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CSCL作为培养高阶思维发展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已经历了30年的颠簸历程,但因跨学科的特征致使其发展与探索呈现复杂性。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迅速渗透各行各业,为CSCL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曙光。为此,文章首先进行了ChatGPT的基本概述,并从内容生成、语境理解、语言转译及场景复刻刻画了其应用优势。然后,文章基于对CSCL手册的分析与思考,融合ChatGPT的特征与能力,从影响CSCL发展的外延与核心两个层面,依据复刻境脉、助力变革、面向多元、支持学习、辅助教学、解密黑箱六个维度,构建了ChatGPT赋能CSCL发展的未来图景。最后,文章提出了基于ChatGPT的CSCL生态创新发展的突围路径,以期为CSCL的创新发展与教育领域内ChatGPT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ChatGPT给技术赋能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有望变革与重塑教与学方式。但目前ChatGPT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功能与伦理出发探讨其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对学习者如何与ChatGPT互动进入协同学习的分析还不够深入。为此,文章从人机协同学习的基本视角出发,结合ChatGPT的特点以及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规范,提出ChatGPT赋能学生学习的具体路径,包括协同底座、个体责任、协同基础、协同接口、协同表现、有效对话和协同形式七个方面。其中,协同底座受到个人责任的激发与约束,协同基础通过协同接口连通,协同表现以有效对话为核心,协同形式具有不同的层次。未来,可以从技术发展、人机双向反馈机制及提升策略、学习者提问与创新能力发展策略等方面做更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二月以来,聊天机器人ChatGPT成了资本市场上的大热点,不少A股相关概念公司在4、5个交易日内涨幅70%-80%甚至更多。比尔·盖茨评价“这种人工智能技术出现的重大历史意义,不亚于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诞生”。ChatGPT到底是什么?它所属的AIGC领域将会给我们的投资带来怎样的变化?现在进场参与性价比如何?作为投资人,如何抓住这类机会?我们对AIGC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在A股当中寻找一些能够远期受益的标的,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些投资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2023年2月25日,“ChatGPT与教育创新”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以“ChatGPT与教育创新”为主题,围绕ChatGPT改变教育的方式、教育者应对ChatGPT的行动、基于ChatGPT的教育教学变革三个议题展开讨论,内容涵盖以ChatGPT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特征、智能技术对教学和学习的冲击、智能技术发展的伦理道德、智能技术的使用现状与未来展望等方面。会议从教育技术、学习科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领域和学科,多角度展现了当前ChatGPT的发展现状,从不同研究视角探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冲击与影响,以更好地推动跨学科研究与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在带给人类教育变革新机遇的同时,也对教育应用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面对这次全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变革,“教育何为?”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ChatGPT与未来教育”沙龙上,教育研究者联合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专家,首先从ChatGPT的基本原理、智能涌现、能力边界以及工具价值等维度,讨论了其特性与功能对于人类教育的价值与影响;然后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引发的现实挑战”,探讨了“教育如何保存做人的尊严?”“教师如何绝处逢生、教以成人?”“学生最重要的能力素养是什么?”以及“中国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等问题,提出应加强高质量数据与真实有价值知识的相互转化、加强教师育人能力的自我更新、加强学生全方位数字素养的培育、加强五育融合一体化教育发展模式的设计等策略。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的深度融合,将重塑人类教育与学习形态、改变教育的历史叙事、启发未来教育变革、影响教育科研。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预示着一种“复合教育者”的诞生,将驱动未来教育底层逻辑重塑、教育生态转向共生以及学术生产新场景转换。学界应基于科学理性、哲学审辩和价值清醒...  相似文献   

6.
2022年年末,OpenAI发布了基于其GPT-3模型的理论迭代而成的智能聊天对话产品ChatGPT,该产品具有的极高的语言组织性能,甚至可以参与众多内容创作工作。AIGC这一概念由此再一次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通过这些AI工具,用户可以更轻松的参与到数字内容的创作中,随着用户的增多,ChatGPT的使用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开始引起各方重视,其中在媒体行业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尤其明显。文章探讨现阶段ChatGPT等AI创作工具对数字内容相关产业尤其是传媒业所带来的影响,分析产生这些影响的根源何在以及未来可能会面对的种种挑战。  相似文献   

7.
