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署志是一种记载政府某部门典章故事的专志,它的编印在明代达到高峰,而且多集中在留都南京。本文在回顾官署志起源的基础上,集中介绍了八部现存明代南部官署志的内容及其收藏情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以平安县明代烽火台为主,论证了平安县明代烽火台的类型、建筑形制、烽火台的功能等,总结了平安县明代烽火台的特征,对研究我国的筑城发展史,以及古代的战防思想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南京成为陪都以后,明代官员通过多种方式塑造南京官场重要性。南京故都与陪都的双重属性奠定了南京官场重要性的基础。在现实方面,通过南京中央机构职能体现南京官场维护明王朝统治的重要作用,通过南京官员高素质体现南京官场的高门槛与良性运行。在历史方面,通过明太祖、明成祖、明初历史及本朝名臣与南京官场的关系,挖掘塑造重要性的本朝历史资源;通过前朝陪都、前朝中央机构及前朝名臣,挖掘塑造重要性的前朝历史资源。明代官员塑造出的南京官场重要性不仅是明代两京制度延续的重要文化原因,也是士大夫群体独立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清代承袭了明代的政治制度,在中央设立六部作为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但是机构的设置和职掌略异于明代。六部中兵部变化较大,其权限小于明代,一些具体办事机构的分工上也与明代不同。  相似文献   

5.
明代海防设施因抗倭需要而设,是军事制度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在地理上结合的产物。其海防设施具有防御体系完备、虚实结合,选址据要设防、据险而守,卫所堡寨布局精密、战暇兼顾等三个重要特征。明代海防遗址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制及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重要的国家文物和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6.
作为王权统治中心的都城不仅是王权统治的象征物,而且集中体现了王权主义政治文化。都城的严整建筑形式包含着王权至尚思想、君临天下意识、礼制观念和天人感应学说等多种精神内涵,通过对都城形制、布局和建筑等的精心设计,以突显其王权统治的绝对权威,强化都城的政治中心功能和王权主义统治。都城的建筑形式与王权政治的精神内涵互为功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民族民居建筑由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史有关.明代以来,纳西族地区形成了三种不同功能的民居建筑:一种是民间木楞房为主的民居建筑;另一种是官署、地方公共场所的楼房建筑;第三种是为宗教服务的寺庙建筑.从分布特征看,明代以来纳西族民居以木楞房为主体;从建筑风格看,纳西族民居建筑以干栏式为主体;从布局艺术角度看,纳西族民居建筑表现出亲近自然的特点;从装饰艺术角度看,室内外的装修和陈设都体现了纳西族的传统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8.
以南北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宫殿官署与居民区截然分开的布局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基本形制。长期以来,学术界都认为曹魏的邺都是这种布局的滥觞。根据对殷墟建筑遗址最新资料的考察,深感这一观点存在不足之处。中轴线对称的布局并非首先出现于曹魏的邺都,三代古都如安阳殷墟就存在着这种布局。这是受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人感应的理念影响和适应聚族而居的需要,同时也和古代流传的河图洛书有很大关系。曹魏邺都是三代都城建制的恢复,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铜仁城始建于明初永乐十一年(1413)设府以后。现明代遗迹仅存有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的江宗门城门和从江宗门到中南门之间的城墙基础,以及明永乐年始建、后来多次重修的川主祠。明代铜仁城的建置遗物已了无几件,多少为后人留下了一些遗憾。本文将从政府机构、城内建筑与街道等方面对明代铜仁城进行——考证和介绍。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一般认为赵国都城邯郸城由郭城"大北城"和宫城群"赵王城"组成.考古发现证实,赵王城即都城邯郸城的"宫城",建于战国时代迁都邯郸之时.赵王城由东城、西城和北城组成.西城的南北排列三座大型夯台,应为三座大型高台建筑宫殿建筑基址,这是目前所知中国古代都城之中、宫城之内南北排列最早的"三大殿",其对后代都城之宫城的大朝正殿建设影响深远.西城中的"龙台"是宫城之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宫殿建筑,它应该是宫城中的"大朝正殿"."龙台"的"居中"、"居前"、"居高"特点,突出反映了王权至高无上的思想,它对以后历代"大朝正殿"布局形制设计,影响深远,如汉长安城未央宫的前殿,直至明清北京城放宫的奉天殿和太和殿等,鉴于此,本文认为赵王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给以充分的重视,使我们更好的保护好这样一座有着重大历史意义、承载着重要文化遗产信息的古代都城.  相似文献   

