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下     
黑指波罗门来到佛陀面前,手持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陀对黑指波罗门说:“放下!”波罗门把左手的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波罗门又把右手 的花瓶放下。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这时黑指波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现在你让我放下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放下架式     
前几天,和基层通讯员聊起假记者时,听到了一个很新鲜的说法:假记者之所以吃得开,是因为假记者的架式更像真记者!  相似文献   

3.
放下是福     
一位得道高僧带小徒弟外出化斋,在小河边看到一待渡女子面有难色,又无渡船,高僧就背那女子涉水过河,然后各奔东西。走了20里地,小徒弟忍不住发问:“师傅,不是说出家人要远离女色吗,您怎么背女子过河?”  相似文献   

4.
我们现代好多人.吃着白米细面.嚼着鱿鱼大虾.住着高楼.开着跑车.穿衣是名牌.脚踏档次鞋,反儿不断传来"烦死了"的叫喊。究其因.问其果,他们不再是因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烦.他们大都是心累。身体累了可以歇息几天.修养一下,停止手头一切工作.但心累了总不能让心停止跳动吧。其实.我们每个人要摄取的东西很多很多,谁都想扬眉吐气的生活.谁都想出人头地.愿意困窘生活的人有几个?但  相似文献   

5.
跨越偏见     
张颐武 《传媒》2002,(5):16-17
有关“河南人”的种种偏见虽然不登大雅之堂,却也不胫而走,变成了一种摸不着、看不见的流行话语。诸如“自古河南出xx”之类的表达变成了一种在各种社交场合的嬉笑消遣的模式,或明或暗地浮现在社会之中,变成了一些大城市人们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话题。当然这种意识并不具有某种公开的合法性,但它却几乎无  相似文献   

6.
和一位研究佛学的朋友闲聊,谈起佛的真谛,朋友说,就两个字:“放下”!随后朋友说了两个故事。一位发泄心中积怨的信徒拿着两瓶酒醉醺醺地去见佛祖,求开释和成佛之道。佛祖说了四句“放下”,说第一句时,信徒愣了一下;说第二句时,信徒放下了一瓶酒;  相似文献   

7.
与同期上映的《梦想照进现实》相比.《疯狂的石头》虽然同为低成本.却放弃了奔向艺术的高姿态.但它因坚持精巧的结构和实用的技巧.从而赢得更多来自民众的掌声[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在15个月的等待和努力宣告失败后,姚明又一次陷入了对自己身体的失望和对运动前景的微弱希望之中。这一次,他选择了放下伤病已经让姚明在赛场上几乎消失了整整两年。直到他宣布退役。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只看到姚明在慈善晚宴上大谈善款管理问题,或者在俱乐部冠名发布会上致感谢词,至多站在赛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数字化时代"、"网络传播"、等词语经常挂在业界人士的嘴边,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具有诸多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优势,如快捷的传播途径与海量的信息,多样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参与性与交互性。传统媒体要寻求突破,谋求新发展,就必须主动适应新环境带来的冲击,放下身段,认真借鉴新媒体的长处。  相似文献   

10.
11.
男人的偏见     
有一则电视广告,我听了许多遍了,因为不大顺耳所以也不往心里去,不知道也不关心究竟其卖的是什么商品.如果我没有转述错误的话,其大体意思是:海洋是宽广的,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男人的胸怀……  相似文献   

12.
傲慢与偏见     
正2012年10月,莫言位于山东高密的老宅子虽然被纷至沓来的访客拔了萝卜苗,但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他改变了西方对中国文学,乃至对中国文化的傲慢与偏见,由此也或将换来当地大面积栽种红高粱的无谓之举。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舆论的追捧下,莫言仍然看似面相木讷,但其作品洛阳纸贵,不仅给中国文学,也给中国出版打了一剂"鸡血"。莫言个人的成功,其实是中国作家群体与世界接轨的成功。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找到了一种让西方认可和愉悦的话  相似文献   

13.
“舆论”的主体是“公众”,自然“舆论”应该是公众的意见,而李普曼说:“舆论的产生是不可能的。”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公众一致性意见的自然产生,是比较困难的。  相似文献   

14.
15.
马德 《出版参考》2014,(3):41-41
不要在追慕富贵的人那里寻找担当。就像,你在孱弱的人那里难以看到担当一样。如果说后者只是担不起的话,前者却是靠不住。  相似文献   

16.
在“安盟”领导人萨文比被政府军击毙之后,安哥拉显露和平前景,3月31日,安哥拉军方和“安盟”游击队签署协议,结束自1975年以来的内战。这场内战已经造成50多万人丧生。  相似文献   

17.
“舆论”的主体是“公众”,自然“舆论”应该是公众的意见,而李普曼说:“舆论的产生是不可能的.”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公众一致性意见的自然产生,是比较困难的.人们每次接触外部的信息刺激,都是通过原来积累的知识和想象来认识客观世界,然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存在个体差异.况且,现代人所获知识的相当部分来自传媒,传媒给予的知识与真实的外部世界是有差别的.因而,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对客体做出的反映,不完全是对客体本相的认知,更不是对客体本相的系统认知,尽管他必定会以某个客体为反映对象.而人们对客体的反映,会因个体差异而与客体本相存在距离,从而造成舆论的自然形成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18.
偏见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几乎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作为人类心理之产物的偏见,就开始存在于各民族、社会、群体及其成员之中.[1]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偏见,即便有着良好愿望的人也不例外,编辑在编辑工作中也有可能有意无意间带有偏见.为了保持对文稿选择的客观公正,编辑必须首先消除自身的偏见.遗憾的是,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似乎忽视了对这种编辑心理现象的研究.笔者不惴浅陋,拟对编辑的偏见作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中的褒义偏见往往采取概括性的词句对某一类事物作出定性,由于事物都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定性就不可能完全准确。因此,《最佳编辑要领》一书中说道:编辑应当小心地删掉所有以偏盖全的词汇,包括"所有"、"大多数"、"每个人"和"总体上"。不要放过像"所有女孩都喜欢钻石"这样的句子,除非你知道这位记者已经采访了"所有女孩"。同样,不要允许像"每  相似文献   

20.
有媒体人高喊拒绝偏见,殊不知拒绝偏见就是一种偏见.没人能够拒绝偏见,因为人是一种有偏见的动物.媒体人只有认识到偏见的普遍性、承认自己是有偏见的动物,才有可能警惕偏见、削减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