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升初入学应该遵循“免试、就近”原则。然而,由于事实上的优质中学和一般中学的差异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2.
对"禁止择校"政策的现实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择校是受教育者选择教育场所的一种行为,这本属于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却一直受到国家政策的抵制和舆论界的批评,很多教育界人士纷纷写文章指责这一行为,择校似乎已经成为“过街老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是因为择校与教育机会、教育公平有着密切联系,如果是择家庭居所、择工作单位,也许就不会引来诸多麻烦。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九条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3.
关于公立“择校”问题,我国在200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案)》中有相关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相似文献   

4.
“择校就学”与教育资源配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择校就学”的理论前提是:教育是准公共物品。“择校就学”与“择校收费”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择校就学”是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由单一计划向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黄远春 《陕西教育》2007,(10):124-124
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学校,使儿童、少年能就近入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家长对孩子的期盼,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已成为许多家长的最大愿望。据了解,去年秋季开学,有一所学校的一位教师因为中考成绩好,开学又当了七年级的班主任,教室里一下子塞进来92人;还有一位知名教师当班主任,打招呼要进该班的就有200多人。试想,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身高、体重都在逐渐增加,而教室的面  相似文献   

7.
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事实上,我国各大中城市从1985年起相继开始这项改革,到1993年已基本实行小学就近入学,初中入学也取消了区、县、市毕业统考,除少数学生经保送、推荐入学外,多数学生划片升入初中。然而,随着新政策的推行,由于一些措施不配套,特别是学校问差别的客观存在,择校就读现象愈演愈烈。中小学择校现象始于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最早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现在已逐步扩展到小城镇和部分经济发达的农村。从所择的学校来看,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小升初最难,中考最容易,高考介于两者之间。"这是一位家长的感叹。每到毕业季,就有许多小学毕业生涌入"小升初"的赶考大军,熬夜强化、上补习班,早早就开始了"赶考"之旅……有专家以北京为例,认为:"在近十几年间,北京市的小升初政策从《义务教育法》的立场逐渐退步,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被逐渐模糊。隐性和变相的考试已经压倒了免试入学,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成为正式制度。”“小升初考孩子,更是考家长”,经济能力成了能否上名校的重要的现实指标,孩子也无奈,“没有有钱的老爸,都不好意思上学了”。搜狐网专门开设“小升初”择校专题指出:择校利益链形成、公器私用,学区房、贪污,诸种社会问题由此而生。3月1日,21世纪教合发布了《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针对北京市提出了“规范办学行为、调整‘小升初’政策、缩小学校差距……”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总结了高职生择校时的心理倾向和特别关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公立学校系统择校收费政策问题触及的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应从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均衡系统和特色系统构建的双重思路探讨择校收费政策问题的解决策略。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通过经费保障机制的完善、缩小校际差距的策略和对于政府的问责制等奠定了学校均衡系统发展的基础。特色系统的建构同样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廖厚才 《教师》2012,(24):5-7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和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的精英主义情结催生了教育对名校的追逐。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和名校的刚性需求遭遇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供给不足,导致今天的"择校"现象。名校之间的竞争,家长"不输在起跑线上"信念的支撑,导致对学生的提前掐尖,也造成了如今家长普遍性的教育恐慌。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滋生的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的"游戏规则"以及默许的"小升初考试",严重干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秩序,同时加剧了择校现象。教育公平与择校问题成为老百姓反映强烈的一个突出问题,导致2012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教育公平与择校问题,资深媒体人廖厚才老师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12.
早几年学生择校现象十分普遍,其主要的根源是由于家长的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家长不惜重金,加大教育投入。可近两年“教师择校”的现象也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13.
20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一大突破就是建立义务教育新的教师职务制度,其中规定今后小学教师也可以参评副教授级别的高级职称。这是值得称赞的好事。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育》2007,(6):56-57
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择校”风,并不单单是我国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难题,世界多国也同样为此困扰,这些国家采取种种措施,力求打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研究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2003近十年来,我国学从中外两个角度,对义务教育择校的本质、利弊和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西方择校制度是市场导向的结果,是政府参与的一项改革制度;我国择校制度是家长的一种自发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对家长的择校进行限制。学从不同角度对择校问题的认识褒贬不一。择校问题研究的现状表现为:认识逐步深入、多元,但理论研究不深;对西方择校问题的研究不足,评介多借鉴少;对解决择校的措施研究不足。择校问题远没解决,有关择校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4月1日是俄罗斯全国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报名的日子。往年,一年级新生报名不看居住地,可报考市内任何一所学校。只要文件全就可入学。但根据2011年1月1日新修改生效的莫斯科市政府《普通教育法补充规定》,学校附近居住的新生有入学优先权。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底,我在参加长三角地区名校长培训的时候和同住一室的江苏一位校长闲聊,无意间听她说他们学校是没有择校生的,一开始不以为意,各地每年发布的招生政策不都是强调按比例严控甚至取消择校吗?可看她不像是说官话,不禁好奇地追问,才知道不仅是她的学校,南通地区基本实现了零择校。细加了解,才知道他们当地政府以壮七断  相似文献   

18.
在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梳理我国义务教育入学政策与择校行动相互建构的历程,发现存在如下规律:政策初衷与家长诉求间的错位引发择校行动,利益攸关方的行动复合使择校现象屡禁不止,制度冲突削弱政策安排对教养行动的理性引导,路径依赖阻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全面落实。新时期,我国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实施的优化,需坚持统筹安排与自主选择相结合、招生规则与新法新政相协调、强化宣传与增进认同齐考量、规范办学与优化学区共推进。  相似文献   

19.
今年,英国共有54万学生面临小学升初中的择校问题,仅60%的11岁儿童顺利升入第一志愿中学,有大约6万名小学生难以进入他们的首选学校。《每日电讯报》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英国各地政府辖区内,使用摇号或公平分班的方式录取的地区比例在今年已经上升到了1/3。  相似文献   

20.
据媒体报道,尚处于试点阶段的义务教育教师流动制有望很快在江苏省铺开。江苏省政府法制办近日公布的《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