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引入伦理利己主义是当下我国学校德育在面临重重困境下的无奈之举,但教育者对伦理利己主义的后果则估计不足。教育生活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扬弃伦理利己主义:第一,学校教育可以通过文化自觉及其创造性转化,在整合伦理方式与社会结构的关系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培植抵御伦理利己主义的精神资源;第二,在教育生活中重构伦理道德的精神家园,为学生认同伦理道德提供客观基础,消解伦理利己主义的作用前提;第三,回归道德教育的精神生态,充分把握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德育价值,推进学生道德成长中的知行合一,以超越伦理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教师面临的教育伦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代中国教育伦理体系的构建中,中国教师面临着诸多的教育伦理问题:需要形成民主化的教育伦理精神和结构;必须满足市场、社会对教师“伦理道德”的新要求;教师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其祟高的化使命和开放的化视野。  相似文献   

3.
美对教育做出良善正当与否的判断,一个重要的标尺就是伦理学的若干原则。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证了教育的伦理基础。一是作为"人类理想"的教育目的所蕴含的伦理意蕴,即追求优秀和卓越的美德精神、追求崇高和生命意义的人生智慧、追求他律与自律相统一的道德规范;二是教育主体的伦理规范主要指在实践的伦理道德问题中确证了教育主体地位的教师的道德原则;三是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伦理调节、伦理激励、伦理升华等功能;四是伦理道德作为教育内容,是学校教育实践中的一个核心。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时代,由于信息化教育伦理与计算机伦理、信息伦理、技术伦理、教育伦理等应用伦理内容相互交叉渗透,由此导致信息化教育伦理道德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随着信息技术和学科教育教学不断地融合,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都涉及信息化教育伦理道德的培养.所以信息化教育伦理道德研究成为当代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追寻人文理想的校园伦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园不仅仅具有空间的物理意义,它应该是一个教育共同体,一个以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和德性生成的教育共同体。校园中存在着三对主要关系:师生关系、同侪关系和同僚关系,它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作为隐性教育资源的校园伦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陶冶和熏陶的功能。校园伦理研究要从制度上对校园进行伦理的审视,研究学校这个组织性团体应当担负的伦理责任和应尽的道德义务。虽然学校是社会中的一部分,但是学校不能流于世俗,它应是理想和超越的化身,不断地追寻人文理想应是校园伦理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深深地拷问着高校的教育伦理、管理伦理和服务伦理,用伦理化视角找寻其预防和化解方法应该是根本之策。预防和化解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最主要伦理路径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实现高校制度伦理化;加强对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弘扬和培育高校民主精神;建设富含伦理精神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深深地拷问着高校的教育伦理、管理伦理和服务伦理,用伦理化视角找寻其预防和化解方法应该是根本之策.预防和化解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最主要伦理路径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实现高校制度伦理化;加强对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弘扬和培育高校民主精神;建设富含伦理精神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伦理道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伦理道德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渗透式的伦理道德教育是完善专业教育内容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必要手段。从确立与专业相关的伦理教育目标、开设职业伦理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基本伦理准则的确立和应用性伦理道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宋晔 《上海教育》2007,(7B):51-52
所谓校园伦理,就是对校园建设及其文化的道德性追问,强调学校对学生的成长所肩负的“教育责任”,以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德性发展为目标。校园伦理就是对校园文化进行伦理的审视,它是一种维度,是一种衡量学校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道德尺度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伦理道德教育为国家教育的重点。伦理道德教育乃是陶铸国民伦理道德的基础,亦是培养国民民主法治修养的根基。台湾的伦理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向呈现为以下几点: 一、继续发扬国有的伦理道德; 二、结合家庭、学校、与社会推展伦理道德教育; 三、伦理道德教育目标宜着重明事理辨是非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培养学生民主法治的精神; 五、研究配合各科学实施伦理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伦理功能是指教育具有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功用性,教育具有直接形成人的道德品格的功能,教育具有规范和传承社会社会伦理道德功能;教育与人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是教育伦理功能研究的逻辑的起点,教育伦理功能实现的途径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教育伦理功能实现的方法是通过知识和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2.
试析当代我国学校教育公共伦理资源的亏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玉华 《中国教育学刊》2006,5(12):25-27,3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浪潮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推进与深入,学校场域中,政党精神伦理的祛魅成为一个不争事实.井感染式地造成了我国学校在学生公共伦理精神培育中伦理资源亏空的事实。在公共伦理精神养成的主阵地——班级生活和课堂教学在此方面的使命弱化,以及学校培育关键人——教师公共使命的式微是最典型的表现。而这一切都是由于学校对公共伦理责任承担上的不充分。  相似文献   

13.
对构建青少年网络伦理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社会网络化的进程中,作为中国网民中最具活跃性和代表性的群体-青少年群体,其网络生活方式的质量高低、文明与否,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精神和道德水平的状况,对现时和未来的中国文明与进步都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分析青少年网络伦理道德的现状,构建与时代共鸣的青少年网络伦理精神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教育伦理是在教育科学和伦理科学之间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要把握教育伦理的本质,既要揭示出教育在培养人的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内在联系和规定性,又要揭示其与其它教育观念以及一般伦理观念的区别性。一般说来,教育伦理就是在培养人的活动中的伦理道德,它是一定社会教育活动关系在人们教育观念中的伦理化反映,是调节人们之间教育活动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主体把握社会教育活动的一种实践精神,是一定社会道德在教育活动中的特殊反映。  相似文献   

15.
杨燕 《教书育人》2006,(7):88-89
一、教育伦理学的界定 教育伦理学是教育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教育管理和教师劳动过程中伦理道德问题的综合性学科。尽管教育伦理的思想在中外古已有之,但作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学科则相对较晚。在高校尤其在师范高校,教育伦理学往往作为“两课”中的必修课在师范本科生中开设,其最终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对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教育目能所有基本要素中的伦理因素进行阐述,从而探讨在培养入这个教育根本目的中的伦理精神和伦理价值以及教育伦理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尊重关爱学生,这是社会伦理道德在师生关系上的具体体现,蕴涵着人道主义精神,使教育在其发展中越来越被赋予了人道性的追求。教育的人道性要求,使尊重关爱学生不仅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还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从而被视为当代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7.
理性、自由与责任是紧密相连的概念.学校教育非常重视学生伦理道德水平的培养.从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可以看出,责任意识的培养对于个体适应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实现个体自由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生态伦理的要求.在教育领域中,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首先,责任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理性化思考能力提高;其次,能提升学生的伦理道德水平;最后,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性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编     
大学教育是一种具有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的道德共同体。这种道德共同体一方面是以伦理关系为基础的,以一定伦理价值为取向的共同实体;另一方面,这种道德共同体是以社会价值导向和道德主流为合理性依据的行为共同体。它的对外关系是大学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契约性;其对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伦理关系。没有伦理精神就没有学校教育,缺乏伦理精神的学校就会与世俗性的社会混为一体,学校就有沦为“学店”的危险。因此,高校德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的伦理精神前提:第一,道德的真诚———对教育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9.
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增强高校学生责任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伦理道德扩展了高校学生的德育内容,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生态责任伦理教育是新时期的呼唤;生态伦理是一种责任伦理;生态伦理教育是一种责任意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孝意识是中华伦理道德的原点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思想莫不发端于孝意识。在儒家思想学说中,孝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伦理及政治功能向来为人们所重视。综合考察孝的宗教、哲学意义及人文伦理意义,才能合理解释其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