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学习不良最早的正式界定出自Kirkl962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于学习不良儿童的研究日益增多,学习不良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对学习不良儿童影响因素的研究涉及的因素很多,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体因素等。国内研究者从智力结构、社会适应水平、家庭因素、自我概念等角度探讨儿童学习不良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专业教材、通过12天的训练以及事后追踪访问发现,从视听两个方面对小学儿童进行注意力训练是有效可行的。研究结果对注意力训练在小学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之一,它对儿童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社交等多个领域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正确地认识和应对ADHD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从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概念的界定、特征、诊断及应对方法等方面来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小学学业不良儿童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学业不良儿童在心理、思维等方面有自身的特征,而且成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为此,要依据新课程的理念,从加强学校教育、转变家庭教育、改善社会教育等方面做好小学学业不良儿童的转化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儿童阅读的调查,从儿童心理出发,分析如何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并从调查内容分析儿童不同阶段的阅读内容以及阅读特征。  相似文献   

6.
注意力缺失是学前儿童常见的一种心理和行为障碍。如果出现这种问题将会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通常在幼儿注意力缺失出现的早期,因为其表现不十分明显,经常被大家所忽视。鉴于此,本文从学前儿童注意力缺失的表现症状入手,主要论述对注意力缺失问题儿童所采取的矫正方法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学校心理学与学习不良儿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心理学研究5~18岁身心有缺陷和学习困难的“问题”儿童与青少年,学习不良儿童是其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学校心理学的发展为学习不良儿童的研究方法,学习不良儿童的评价、鉴别、诊断,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教育干预措施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教师》2017,(31)
阅读注意力为本质,阅读技能为末节。如果本末倒置,要想提高阅读效率,实属无稽之谈。只要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再辅以合适的阅读技巧和方法,阅读效率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9.
通过行为矫正理论中的行为塑造法和普雷马克原理对依赖型、敷衍型、磨蹭型的作业不良儿童进行有效的行为矫正。行为塑造是使个体行为不断接近目标行为而最终做出这个目标行为的差别强化过程。普雷马克原理是让高频出现的行为(喜欢做的行为)作为低频出现的行为(不喜欢做的行为)的结果,这样来提高低频出现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香港儿童青少年阅读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香港儿童青少年阅读能力大幅度提高,在两项重要的国际性教育评价项目PIRLS和PISA中均有突出表现,充分显示了香港在青少年阅读研究与推广方面的实绩与成就。本文从香港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对香港儿童青少年阅读的研究与推广进行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为了吸引大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本文从个案研究的方法出发,探讨了心理暗示方法对于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元认知理论与学习不良儿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国良  张雅明 《教育研究》2004,25(11):46-51
元认知理论为人们全面深入理解学习不良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它对理解学习不良儿童的内部加工问题和发展提高学业成绩的教学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元认知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控制认知过程的高层次思维,它包括两类成分:一类是静态成分,分为知识和动机信念;另一类是动态成分,主要指元认知监测和控制。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不良儿童在元认知加工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具体学科领域,学习不良儿童静态和动态元认知成分也有不同的表现。对学习不良儿童的研究应以服务教育实践为目的,打破纯实验研究的范式,采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探讨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认知发展规律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验对比的方法,研究武术套路训练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其实验结果经统计分析证实,武术套路训练对于提高儿童注意力有显著的影响,对今后提高儿童的注意力起着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萍 《华章》2010,(30)
阅读不仅可以拓宽视野,增长智慧,陶冶情操,享受审美,完善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增进社会文明,从本质上来看,阅读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而对处于成长旺盛时期的儿童来说,他们的生命存在方式更能凸显阅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学高年级是学生从识字写字完成期到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培养的关键期,传统的阅读很难再引起学生的兴趣。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发开放性的阅读资源,才能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阅读需要。文章从基于学段特征的整本书素材选择入手,基于儿童阅读动机,进行学生、师生、学校三个层面的活动开发与"互联网+"环境的阅读媒体整合,探索学生开放性阅读的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儿童阅读素养作为儿童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新焦点。研究者可从人与阅读、人与自我、人与文化和人与社会四个维度出发,将阅读素养划分为能力发展、个人成长、文化底蕴和社会参与四大要素,尝试构建体系化的儿童素养框架,并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对儿童阅读素养的相关内涵及实践途径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7.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的频发,导致注意力训练的需求旺盛.当前国内外落后的注意力训练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亟待提高.借助云计算技术和移动触屏终端系统,以"互联网+康复"的理念设计了注意力训练系统,具备跨平台、精准化、个性化、便捷性四大特色,将有助于促进儿童注意力的精准评估与有效训练.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借助Tobii120眼动仪,选用卜劳恩的幽默连环画《父与子》中4个不同的画面对30名4~6岁儿童进行了眼动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年龄儿童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对图画故事角色、背景、内容等表现出的知觉选择和理解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对图画故事的选择差异明显,图画内容越简单,儿童阅读目标定位越快,反之则较困难;儿童最感兴趣的和注意力较集中的是那些需要他们经过反复仔细观察、比较才能读懂的画面,对于那些太难理解或轻易就能看懂的图画,儿童的关注程度不高.(2)不同年龄儿童对画面内容的关注特征不同.低年龄儿童倾向于从与自己身份或角色相近的人物(而不是故事主角)角度来理解故事内容,而中大年龄儿童则倾向于通过寻找画面中的关键线索来理解故事内容;儿童对故事内在逻辑关系理解得越深入,其对画面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越强,注视时间和关注次数越低,理解速度越快;动态人物比静态人物更易引起儿童的注视;画面细节对大年龄儿童理解故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可从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和无意注意力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一年级孩子掌握了汉语拼音这一识字工具以后,究竟是怎么开始阅读的?作为教师,如何帮助他们在阅读起步阶段顺利起航?通过跟踪观察和访谈,发现影响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家庭文化背景、汉语拼音基础和日常阅读习惯,教师可以据此设计活动,激起儿童阅读兴趣,挖掘学生阅读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