机用户接受程度已取代技术成为制约手机广告业务大规模开展的主要瓶颈。本文基于手机用户立场,将人文关怀的思想融入现代广告文化学之中,强调在手机广告传播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力求为手机用户构筑一个和谐的消费空间。  相似文献   

7.
王宾 《声屏世界》2005,24(5):16-17
体现人文关怀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内在要求,一切人类文化活动都应以其为追求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新闻传播活动也不例外。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把人的感受充分考虑在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中。从文化角度肯定人的主体性、意义和存在价值,是新闻传播的灵魂。人文精神应充盈于新闻价值体系,人文关怀是媒体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论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运山 《当代传播》2007,(4):107-108
新闻传播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获取信息的最有效途径,新闻传播处在社会文化的敏感地位,肩负着人文关怀的重要使命.如何发挥好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作用,使人文精神在其强大的传播途径中得以传播和加强,是新闻传播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改进之策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黄浩锋 《当代传播》2011,(6):82-83,93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媒体艺术的历史概述和内涵界定,以人文价值的体现为背景,分析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先锋姿态、交互性和作品中传递出的对人类自身价值审思.探讨新媒体艺术在科技和艺术完美整合的同时,如何释放特有的美学价值和人文关怀,创造独特审美共鸣,以及为艺术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与发展给以中短波信号发射为主的对台广播信息传播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提供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当前广播媒体数字化、网络化应用技术的变革,对台广播在技术更新、内容采集、新闻观念等方面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对台广播应坚持并发展自身优势,依靠娱乐、新闻、渠道三大核心竞争力,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对台广播要积极采纳新媒体技术,依靠网络,拥抱数字化广播系统,打破"硬件"技术的限制,为台湾民众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信息内容和广播收听方式。  相似文献   

12.
杜永利 《中国广播》2008,(12):66-6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一词大约最早出现在《周易》贲卦的彖辞中。《彖》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尽管对“人文”一词的理解角度略有不同,但都把以人为本作为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3.
人文关怀源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以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为核心.在现代传播中,它通过确立人的主体性,进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具体表现为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作为最终要义.近年来,人文关怀日趋渗透于新闻传播之中,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大众传媒的传播中,新闻要力求传播效果与人文关怀的统一,在关注事件的同时关注当事人和受众的心理,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孙玉双 《新闻界》2006,(1):35-36
关注“人”、体现“人文关怀”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最高境界,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和要求,同时更是衡量一个媒体是否成熟和一个新闻工作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5.
16.
白鸽 《中国广播》2009,(11):78-80
目前,有关人文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坐而论道的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文精神的讨论过多地驻足于形而上的领域。事实上,人文关怀主要不是一个纯理论形态,而就是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一种关注。  相似文献   

17.
18.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以及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简言之,即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在电视的策划、采访、制播、管理过程中,从业人员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倡导社会先进文化,把“人”作为节目运作的核心,通过人的思想、人的意识、人的观念及人的活动来展示新闻事件的动态过程。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冷漠,这不仅是传者的责任和良知,更是媒体的期待和责任。  相似文献   

19.
虞晔 《声屏世界》2007,(4):36-36
在今天的电视节目中,定位于普通市民、关注普通人情感和跌宕命运的报道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重视和青睐,反映出整个社会对于个体的人的日益关注与重视。人的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使得媒体的传播重心由单纯的事件转移到了事件中人的命运和心态。这种“以人为本”的传播正在越来越受到传播者和受众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文军 《新闻传播》2002,(10):12-14
进入新世纪,新闻传播改革紧锣密鼓,笔者认为,由传者本位回归受众本位,突破传统新闻观对人文精神的束缚,在新闻传播中实施人文关怀,以满足多元化的受众需求,是新闻传播改革的一个重点,应当围绕这一重点考虑相关改革,这是新闻传播与时俱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