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精英文化类节目的发展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文军 《视听界》2002,(2):16-17
一生活于钢筋水泥丛林中的独立而狭小的空间,现代都市人渴望沟通、了解与参与。这是电视大众文化类节目的心理基础。经济生活的多元化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人人渴望成功,个个想做英雄,这是电视精英文化类节目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所谓“益智”类电视节目,从字面上就不难理解这是一档以提高和增进观众“智力”为最终目的的电视节目样式。我国出现这种节目,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1998年央视开播《幸运52》之后,一大批益智类节目亮相于我国电视荧屏,并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备受业内人士看好。  相似文献   

3.
电视化类节目主要反映的是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学、艺术以及相关的精神产品的发生、发展、变化,与人们直接需求的物质生活有一定的距离,相对说来它在广播、电视中数量是有限的,以至于有人认为化节目在新闻中具有边缘性。但是,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4.
电视媒体在传播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构建中华主流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电视文化类节目大量涌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打造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对提高观众的文化素养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从文化类节目的类型、内容、形式三个方面阐述传统媒体在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提升中国文化自信方面的作用,并分析其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文化类节目质量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5.
王翔 《视听界》2002,(2):89-89
比较成熟的中国时尚电视栏目,从真正意义上来界定,最初出现于1995年,而后能够延续至今并在国内影响较大的有广东卫视的《时尚放送》、北京电视台的《时尚装苑》等。近两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受众对  相似文献   

6.
周丹晨 《东南传播》2012,(10):157-159
电视访谈类节目是在当前各电视频道播出时间中占较大比重的节目类型,然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手机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逐渐强大、价格的走低、技术难点的解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以智能手机领衔的新媒体也会成为受众观看视频节目的首选媒介。那么电视访谈类节目必须从现在开始,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自己的多通道发展,将自己的互动性、现场感、真实感、声画并茂的感染力做到极致,此在广电、通信、互联网络三家业务融通的环境下,仍能得到观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电视文化类节目逐渐独树一帜,脱颖而出,这是电视工作者不懈钻研如何做好一档精品文化类节目的必然。电视文化类节目想要屹立不倒,必须坚持创新,坚守原则。电视节目要突破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手段的创新,电视工作者也要完成自我更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电视节目坚持高品质的制作,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中央电视台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自1996年3月开播以来,成为公众议论的热点。一时间各地电视台争相效仿。时至今日,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谈话类节目该往何处去?笔者认为,思考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发展走向,应想到以下几点: 1.坚持栏目化,重视品牌效应。 我们注重名牌谈话类节目作为无形资产的价值。今天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观赏已不是停留在消费文化产品上,而是有意识地在消费品牌。这种品牌观念的建立和发展也是受众逐渐成熟的明显标志。像《实话实说》从开播到现在一直持续稳定地吸引着固定的观众群,不断拓展其潜在的发展空间,并…  相似文献   

9.
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前景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谈话是人类最基本的信息传播及交流方式,当谈话以节目的样式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即在公共视野内呈现人际交流状态,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拓展了谈话的含义。电视谈话节目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谈话场所,构建了一个可供自由交流的社会公共空间。由此可见,谈话节目活跃于电视屏幕,是电视本质特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电视娱乐节目就是指通过电视这一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至今,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已出现了综艺类、速配类、益智类、博彩类、游戏类、真人秀等多种形式,其模式和内容在不断更新,以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王瑞 《青年记者》2020,(8):77-78
当下,电视文化类节目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各卫视平台也竞相制作可看性强、视觉技术创新的电视文化类节目,用以替代原有的综艺娱乐节目,从而带来了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复兴。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现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娱乐元素在文化节目中的融合方式当下流行的几大类文化节目中,娱乐元素的融合方式主要有幽默化表达、多维化交互、故事化演绎三种。这三种娱乐元素共同作用,为电视文化类节目带来了全新的“文化综艺+”模式,赋予了传统电视文化节目生机。  相似文献   

12.
一档电视节目要想健康持久发展必须要拥有自己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做出自己的品牌。因此,要深入中国本土文化,改善不足,摒弃错误理念,在求职者的把关上也要谨慎,在节目进行过程中,要与观众互动,赢得广大观众和企业的注意力,以发挥良好的社会效应,实现寓教于乐和服务大众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邢淑慧  李翔 《东南传播》2022,(5):127-130
在知识视觉化的后现代欲望中,电视文化节目的沉浸式传播继承并颠覆了传统媒介传播的特质,成为“第三媒介时代”的主要传播模式。本文以电视文化节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戏剧“影视化”表达和技术赋能强化身体沉浸感的传播特点,从叙事、视听感官和意识三方面阐述沉浸感营造来自虚拟与现实的界限破壁,从而思考电视文化节目传播的价值取向,以供更多的文化节目取长补短、开辟创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的娱乐功能被逐渐开发、重视、放大,娱乐类节目已经成为仅次于新闻类节目的第二大收视焦点。同时,娱乐类节目主持人也因此成为新的电视明星群体,他们在备受瞩目的同时也备受争议。特别是近几年大量的电视选秀节目将“娱乐”旋风席卷全国时,观众对娱乐节目和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审美疲劳”也达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15.
余晴  韩秋芳 《新闻前哨》2006,(11):46-47
一、现阶段我国电视化趣味分析 作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形式,电视已承担着纪实说理、娱乐等多种功能。与电影相比,它除了具备摄制各方面相同等诸多特点以外,还更具有影响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那就是足不出户,可观赏到动人心魄的精彩画面和从中感悟到人生真谛。于是,很多导演把自己的创作注意力从电影转向了电视,投入到这个拥有数以万计的观众群体。在受众的审美心理上,导演们不惜用尽浑身解数、使出绝招。其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受到观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兴的节目形式,电视谈话类节目在中国的兴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电视谈话节目的英文名是"talkshow",汉译为"脱口秀"。现在我们把视点投向由凤凰卫视陈鲁豫主持的《鲁豫有约》,从它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访  相似文献   

17.
从2004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热播后,中国电视业刮起了选秀之风,跟风之作多达几十部。全民选秀时代诞生了职业的选手.大量的同质、小幅创新的电视节目充斥屏幕。观众审美疲劳和恶性竞争导致的低俗最终将从“美国偶像”复制的“超级女声”,再从“超级女声”复制的系列选秀节目拉入收视率的低谷。  相似文献   

18.
黄甜田  孙韫茹 《今传媒》2012,(8):100-101
本文主要通过对近期来电视相亲类节目的大热特热现象,其背后折射出以电视为媒,为青年男女搭鹊桥,体现出个体的多元价值观——爱情的影子;社会热点的大融合——时代的镜子,因此演化出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引发全民思考与内省。  相似文献   

19.
威廉斯认为化的“普通”男女“活生生的经历”,这种平民化的定义为我们解读电视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多元的化背景造成了受众群体的“小众化”,而受众多元的化期待必然要求电视化本以多种形式满足受众需求,但电视在传承当代化,满足受众化需求方面,往往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即走过了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本试从受众化期待的多元化来解读谈话类节目形式变化的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末,电视招聘节目适时重生,高调返回国内荧屏。尽管起步较晚,但该类节目在短时间内的迅猛发展却是业内人士和观众有目共睹的。笔者梳理了国内电视招聘节目发展的历程,着重对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优势与劣势,为其更好地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