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新乡贤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及推动乡村向善治理。新乡贤文化发展中,存在着新乡贤文化发展主体减少、新乡贤文化宣传工作滞后和新乡贤组织程度薄弱等问题,需要扩充新乡贤文化发展主体、丰富新乡贤文化宣传方式、增强新乡贤组织程度和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等促进新乡贤文化的发展,以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乡村教师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担当新乡贤角色。基于浙、冀两地21名乡村教师的深度访谈发现:许多乡村教师认同自己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和协助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着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乡土情怀的内部驱动、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和乡民的认可服膺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认同的基本动力来源。因此,要内外因素共同发力,促使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发挥新乡贤角色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乡村教师担当新乡贤角色,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需有必要的条件支持.基于浙江、河北、甘肃3省的问卷调查,发现当下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担当的主观条件不足,客观条件不利,支持体系不完备,以致难以真正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需要系统构建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担当的支持条件,极大发挥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的示范引领作用,彰显乡村教师之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期待乡村教师积极担当新乡贤角色。乡村教师要践行这一文化责任,除了需要有知识、有能力、有威望外,还需具备新乡贤角色担当的主观意愿。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下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担当的意愿在总体上尚属低迷状态;乡村教师的性别、年龄、来源地对其新乡贤角色担当的意愿具有显著性差异;乡村教师的职业守望、乡土情怀、公共精神与其新乡贤角色担当的意愿呈正相关。有鉴于此,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应守望职业信念,厚植乡土情怀,振作公共精神,增强新乡贤角色担当的意愿,积极发挥新乡贤角色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乡贤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挖掘新乡贤资源,发挥其积极作用,已成为解决乡村内生问题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然而,新乡贤要有效参与乡村治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与村两委关系摩擦导致组织与权威异化、文化失序带来供给与需求错位矛盾,人才培养体系缺失致使参与理想与现实存在反差等,可通过制度与协商协调关系、“三治”与沟通矫正错位供需、激励与监督机制打造高效人才培养体系等方式为新乡贤助推乡村振兴提供纾解策略。  相似文献   

6.
周晔  何畔 《教育研究》2023,(4):12-22
在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被赋予“新乡贤”的角色期待。新乡贤赓续了传统乡贤德行优秀、才学出众的基本素养,以及眷恋乡土的深厚情怀和贡献乡里的社会公共责任,但表现出偏重于“心在乡”,德行内容在继承中与时俱进,以协同共治者身份参与乡村治理,构成主体多元广泛等新特征。乡村教师的新乡贤角色,其身份的公共属性是内在规定,与公共领域的良性互动则为外在表达。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要承担新乡贤角色,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具备新乡贤素养特征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少数乡村教师精英,才可能成为新乡贤。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的实现,要求乡村教师公共精神的复归与重塑,需要在保持专业性与公共性张力、拓宽公共参与空间、形塑乡村教师公共精神、创设外部支持环境等方面相关主体勠力作为。  相似文献   

7.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在推动乡村内外资源整合、促进乡村内部利益协调、推进乡村社会多元治理制度生成和引导乡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乡村振兴进程的加速,新乡贤及在其基础上诞生的新乡贤组织在乡村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化解新乡贤在参与乡村治理中存在的人才短缺、合法性存疑、与政府组织合作不畅及受传统认知制约影响治理效果等困境,成为其参与乡村治理的题中之义。因此,需通过政策引领、身份支撑、平台构建及转变认知等路径,化解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提升治理效能,实现乡村善治。  相似文献   

8.
新乡贤是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乡村社区教育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二者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目标诉求一致、角色功能重合、工作协同互促,这为乡村社区教育赋能新乡贤提供了必然性和可行性。基于新乡贤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各种困境,从提升新乡贤治理资源的供给效率、优化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模式、改善新乡贤与其他治理主体关系等三个方面,研究乡村社区教育通过整合资源平台、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等赋能新乡贤的价值实现,提升新乡贤的参治能力,为推动新乡贤更好服务乡村治理提供新的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农村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乡村社会的治理方面也存在着治理能力弱化,组织凝聚力不强等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作为乡村文明的守护者,在完善农村社会的治理以及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新乡贤"参与农村治理存在的农村人口大量外流、"新乡贤"培育制度缺失以及对"新乡贤"缺乏认同感等困境来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重塑农村的乡贤文化,改善乡村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而乡村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步伐的一大障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乡村治理、实现乡村振兴,要发挥"新乡贤"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新乡贤为视角,阐述其产生的背景和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分析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作用,并在现有基础上,从政策制定、经验借鉴、内涵演进、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五个角度提出进一步推进新乡贤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文化具有维护乡村和谐、创新乡村治理模式、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分析重庆永川区新乡贤文化建设现状,指出其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创新发展机制、培育新乡贤、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多元化资金渠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推动新乡贤作为非制度性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是实现农村基层治理水平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新乡贤该如何定义,具备怎样的特点,如何发挥作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晋江市S村,结合当地特色,概括出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经验,就如何推动新乡贤参与农村基层治理得出四方面启示:明确主体标准,提高新乡贤合法地位;以乡愁为纽带,强化新乡贤情感认同;出台福利政策,激发新乡贤内生动力;健全组织制度,发挥新乡贤力量优势。  相似文献   

