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综合中学     
一、建立综合中学是一种国际现象1美国综合中学的发展20世纪初,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A)于1913年成立了“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专门研究中等教育如何适应这种变化。该委员会于1918年发表了题为《中等教育基本原则》的重要报告,为中等教育提出了七大目标:保持身心健康、掌握基本知识技能、成为家庭有效成员、养成就业知能、胜任公民职责、善于利用闲暇的时间和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构成美国中等教育的基本准则。报告着重强调,将所有的课程包容在一个统一…  相似文献   

2.
综合中学是集升学与就业的各种职能于一体的教育机构,主要履行三种职能:为全体学生进行普通教育,为升人高等学校的学生做准备,为其他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目前,这类学校已成为美英等国家实施中等教育的主体。在美国有95%的学校属于综合中学,而在英国,这类学校在中等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已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2006年初,正值我省上下齐心协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积极推进新一轮发展的时候,胡锦涛总书记到我省考察,对我们闽西老区提出了“抓住机遇,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把老区发展得更好”的希望。教育不是空中楼阁,不能脱离社会实际,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积极发挥教育行业的优势,找准切入点,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当地、为国家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智力、人才支撑。这里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谈谈个人对科学发展中学教育的一些初步认识。一、科学发展中学教育,就要认清当前的教育形势当前中学教育面临着什么样的形势?主要的:一是教育的发展面临挑战。教育的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被公认为20世纪美国中等教育的"大宪章"。报告的发布直接推动了美国中等教育的全面改革和综合中学这种全新的中学模式的创立。作为该报告主要执笔人,卡拉伦斯·达尔文·金斯利的思想和实践对20世纪20-30年代美国中等教育的革新和综合中学模式的确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内学界鲜有关于金斯利在该报告形成和综合中学模式建立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研究。本文基于较为充分的文献史料,从金斯利与综合中学创立之间关系的角度,探究他是如何通过一生的努力去推动综合中学模式在美国的建立和发展,以期弥补这位综合中学模式奠基者被人"遗忘"的缺憾。  相似文献   

5.
美国公立中学问题的公共经济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立中学是19世纪后期以来美国实施普通中等教育的主要机构。本文综合运用公共经济学与教育史的研究 方法与思路,对美国公立中学的创立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6.
综合中学,是目前西方多数国家采用的一种中等教育实施机构,它最早出现于美国,并在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得到推广.由于这种模式打破了分轨制教育模式,把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集中到同一所学校学习,促进了教育的民主与平等,以及它具有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两项职能,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和谐发展,互相渗透,延缓了学生的分流,这使得举办综合中学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我国的教育界、科技界正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之路。由国家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倡导、发起和推动的“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科学教育改革实验是旨在促进我国幼儿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一项重大教育改革计划;是国家“十五”规划的重大课题之一。由于“做中学”项目在我国起步不久,许多教师和家长对该项目了解不多,这里我们专门从“做中学”项目网站———汉博·中国少儿科学教育网(http:/www.handsbrain.com)上…  相似文献   

8.
牛晓艳 《职教论坛》2007,(1S):60-61
中等教育面临升学与就业双重目标的选择,两者的有效平衡,对中等职业教育乃至中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美国作为教育超级大国在中学办学目标问题上,也走过不少弯路,出现过升学或就业的“钟摆现象”。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尽管美国的做法不可能成为解决我国教育问题的具体方案,但它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悟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教育体制最初是在承袭殖民地宗主国的基础上开始发展的。从19世纪末开始,杜威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推广,标志着具有美国特色的本土教育理论产生了,并在20世纪初影响到美国教育制度的构建与成形,其中"中等教育七项原则"的产生和综合中学的出现无疑具有杜威教育思想影子。综合中学在学校培养目标上、课程设置上、各年级衔接上等,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单轨制"的美国教育体制,这成为美国二战以来中等教育和中等后教育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2011,(Z1):48-51
成果名称:"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申报单位:东南大学团队成员:韦钰、叶兆宁、牛灵江、黎小抗、尹后庆、徐燕为了迎接21世纪知识社会的挑战,建设创新性国家,中国教育界和科技界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共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道路。2001年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发起了"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简称"做中学"项目)。这是一项旨在促进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发展,探索如何有效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即将步入21世纪的今天,具有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已成为人们所必备的文化素质。在为提高全民素质和为了个世纪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而奠定基础的中学教育中,科学的基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在中学这一有限的教育阶段中,更好地开展和完善科学基础教育,这不仅关系到能否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思想,而且关系到能否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使他们具备步入21世纪人类社会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科学教育的关键所在,是科教兴国计划的首要环节。为此,本…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我国教育史的中等教育阶段曾出现两次综合中学的设置,都因种种原因昙花一现。21世纪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至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目标,由此,比较历史实践经验及西方国家实行综合中学制的得失,再次思考我国综合中学的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中等教育就业目标的演进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等教育面临升学与就业双重目标的选择,两者的有效平衡,对中等职业教育乃至中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美国作为教育超级大国在中学办学目标问题上,也走过不少弯路,出现过升学或就业的“钟摆现象”。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尽管美国的做法不可能成为解决我国教育问题的具体方案,但它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悟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科学技术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力更加深刻。因此尽早地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从2001年起,我园在儿童中开展了“做中学”的科学教育实验,探索对幼儿园孩子进行科学教育的规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综观国际科学教育的研究与改革的趋势,都十分强调以受教育者亲自动手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我们确立了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理念。所谓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即教学案例来源于生活,就地取材,让儿童在动手参与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绿色化学已成为我国21世纪中学化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科学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手段.通过分析美国新版教材《化学与社会(第五版)》,研究美国绿色化学教育的经验和优势,以探索出有效促进我国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学已经成为2l世纪的领先科学,生物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中去,并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这就是要求生物学教学要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也就是说实施STS教育。本就开展中学生物学STS教育的实验作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菲律宾于1964年开始掀起了兴办乡村中学的运动,其目的在于使乡村五百万失业的小学毕业生能继续受教育,同时促进了农村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1964年以前菲律宾全国只有四所乡村中学,学生不足四百人,到1978年全国乡村中学则发展为两千所,为三十三万农村小学毕业生提供了接受中等教育的机会,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潘晓冬  严明华 《文教资料》2007,(10):183-184
文章阐述了中学图书馆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当树立“人文是科学之本,科学是立世之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理念,并指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21世纪中学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牧区的最大特点是地广大人稀,人群流动性大,生产季节性明显,这就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布局面广、量少、部分教学点经常处于变动状态。这种教育现状极不利于牧区民族教育(尤其是中等教育)的长期稳固发展。而寄宿制中学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缺陷,使牧区民族中等教育得以稳步发展,可以说,它是牧区民族中等教育长远发展的最佳模式。因此,应大力提价举办这种学校。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一理念准确地阐述了中学教育培养具有优秀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做到科学与人文并重,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中的核心理念。当前,如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就中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