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拟现实:VR纪录片的纪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何雁 《青年记者》2017,(20):88-89
1965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伊凡·萨斯特提出在计算机终端显示真实世界质感的图像并可以人机互动的构想,并在《终极的显示》论文中进行了阐释.次年,美国MIT的林肯实验室就正式开始了相关的研发工作.美国人拉尼尔在1980年代初正式提出“Virtual Reality”一词,简称“VR”.三十多年弹指一挥间,VR在电子商务、竞技游戏、房产展馆展示、教育、军事、医疗等各种领域已经试水并迅猛发展,“VR+”的时代已经来临.Facebook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多次宣称2016年是“VR元年”,标志是制造商开始有能力批量生产质量稳定、价格亲民、以VR眼镜为核心的产品设备.在不久的将来,肯定还会面临一个内容的元年,VR-旦突破某个临界点,会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迅速普及,成为大众社交平台、媒介和网络的利器.  相似文献   

2.
在叙述虚拟现实本质的基础上,着重从虚拟现实系统输入、输出和心理体验三个方面进行了沉浸问题的探讨分析.并提出有关虚拟现实“沉浸”问题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3.
对生命状态的清晰展示,尤其是对生命窘迫状态一览无遗的暴露,极有可能伤害甚至瓦解个体作为一个人的尊严。无论在道德层面还是在法理层面,纪录片人文关怀与伤害的问题,早已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4.
常江 《中国出版》2016,(10):8-11
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生产领域的应用现状、前景及其给新闻业带来的观念冲击予以广泛而深入考察,分析2015年著名的虚拟现实新闻生产案例,阐释虚拟现实技术对新闻业和新闻教育的发展产生的潜在影响。由于虚拟现实技术改变了新闻的"真实性"概念内核,故成为人类认识论领域"图形转向"的一个关键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李伦 《青年记者》2017,(12):17-19
互联网的普及使人类进入网络传播时代,互联网使信息传播变得空前地便捷,但网络传播也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如色情信息、虚假信息、憎恨言论和反社会言论等.规制网络不良信息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传播伦理学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平台. 网络传播伦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构建网络传播伦理.网络传播伦理是调节网络传播主体与信息、主体与主体关系的规范体系.网络传播伦理涉及处理网络传播各种权利利益冲突的基本原则,规定传播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和传播主体的德行清单,确立网络传播行为合理性的根据,以及维护网络传播秩序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化,中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媒介及媒介环境也随之发生改变,作为影视产品之一的纪录片面临着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冲击,必然产生迎接挑战、重塑自我的时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互联网走向成熟,媒介技术加速发展,以VR/AR技术为推动的沉浸新闻开始变革新闻传媒业.因此,从交互式新闻、沉浸式场景、主动式受众三个维度回溯其主要特征,并从"超真实"与"后真相"的角度分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争议.同时,从相应的维度回应沉浸新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电视栏目纪录片在历经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的繁盛之后,逐渐走向了衰落。然而在中国,纪录片与大众沟通的最佳渠道便是电视栏目纪录片。化转型期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纷纭变幻,栏目纪录片其实正拥有广阔的表现空间。栏目纪录片急需改革自身,记叙下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高天 《青年记者》2020,(5):87-88
VR纪录片是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形态,它凭借沉浸与在场的独特优势,能够最大程度还原真实世界,不仅延伸了影像表现空间,转变了影像的制作流程,更带来了纪录片在美学风格、叙事形态和视听体验等方面的变革,推动了纪录片行业探索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带来的传播革命,媒介环境与社会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纪录片已经呈现下滑趋势。面对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困境,纪录片如何改变自身创作理念和传播方式,实现与新媒体传播环境的对接,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得更多的观众群,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何磊  王娜 《新闻爱好者》2011,(12):120-121
国产纪录片在商业化、消费文化和档期营销模式等多元语境中陷入生存困境,纪录片需要通过借鉴商业片和文艺片的成功经验,采取口碑式营销策略、"细水长流型"排映方式和"受众定位"营销方案等多种营销模式来突出重围,重现光芒。  相似文献   

12.
国产纪录片在商业化、消费文化和档期营销模式等多元语境中陷入生存困境,纪录片需要通过借鉴商业片和文艺片的成功经验,采取口碑式营销策略、"细水长流型"排映方式和"受众定位"营销方案等多种营销模式来突出重围,重现光芒。  相似文献   

13.
纪录片自诞生以来,在影视艺术群落中,始终享受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光,这不仅在于它独有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品格,更是由于它自觉地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它是战乱中鼓舞人民团结抗争的号角,也是和平岁月里提醒人类的警钟;它既传达主流社会的意愿和主张,也展现精英阶层的独立和个性;更重要的是,它始终念念不忘普通  相似文献   

14.
李宁  韩柳洁 《传媒》2014,(8):58-60
正纪录片与新媒体的结合一度被视作纪录片产业的一股春风。传统媒体的有限播出资源及收视率导向的评价机制,导致纪录片的生存空间一再被挤压。而互联网海量储存、自主选择、互动性强、内容丰富等一系列特性,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纪录片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尽管学界、业界对新媒体平台可能给纪录片带来的发展前景不乏乐观的预期,但是回顾这两年纪录片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路径,在美好前景的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作为彰显中国力量、展现中国精神、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化沟通的重要载体,已然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沟通世界的重要桥梁.文章通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面临的困境,解构其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寻其在新时代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以媒介可供性为理论视野,在梳理总结元宇宙媒介特征的基础上,透过虚拟现实-编导-摄影镜头-观众组成的主客体立体互动结构,详尽审视了元宇宙对纪录片主客体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元宇宙集体虚拟共享空间提供了一种融主观现实(subjective reality)和互为主体现实(intersubjective reality)于一体的虚拟现实,为纪录片编导创造了全新的实践田野和表现对象,编导创作思维在新媒介环境下表现出由物质性索引向精神性索引的转变趋势;2.元宇宙中摄影镜头虚拟化标志着工具可及性(accessibility)的提升和功能集成性(integrability)的显现,编导和观众借由虚拟拍摄技术(virtual shooting)带来的图像动画化呈现进入一个被称之为信息美学(info-aesthetics)的空间;3.纪录片观众主体性在元宇宙空间内得到进一步扩容,具体表现为反身性(reflexivity)思维的拓展和身份多元化的可能,观众与编导的关系在深度虚拟互动中实现再次重构。此外,本文还在元宇宙语境下就纪录片的真实性迷思进行了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张景武 《青年记者》2022,(18):85-87
本文详细阐述了海南题材纪录片“缺乏受众本位意识”和“题材类型挖掘不平衡”两方面的选题困境;并从构建全球思维、寻找陌生化选题、深挖现实题材、重视环保题材和成立选题研发中心等角度提出了突破困境的五大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影像符号的种种悖论进行了思考与探析.涉及到影像的视觉性放大、生产性悖论、媒介化风险.  相似文献   

20.
从全球化的视角出发来看待经济衰退背景下的英国出版业,除消费者可支配金钱减少,因而影响图书市场供求关系外,上市公司股价的变动、图书印刷成本的变化、货币汇率的变化等,也从多方面对当下英国出版市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