11.
秦剑  陆伟强 《科技文萃》2001,(9):126-127
经过陕西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基本廓清了秦始皇陵园的封土形制、地宫形制、内外城垣形制及其礼制建筑形制、布局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绥远城驻防是清朝在北疆地区设置的重要军事驻防地,绥远城将军后来演变成漠南蒙古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对清朝维护其在蒙古地区的统治、加强北部边疆的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学界在绥远城驻防建筑及布局研究、八旗军研究、绥远城将军人物研究、绥远城教育及民俗文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但在学科整合、研究视角选择、人物群体研究等方面仍待深入。展望未来,学者应在与绥远城将军相关的满蒙档案文献整理、多种研究方法应用、新研究视角开拓等方面进一步努力,加强学者之间的交流,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绥远城驻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内乡县衙,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始建于元代,完善于清代,距今有近700年的历史,县衙现存的建筑全部为清代光绪年间所建,占地2万多平方米,厅堂房舍280余间,主体建筑有宣化坊、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刑钱夫子院、三堂等,主体建筑两侧分别建有监狱、吏舍、主簿衙、巡捕衙等,县衙规模宏敞,布局严谨,峻宁雕墙,廊庑巧构,庭院静谧幽深。内乡县衙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封建社会的县级官署  相似文献   

14.
由现存的11座徽州古戏台共同构成的"祁门古戏台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聚福堂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聚福堂古戏台继承了祁门古戏台"祠内戏台"的典型建筑布局形式,属于活动式戏台,其在建筑形制上更是继承了徽派建筑形制特点。由聚福堂古戏台建筑布局形式入手,分析了古戏台的建筑形制特点及其典型价值特征,探讨了徽州古戏台的保护思路。  相似文献   

15.
宫殿是成就最高的唐代建筑,行宫亦是唐代宫殿建筑,其规模宏大,成就非凡,充分反映了唐代的建筑文化艺术。以考古发现的唐代行宫遗存为中心进行考察,使我们得以窥见唐代建筑风貌的一端。因山借水、因地制宜是唐代行宫建筑在布局规划上的突出特点;保存完好的九成宫37号宫殿建筑基址带擎檐柱宫殿建筑布局在唐代建筑中尚属首次发现,填补了中国建筑史上隋唐宫苑建筑的空白;行宫建筑的基本形制充分体现了唐代建筑雄浑质朴的时代风格。  相似文献   

16.
明代中书舍人制度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书舍人是明代中央文秘官员的主要群体,中书舍人制度是明代秘书制度的核心,研究它将有利于对明代封建专制主义特质的认识,也有利于对明代中央机构运作模式的了解,是明代政治与行政管理制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在概述这一制度的基础上,检讨并评价其利弊。  相似文献   

17.
作为徽州明代民居的典型代表,程氏三宅体现了徽州民居较高的建筑技艺。从历史沿革着手,分析了程氏三宅在建筑布局与建筑性质上的特点,以及其在装饰、彩绘、楹联匾额等方面的建筑特色,同时对程氏三宅的保护进行了探讨与思考,对徽州古民居保护及现代徽派建筑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句丽巍霸山城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巍霸山城亦名吴姑城山城,坐落在辽东半岛普兰店市星台镇郭屯村葡萄沟北面海拔420米的巍霸山上,为高句丽时期修建的山城。从其布局、修建背景等方面分析,可以推断出它的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从其建筑、形制、结构、用料等方面观察,可以透视出高句丽人修建山城的技术与创造力,并能弥补史料记载的不足。尤其是对于了解高句丽民族在辽东半岛地区所经营的长达二百多年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南方各地建筑中,福建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形制别具特色。福州的华林寺在1958年就被鉴定为长江以南最古老木构建筑物,后虽经历代重修,大殿主要构架还是初建时原物,是研究我国南方木构建筑体系的珍贵实物资料。从华林寺的平面布局、历史脉络、建筑装饰、形制特点入手,寻找华林寺相较于同时期中国木构建筑的异同,分析其中蕴含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最后通过对比典型建筑实例反映出华林寺在南北、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建筑与地缘文化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明代州县政府作为最基层的实体政权,具有全方位的司法职能,包括从法制教育、社会治安、司法审判到司法管理等。本文拟从起诉与受理、审理的原则与时限、拟律与上报等方面初探明代州县政府审理刑事案件的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