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吉顿珠仁青大师是格鲁派早源地夏琼寺的创建者和宗喀巴大师的恩师。作为藏传佛教史上有重要贡献的一代大师,他的出生地却有卫藏、夏卜愣、昂拉、多宁等多种说法。本文经过周密考证,认为多宁说最确凿可信,应该成为定论。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散文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自清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散文的研究,更是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透过这一研究轨迹,我们可以找到对朱自清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散的艺术特色可概括为“真”和“情”两个字。“真”就是说真话、抒真情、写实景;“情”就是寓情与景、注情于人、融情入事。这两大特色构成了朱自清散的核心,使朱自清散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4.
大禹出生地的说法很多 ,但从考古与文献资料结合论证来看 ,当在山西为可信。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的散文浓而不腻,艳而不妖,朴而不俗,素而不淡,超乎寻常的淡远的美。他的散文《荷塘月色》更叫人叹服。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其文。(1)真挚深厚的感情的注入;(2)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3)对比映衬,多样统一的手法运用;(4)他不拘于从听觉写声音,而是用耳听,用心想像。唤起“联觉”,从而让触觉、听觉、味觉产生一个“通感”等几个方面来探求其本文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蔡锷出生地的两种主要说法,进而通过比较分析,认为“蔡锷出生邵阳说”较牵强附会,而“出生洞口说”则证据较充分,笔者认为,蔡锷出生地应在今洞口县水东乡杨湾村大坝上,而不是在今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  相似文献   

7.
关于杜甫的出生地,旧说均认为在河南巩县,更有甚者,还将其具体为“巩县城东二里的瑶湾”.本文就此进行了重新讨论与考察,认为巩县仅为杜甫之祖的迁徙居住处,其出生地则在今河南洛阳市,且杜甫家族至迟在杜审言晚年即已迁居洛阳.杜甫集中的“故乡”诗,除少许指杜甫在长安期间的寓家地外,其余所指全部为洛阳.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反复实地考察,提出了秦始皇在邯郸出生地段的大概念区位、中概念区位和小概念区位,并对认定秦始皇具体出生地区位的依据进行了论证.还对秦始皇出生地这一含金量很高的历史文化渊源提出了研究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建设项目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介绍了蔡锷出生地的两种主要说法 ,进而通过比较分析 ,认为“蔡锷出生邵阳说”较牵强附会 ,而“出生洞口说”则证据较充分。笔者认为 ,蔡锷出生地应在今洞口县水东乡杨湾村大坝上 ,而不是在今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  相似文献   

11.
以实地调查获得的《梁氏家谱》为史料,通过比较研究,确认第一位华人基督传教士梁发的出生地是广东省高明县罗俊乡西梁村,从而澄清和订正长期以来海内外著作有关梁发籍贯介绍中的“广州说”、“番禺新草说”、“高明古劳说”等谬误与模糊。  相似文献   

12.
朱元璋出生今明光市城北明光街道办事处赵府村(元代泗州盱眙县太平乡赵郢)这一历史事实,是基本可以定论的。但围绕他的出生地问题却争议了600多年,这与朱元璋本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几次不同表述:“濠,吾故乡”、“予生于濠梁”、“钟离之东乡”、“凤阳,朕故乡”及民歌传唱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从朱自清思想性格中对儒家中和思想的认同入手,分析了朱自清早期散文在题材,风格及思想上对儒家传统的继承和扬弃,从而揭示出在新旧文化交汇时,一种复杂而艰难的选择,以及与传统割不断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反复实地考察,提出了秦始皇在邯郸出生地段的大概念区位、中概念区位和小概念区位,并对认定秦皇岛具体出生地区位的依据进行了论证。还对秦始皇出生地这一含金量很高的历史文化渊源提出了研究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建设项目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朱元璋出生今明光市城北明光街道办事处赵府村(元代泗州盱眙县太平乡赵郢)这一历史事实,是基本可以定论的。但围绕他的出生地问题却争议了600多年,这与朱元璋本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几次不同表述:"濠,吾故乡"、"予生于濠梁"、"钟离之东乡"、"凤阳,朕故乡"及民歌传唱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对朱自清散文中以人做喻体的比喻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其以人喻月,景随人意;以人喻春,形象可感;以人喻色,随物而寓,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趣味”。  相似文献   

19.
朱元璋的出生地应以其本人的陈述和最早记载的官方文献为依据,即在今安徽省凤阳县境内.近年来,部分研究者重提的朱元璋出生盱眙说或明光说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20.
张静 《现代语文》2006,(4):60-60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学史上散创作的巨匠。他的《荷塘月色》、《背影》、《绿》等前期散的代表作一经发表,就广为流传,数十年来一直被选入中小学课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写作。这些抒情小品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何在呢?唐鼓先生说得好:“佩弦先生后期语言比前期更接近口语,但人们还是爱读他的《背影》、《荷塘月色》,这是有原因的,不能够象有些人那样简单地用小资产阶级感情共鸣来解释这个现象。……研究朱自清后期散的语言,注意朱自清前期散的情致,我们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朱自清的风格。”这句话里的“情致”是个关键词。作为。一种臻于极致的抒情体,朱自清前期散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这个“情”字。故而,为了进一步欣赏朱自清前期散,我想着重探讨一下这类散的抒情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