近期,ChatGPT横空出世、火爆出圈,其影响几乎渗透至各行各业,是颠覆还是赋能?一时众说纷纭。2023年2月13日,京师主题沙龙活动“新闻传播学如何认识‘ChatGPT’”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的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SMP社交机器人专业组提供支持。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传播学院张洪忠教授主持,邀请了来自新闻传播学、自然语言处理和相关学科领域的9位内地和香港知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围绕ChatGPT的技术逻辑、ChatGPT如何影响新闻传播学与ChatGPT的发展前景等议题进行了精彩而深刻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杜云旺 《教育艺术》2023,(11):18-19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科技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ChatGPT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内容生成式AI产品,在教育生态领域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以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在为教育生态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对当今高校学生不容忽视的挑战,本文梳理ChatGPT对思政教育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学术型学生是以自主学习能力、坚强意志品质、高阶创新思维、社会责任担当为素养内核,具有一定学术兴趣,具备基本学术素养,拥有一定学术能力的高中生。做好普通高中学术型学生的培养工作可以从课程、活动、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即基于课程培养学术兴趣、基于活动提升学术素养、基于评价生成学术能力。随着时代发展与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未来,关于普通高中学术型学生的培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基于招生制度改革如何与大学做好人才培养衔接工作,基于基础教育改革如何为普通高中学术型学生培养创设条件,以及基于时代发展如何深化培养普通高中学术型学生素养和能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一经问世便引发广泛关注。从职业与职业能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职业院校科研等影响职业教育发展和体现职业教育重要职能的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可揭示ChatGPT影响下的未来职业教育图景。在职业方面着重阐明了ChatGPT对职业影响的技术原理、机制和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在职业能力方面,从对职业能力的特点和结构的解释中分析了ChatGPT对职业能力的影响,并就未来如何应对各种影响提出建议。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重点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领域中的应用,剖析了ChatGPT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并从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人才培养入手,阐述了ChatGPT的迭代更新对未来技能培训的影响以及ChatGPT对职业教育未来技能培训模式的影响。在职业院校科研方面,着重厘清职业院校科研的基本内涵,刻画职业院校科研在技能形成变迁中实现迭代的历程,阐述以ChatGPT为代表的“去技能化”技术发展对职业院校科研的影响,并回答了职业院校科研如何应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去技能化”技术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人机协同演进的技术浪潮中,如何让数字公民跃迁为生成式人工智能(AI Generated Content,AIGC)时代的数智公民,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围绕此问题,文章介绍了人机博弈共生关系的演变过程,阐释了AIGC技术给人机关系带来的新挑战,由此延伸出对数智公民和数智公民素养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包含表达力、探索力、道德力、解读力、应用力、适应力六种能力的数智公民6A素养培养框架。以此框架为指导,文章从学校教育、企业培训、社区教育三个维度提出了数智公民素养的提升路径。文章既为理解AIGC时代的新需求提供了重要视角,又为培养并提升数智公民素养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对数字技能人才的需求,进而推动社会公正,促进全社会的数字包容,为AIGC时代数智公民的成长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王少 《教学与研究》2023,(5):106-116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内容生产(AIGC)的迅猛发展,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创造了新契机。AIGC技术基础中内蕴的文图对比预训(CLIP)、可扩散化模型(Diffusion)和反馈强化学习(RLHF)机制,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内容表里交融、内境与外境多元交互、主体与对象深度交流。与此同时,AIGC赋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新挑战,受结论预设、泛娱乐化和技术滥用的影响,容易固化青年学生的价值偏见、冲击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并引发青年学生的多重风险。应坚持用系统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审视AIGC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发挥AIGC的正向效能,增加有效话语供给以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利用特征关联驱动来形塑青年学生健康品行,重视科技伦理融入并加强青年学生科技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3.
