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实行文理不分科政策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次教育改革对高中教育的多个方面提出了新要求。通过问卷对贵州三所高中高一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获得文理不分科背景下学生选择生物学科的比例,并对学生做出此选择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现行生物学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生物学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高考计分方法改革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是一种多科目的考试.需要给每一名考生计算出各科目成绩的总分.高校招生是以考生的总分为依据的.那么.怎样计算考生的总分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各科目的原始分数相加作为考生的总分,然而,不同科目的试卷,其难度、区分度都不同.各科目的原始分数不具有可比性.因而不能简单地用数字相加来计算它的总量.必须经过基于一个共同标准的转换后才能相加。广东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把高考各学科的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解决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可比性和相加性问题.为高考录取提供了更为公平、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4.
新高考改革的关键特征是选择性,通过赋予学生和高校充分的选择权,发挥多样化选择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作用,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学生选择权的发挥受制于学生自身能力、高中、高校、家长及社会机构等诸多因素,存在学生选择能力不足、家长缺乏指导能力、高中应对能力不足、高校选考要求与生源间存在结构性矛盾,以及选考服务专业平台缺乏等问题。为落实学生选择权,构建选考辅助系统,由数据输入层、计算层和输出层构成,可以实现6大功能,解决学生选考问题,还可为新高考改革研究和高校招生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前置参考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新高考改革的关键特征是选择性,通过赋予学生和高校充分的选择权,发挥多样化选择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作用,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学生选择权的发挥受制于学生自身能力、高中、高校、家长及社会机构等诸多因素,存在学生选择能力不足、家长缺乏指导能力、高中应对能力不足、高校选考要求与生源间存在结构性矛盾,以及选考服务专业平台缺乏等问题。为落实学生选择权,构建选考辅助系统,由数据输入层、计算层和输出层构成,可以实现6大功能,解决学生选考问题,还可为新高考改革研究和高校招生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前置参考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是高考改革的核心要素之一,科目的优化组合对高考功能的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高考考试科目衔接了中学教学与大学选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基础教育具有导向功能。将外语科目不再实行全国统考是可行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系统的高考考试科目组成图,能够实现分层考试、分类录取,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是高考改革的核心要素之一,科目的优化组合对高考功能的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高考考试科目衔接了中学教学与大学选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基础教育具有导向功能。将外语科目不再实行全国统考是可行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系统的高考考试科目组成图,能够实现分层考试、分类录取,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2014年新高考改革正式启动以来,各省陆续采用等级赋分制进行高考计分,而等级赋分制直接影响选考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而影响新高考的改革质量。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我国21个省市的60份等级赋分制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分析研究,其结果表明,各省市等级赋分制的相关政策文件在发布、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下述问题:政策调整不及时;高考改革政策数量繁多而缺乏等级赋分制专项政策;实践先于政策出台;政策工具使用单一。这些问题不利于等级赋分制的优化发展以及新高考的平稳推进。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及时调整并完善政策文件,尽快出台等级赋分制专项政策,对政策工具的使用进行优化组合,促进等级赋分制的合理完善,以推动新高考改革实践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2020年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设置将迈入新阶段。没有选考科目要求的本科专业(类)在6种选考科目设置方式中所占比例最高,集中在历史学门类之外的7个人文社会科学门类。工学门类与理学门类“偏爱”必选1门科目,历史学门类“偏爱”2门中任选1门科目,农学门类与医学门类“偏爱”3门中任选1门科目,医学门类也比较“偏爱”必选2门科目。丰富的科目组合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专业多元化的招生需求,必选科目的设置能够满足相关专业招生的精准要求,文理科目组合可有效解决文理兼招、文理界限不清晰专业的招生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为突破传统高考模式下文理区隔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多元化发展提供可能,新高考改革尝试引入灵活的科目选考制。研究使用改革试点地区的调查数据,系统分析学生的考试科目选择现状,探寻科目选择行为背后的动机,探究科目选择与高考成绩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科目选考制一方面有效促进了学生开展文理交融的跨学科学习,但另一方面也导致物理科目的选择比例低且逐年缩减。学生考试科目选择行为背后具有多元化的动机,以学科能力和自我发展规划为选科导向的学生,其高考成绩具有相对优势。与之相异,分数策略导向的科目选择反而会造成学生高考成绩下滑。鉴于此,新高考改革在赋予学生选择权的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生涯规划与升学咨询指导体系,提升学生的选择能力与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4.
15.
16.
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与大学教育、中学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客观面对学生准备程度的水平高低与个性差异,坚持科学、公平考核高校招生所要求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素质,是高考科目设置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讨论了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及应当遵循的几项原则,提出了这项改革在目前条件下不可逾越的若干限定性条件,指出了科目设置改革可能达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8.
近期,教育部等国家部委相继印发4个关于高考改革的配套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就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等方面提出了可操作的指导意见。这是对2014年9月3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近十个省份相继进入新课程高考试点,高考改革方案逐渐呈现出多元态势。纵观现有的改革方案,从广东2004年提出的“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选考科目)”到浙江2009年第一层次院校(重点本科)招生采用的“3(语、数、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自选模块”,“可选择性”已逐渐成为高考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浙江省2018级高中生为例,分析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选考调查数据。首先在浙江省四个市的高考招生咨询会场随机抽取244名2018届高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而后对调查数据的现状进行统计检验,运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选考的影响因素,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信息技术高考分数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