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福特制向后福特制的转型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新的演变趋势。作为具体的生产方式,福特制的基本特征是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对应,而后福特制的特征则是柔性生产与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的对应。与这一生产组织方式转变相适应的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劳资关系、企业和产业政策以及国际关系等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变迁。其中,新自由主义、新公司主义和新国家主义及其创新国家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演变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软件资本循环过程可以发现,软件产品存在一次性劳动创造价值,多次甚至无限次复制使用价值的价值倍增效应和边际效用递增效应,软件的效用成为决定软件价值量的最主要因素.软件资本构成中人力资本占据决定性的地位,软件企业应当通过提高软件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加强软件开发过程控制来确保软件资本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4.
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数字劳动成为数字资本与数字技术双重把控下的一种新型劳动形式,仍然属于异化劳动,在资本逻辑的控制下,数字劳动者遭受着隐秘的剥削。对数字劳动异化的批判,需要探索和洞悉数字劳动异化的本质,探究处于数字资本逻辑主导下的数字劳动异化的新特征,在对数字劳动四重异化现象进行深刻揭露和批判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扬弃数字劳动异化之路径,更新劳动观念,秉承共享的价值理念,共同建设共享的社会主义数字空间。  相似文献   

5.
关于西周的劳动生产方式、生产率和人口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时期的农业劳动者还没有形成以个体家庭为基础的经济单位,“公田”、“私田”上的劳动都是以家族集体协作劳动方式为主。“私田”不是“私有田”或“农奴份地”,只是农民家族集体劳动、集体分配收获物的“民用田”。那时一个劳动力一年产粮大约为400公斤。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耕牛逐步推广应用,农民个体家庭劳动方式逐步取代集体协作劳动方式,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3倍,由此导致了社会制度大变革。西周极盛时期人口可能为1000万左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浩瀚文字的历史脉络出发,通过对汉文书法和蒙文书法的逆锋入笔、中锋运笔、回锋收笔的对比阐述,进而提出一个民族的劳动生产方式决定着这个民族的书法精髓与美学灵魂。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流通组织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流通组织理论体系并不是单纯建立在对流通组织的分析上,而是把流通组织和生产组织有机结合起来,在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的动态结合中展开分析的;巴罗和斯威齐对流通组织理论表现了高度的关注,认为在一体化条件下,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相互融合;布雷弗曼认为流通组织的出现是分工的结果,而且随着分工的深化,流通组织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流通组织理论的研究是在与生产组织的联系和发展中展开的,流通组织在福特制生产方式向后福特制生产方式演进中的变迁,有力地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流通组织理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学教师情绪劳动与组织承诺的关系。方法:对258名中学教师施测教师情绪劳动问卷和教师组织承诺问卷,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男女教师在情绪劳动的表面行为维度存在差异(t=2.24,P〈0.05).在其他维度及组织承诺各维度上不存在差异;初高中教师在组织承诺的理想承诺维度存在差异(t=-2.29,P〈0.05),在其他维度及情绪工作各维度上不存在差异。(2)教师情绪劳动的主动深度行为与组织承诺各维度均存在正相关(r=0.127,0.194,0,258,0.243),表面行为与组织承诺各维度均不相关,被动深度行为与理想承诺、投入承诺维度存在正相关(r=0.170,0.239),与感情承诺、规范承诺不相关。(3)主动深度行为能预测感情承诺、规范承诺与投入承诺;学校层次能预测理想承诺;性别能预测表面行为。结论:教师情绪劳动与组织承诺存在一定的关系;主动深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组织承诺;主动深度行为与理想承诺、被动深度行为与投入承诺的关系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9.
10.
翻译作为人类交流与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民族文化资本的积累和流通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所具有的话语权甚至会间接地推动世界的"话语"流向.因此,在全球化浪潮涌动的今天,如何积累和利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抵制世界上的文化中心主义、提倡文化的多元和超越,是每一个公民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译界需要探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1.
朱占峰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1):101-104
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思研究了商品生产与流通的关系,分析了商品流通的作用,探索了商品流通的基本环节,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流通理论体系。但在社会分工与交换相互促进的动态循环上升运动中,经济行业内部分工在进一步细化,流通业在传统商业的基础上衍生出许多新的分支,这些分支构成了现代流通业发展的基本框架。要有效促进流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在这些分支的建设上创立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思研究了商品生产与流通的关系,分析了商品流通的作用,探索了商品流通的基本环节,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流通理论体系.但在社会分工与交换相互促进的动态循环上升运动中,经济行业内部分工在进一步细化,流通业在传统商业的基础上衍生出许多新的分支,这些分支构成了现代流通业发展的基本框架.要有效促进流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在这些分支的建设上创立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化视野下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化视野下看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史学界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不难发现郭沫若、吕振羽和侯外庐对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化并使之中国化的过程,而"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中国化和中国社会革命实践之间又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中国化使学术界形成了社会历史发展"一元多线"的认识,这是以后打破社会历史发展"一线论"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4.
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最重要的实习之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开创了与山东省桓台县科技局联合开展环境工程生产实习的新模式,有效提高了实习质量.具体实施过程的经验表明,本着互惠共赢的原则,注重前期充分沟通,选择全面综合的实习点,并采取多样有效的实习形式,注重实习成果的深化与后续全面合作是该模式成功的关键.在后续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辅助内容的全面并落到实处,才能促进该模式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低,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要变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教育和培训是根本。  相似文献   

16.
人才生产(即人类自身的生产)是指人们为了使人类社会后继有人所进行的生养、培育后代的过程,人才生产可分为生、养、育这样三个相互连接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人才生产具有本能性、计划性、家庭代际性和人本综合性等特征。人才生产力(人类自身生产力)是指人们生殖、养育人才的能力,它包括生殖能力和养育能力两方面,养育能力又进一步可以分解为抚养能力和教育能力。社会的人才生产力由人的生殖能力、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教育能力共同决定,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是教育能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社会培育人才的能力是提高社会人才生产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经济全球化使得劳动力的跨国流动成为可能并得到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将会有更多的劳动力向境外输出并且接纳更多的外来劳动力。本文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跨国流动的现状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据此提出了促进劳动力跨国流动合理有序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独立学院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其人才培养模式逐渐面临着诸如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竞争激烈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大量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此同时,近几年来,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用工荒现象愈演愈烈,逐渐从东部沿海城市蔓延到西部地区。伴随着适龄入学人口的减少及大学的扩招,独立学院的发展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更拥有政策上难得的历史机遇,独立学院可以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模式,构建并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农民大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又是制约解决整个“三农”问题的瓶颈,那么,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科学地实现转移,也就是农业实现现代化和农民富裕问题的核心。因此,在转移模式的选择上,应该对别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有所借鉴,以便科学地研究与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20.
知识生产与创新是学科存在的命脉,对比三种教育技术学的知识生产方式得知:"过程与资源"范式和"媒体技术应用"范式由于所关注侧重点不同,其研究对象的选择缺乏独特性与稳定性,因而无法生产出可以真正被检验的学科知识;而"教育教学系统构造技术"范式则围绕其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