ChatGPT给技术赋能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有望变革与重塑教与学方式。但目前ChatGPT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功能与伦理出发探讨其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对学习者如何与ChatGPT互动进入协同学习的分析还不够深入。为此,文章从人机协同学习的基本视角出发,结合ChatGPT的特点以及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规范,提出ChatGPT赋能学生学习的具体路径,包括协同底座、个体责任、协同基础、协同接口、协同表现、有效对话和协同形式七个方面。其中,协同底座受到个人责任的激发与约束,协同基础通过协同接口连通,协同表现以有效对话为核心,协同形式具有不同的层次。未来,可以从技术发展、人机双向反馈机制及提升策略、学习者提问与创新能力发展策略等方面做更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教学的创新性、颠覆性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文章从学习、能力、评价三个向度,探讨了AIGC何以赋能大规模个性化学习和大规模协作学习、AIGC何以赋能学习者能力培养、AIGC何以赋能学习评价三个关键问题:AIGC赋能学习呈现从“千人一面”转为“千人千面”的特征,可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答疑解惑、学习反馈五个方面赋能大规模个性化学习,并从适应性群体形成、专家促进、虚拟代理、智能调节四个方面赋能大规模协作学习;AIGC赋能能力呈现从“千篇一律”转为“标新领异”的特征,可促进学习者“传统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并为学习者“21世纪技能”的培养与评价提供支持;AIGC赋能评价呈现从评价学习转为理解学习、促进学习与重塑学习的特征,通过提供细粒度信息、提供及时评价与反馈、赋能学习评价达成AIGC赋能评价的目的。文章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深入地理解AIGC的赋能作用,并为推动AIGC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AIGC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ChatGPT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有了一次飞跃性的发展,其强大的功能引起了成人教育领域相关学者的关注,成人教育如何享受技术带来的红利并且有效地规避风险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分析ChatGPT在成人教育领域适用性的基础上,本文认为ChatGPT介入成人教育仍有潜在风险:师生会产生技术依赖并造成思维机械化,ChatGPT会冲击考试评价制度并影响学术诚信,使用过程存在道德伦理风险致使信息行为失范。可以看出,ChatGPT对成人教育影响深远。为有效规避风险,我们应提高数字素养及创新能力、完善监督政策并注重人文关怀、制定伦理指南并提供安全保障,以此促进成人教育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建立七十年以来,社会科学评价依次出现过政治导向、学术导向、学术形式和学术内容四种评价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始终以政府行政部门为主导,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实践证明,社会科学要健康发展,需要对其评价坚守客观性与价值性、实践性与方向性、政治性与学术性、严肃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新时代社会科学评价要更好发挥导向作用与激励作用,坚持辩证统一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有效融合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坚决纠正模糊认识与不端行为,积极建构评价生态与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社会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ChatGPT的火爆引发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畅想。文本系统梳理了ChatGPT的涵义、技术架构、产业链及企业布局情况,指出对ChatGPT的认知不应局限于智能聊天软件或大型智能类语言模型,应将其理解为一种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实现互构的智能式认知理解模式。从整体看,ChatGPT释放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创新商业模式、驱动产业转型、催生应用场景,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此同时,ChatGPT会引发技术层面、社会层面、伦理层面及法律层面等诸多挑战。ChatGPT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代表,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与应用前景,因此,应趋利避害,坚持包容审慎的态度,通过研发自主可控技术、构建人才培养系统、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等,引导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瑜  汤同 《比较教育研究》2023,(10):31-38+49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可以在实现研究对象的全球性拓展、研究数据的形象化采集以及研究成果的智能化产出等方面给比较教育研究带来突破性的技术赋能。同时,研究者们也应警惕如文化失声的技术陷阱、西方中心的话语殖民、去情景化的方法困境等潜在的技术主义价值隐患,积极在本土文化继承、学科话语自主以及实践问题导向方面做出应有努力。基于此,比较教育研究应积极应对此次技术变革,在认识层面应重视研究内容的文化性,强化境域性的跨文化理解;在功能层面应强调研究话语的自主性,强化本土理论的生成与传播;在方法层面应注重研究问题的实践性,强化具身性的在场研究。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术评价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和指挥棒作用,对于提升教师学术水平、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当前,高校学术评价实践存在较多争议,已经引起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高校应以开展代表作同行评议为重点、以分类评价为引领、以弱化行政主导为突破、以激励教师发展为目标,积极构建科学的学术评价生态体系,对学术评价异化现象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20.
大学合法性的保证在于科学合理的大学制度和学术秩序。学术秩序,就是大学对教学和科学研究双重使命的坚守在学术界和学术研究中的优势地位建立的过程;学术责任是对大学人治学态度、思考方式及学术成果的保护与担当;学术人从事科学研究的道德底线应该是诚实。浮躁的社会氛围影响到大学的科研生态和科研环境,人们开始关注和反思大学的学术生态和学术治理的制度建构。因此,探析大学学术秩序的建立与学术责任的担当,势必要厘清学术秩序与学术责任的社会历史意蕴,发掘学术生态恶化和学术无序的根源,从而建构学术制度以保障学术发展,高扬学术精神和遵循学术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