13.
祁红亭 《职业技术》2023,(12):103-108
新乡贤群体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资源,也是推动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善治、乡风文明示范引领、社会关系和谐稳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我国传统贤能政治影响下演变形成的一种治理模式,在现代社会不仅有着历史借鉴、社会基础、精神支撑,也有着现实需求和政策支持。面对当前地方探索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实践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坚持政治引领、内涵提升、双向服务、规范运行,为新乡贤助力乡村治理提供人才支撑、文化赋能、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从而优化新乡贤参与乡村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4.
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和基层组织在强调乡村治理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也要发挥乡贤文化对于乡村的引领和示范,注重发挥新乡贤的作用。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培育现代社会的新乡贤成为当前乡村社会治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文章通过对新乡贤的内涵、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的困境、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现实语境以及新乡贤的培育路径进行学理性分析,以期发挥新乡贤的作用为我国乡村治理有效目标的实现和乡村社会和谐发展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家及地方对新乡贤返乡政策的倾斜力度更大、新乡贤文化的基因即乡愁备受关注、新乡贤文化类型更为多样化及多元化的宣传形式等都为新乡贤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新乡贤主体流失、新乡贤文化氛围淡化、新乡贤带头示范作用尚未凸显和新乡贤组织较为薄弱等情况,这些对于新乡贤文化的发展提...  相似文献   

16.
吸收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新乡贤与古乡贤、新乡贤和村"两委"、新乡贤文化和传统乡贤文化、"浪漫化"和"污名化"、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子过河"五种关系。新乡贤与古乡贤既有同质性又有差异性,新乡贤是古乡贤在当代社会的新生。新乡贤只是辅助而非主导乡村治理,与村"两委"是协助和主持、建议和决定的关系。新乡贤文化不是复古泥古,而是在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对传统乡贤文化的扬弃发展。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既要反对"污名化"肯定新乡贤的积极作用,又要反对"浪漫化"注意防范可能出现的负面情况;既要"摸着石子过河"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又要加强顶层设计注意统筹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提倡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成为较热的话题。一些学者就此提出乡村教师应成为新乡贤型教师,要承担多方面的乡村振兴事务。然而,乡村教师成为新乡贤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乡村学校“离土”,教育隔离于村治之外,乡村教师难以参与乡村治理;乡村教师非本土化,教师乡土情怀淡薄;教育专业化抑制乡村教师的公共精神;经由乡村教育振兴乡村之路较为理想化。基于此,文章认为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应从属于专业属性,乡村教师参与乡村治理的最大任务是教书育人,在乡村学校“离土”的背景下,乡村教师能够坚守教书育人本职工作,就是为乡村教育“兜底”,为乡村振兴作贡献。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肩负着新乡贤的角色期待,在乡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基于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理论,迈向新乡贤的实践进路要求乡村教师在进行身份建构时要具备“有机性”,其具体表现为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外在联系性与内在先进性。然而,乡村教师“离土化”的思维倾向、“脱群化”的生活模式和“专门化”的职业体制所衍生的问题却制约着教师的公共意识、公共参与和公共身份的发展。构建乡村教师的“有机性”需要将教师的个体生活与公共生活、学校空间与公共空间、专业性与公共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助推乡村教师践行新乡贤的角色使命。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须充分重视文化对乡村发展的重要作用.乡贤作为乡村中的特殊群体,是乡村振兴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乡贤文化一直以来都是维系乡情、连接故土的重要纽带.当前,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乡村社会治理问题逐渐凸显.破解乡村治理难题,需要挖掘乡贤文化的内在价值,发挥乡贤的带动作用,培育新乡贤文化,有效利用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的统战工作呈现出由“虚”向“实”转变、由“小统战”向“大统战”迈进的新特征,基层统战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乡村为基层统战工作积累经验,二者相辅相成。湖北省荆州市基层统战工作通过进行政策宣传、发挥新乡贤的作用、走访调研等做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也存在村民对乡村振兴政策的认识不够、统战工作者意识淡薄且能力不足、基层人才流失严重的困境。因此,基层统战工作应从凝聚思想共识、完善基层民主、产业多元化发展和培育专业人才等方面来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