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欧美国家科技论文网络共享版权保护存在的四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科技论文网络共享的版权保护模式,以便于中国科技论文网络共享版权保护之发展及实施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版权保护和网络共享两者在目的、宗旨方面是一致的,适度的版权保护为信息网络共享提供了一个井然有序的市场和制度空间,使信息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共享。科技论文网络共享的版权保护基础,是在网络授权的前提下,在价值取向相一致的背景下,追求和实现科技论文网络共享各个主体间的利益平衡。科技论文网络共享的版权保护原则,具体表现为尊重作者优先权原则、尊重使用者合法利用权原则和维护利益平衡原则。  相似文献   

3.
国外开放存取科技论文网站的可用性特点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开放存取学术出版联盟的第一类正式会员为研究对象,对具有代表性的开放存取科技论文出版网站进行了可用性调研,涉及页面布局、导航、内容组织和获取、检索与移动友好五个方面,以统计分析为主,结合在线评估工具,分析了国外开放存取科技论文网站的可用性特点,并总结了我国开放存取科技论文网站建设应借鉴的经验与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科技论文网络共享与版权保护的冲突及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科技论文网络共享与版权保护之间的关系,指出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即推动知识的创造与传播。同时指出在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冲击下,科技论文网络共享与版权保护之间又存在一些冲突。围绕二者之间的冲突,提出了相应的版权平衡策略。  相似文献   

5.
开放存取有助于促进学术交流,也是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公益开放存取平台,入网期刊包括大学学报和专业期刊,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和人文社科等学科。介绍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基本情况,在科技期刊开放存取方面的举措,探讨了今后科技期刊开放存取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移动阅读受到关注,提高开放存取科技论文网站可用性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发现目前国外开放存取科技论文网站的移动可用性总体不够理想。移动网站可用性建设要遵循一定的要求,主要包括高兼容能力、实施优化、保持简洁、关注移动用户与环境特点。移动网站建设不应以“缩小化”策略将桌面网站迁移到移动平台上,而应进行创新设计。结合开放存取的特点,本文从网站设计、交互功能、导航、搜索与资源等方面探讨了开放存取科技论文网站的移动可用性建设。  相似文献   

7.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版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界定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内涵及介绍现有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版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版权模式及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探讨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版权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平台的发展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既是一个开放存取的资源整合平台,也是一个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科研人员提供为方便、快捷交流的平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资源内容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成功之处,也存在一些的问题。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扩大收录学科范围、服务范围,而信息服务营销工作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在科技出版产业链中,片面强调经济利益会侵害公众获取知识的权利.因此.在科技出版领域采用开放存取模式来出版学术论文有其现实意义和必要性.PMC作为全球著名的非营利性开放存取机构主题仓储,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科技出版网络平台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介绍了PMC的运作模式,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从而为我国科技论文发表平台的建设提出了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我国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资源推动的原因及意义的基础上,从传统观念文化、传统科研评价及激励机制、法律和技术角度对制约我国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资源推动的因素或障碍进行系统剖析,重点论述不同学科、科研人员、科学协会、期刊出版商的相关态度和做法,从而为我国科技论文在线交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指明努力的方向与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探析学术文献传播和运用的新途径:开放访问运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世纪90年代末,开放访问运动兴起,建立科研论文的开放共享的文献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本文阐述了开放访问运动的概念、背景和意义,概括了开放访问运动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搜索引擎市场在图书馆领域的拓展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目前几个影响较大的搜索引擎在图书馆领域的拓展情况入手,总结了这一现象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以及图书馆的优势和今后的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计算网络影响因子对站点进行评价,着重介绍网络影响因子(WIF)在网络计量学中的具体应用。利用搜索引擎AltaVista对中国知名大学网站WIF的测评及其改进进行分析,并就网络影响因子作为网站评价工具的客观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几种增加WIF可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开放存取论文下载与引用情况计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论文引用、下载数据,对开放存取论文被引用的年代分布情况、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开放存取论文达到被引峰值的时间在延长,互联网并没有加快开放存取论文的老化,反而有延缓之势;②单篇论文的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③应用性、综述性论文更容易出现高下载低引用现象;④从长期、整体角度来看,开放存取论文的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之间呈现正相关趋势;⑤被引频次侧重于反映开放存取论文的内在质量,下载频次则反映外部评价指标(可识别性、可获得性、传播速率等)。图3。表2。参考文献39。  相似文献   

15.
全球跨知识库服务项目及其搜索引擎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的知识库服务发展很快,而且其内容也在剧增,跨知识库服务已成为一种新颖的服务方式。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全球11个跨知识库服务项目及其相应的知识库搜索引擎的情况,同时对这些知识库搜索引擎收录的知识库的重叠情况做了统计和分析,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对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我国政府网站检索服务现状和对政府网站检索服务研究的不足,从用户的检索功能需求出发,并借鉴美国政府网站建设的经验,论述政府网站的检索服务。  相似文献   

17.
CiteSeerX的兴起与开放获取、电子科研和引文标引系统有着直接的关系。文章通过分析CiteSeerX的搜索原理和重要功能,与同为学术搜索引擎的GoogleScholar进行对比,明确其优势所在,指出它的不足,给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uses Google Scholar (GS) as a source of data to analyse Open Access (OA) levels across all countries and fields of research. All articles and reviews with a DOI and published in 2009 or 2014 and covered by the three main citation indexes in the Web of Science (2,269,022 documents) were selected for study. The links to freely available versions of these documents displayed in GS were collected.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more reliable (sustainable and legal) forms of access and less reliable ones, the data extracted from GS was combined with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DOAJ, CrossRef, OpenDOAR, and ROAR. This allowed us to distinguish the percentage of documents in our sample that are made OA by the publisher (23.1%, including Gold, Hybrid, Delayed, and Bronze OA) from those available as Green OA (17.6%), and those available from other sources (40.6%, mainly due to ResearchGate). The data shows an overall free availability of 54.6%, with important differences at the country and subject category levels. The data extracted from GS yielded very similar results to those found by other studies that analysed similar samples of documents, but employed different methods to find evidence of OA, thus suggesting a relative consistency among methods.  相似文献   

19.
科学交流载体的演变、开放获取运动的推动及学术出版模式的创新,使预印本逐步成为备受关注的科学交流模式。在相关主体的联合推进下,学术界逐渐接受和认可预印本的学术交流价值。本文梳理了预印本学术交流模式演化历程,将预印本学术交流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小型学术团体驱动的探索实验期(1990年前)、学科与技术驱动的初创时期(1991—2012年)、多主体驱动的极速扩张时期(2013—2019年)和疫情影响下的加速发展时期(2020年至今)。从平台类型、出版融合、技术创新、学术社区团体、成果认可和运营经费等方面出发,总结归纳预印本学术交流模式的发展特征,并对我国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1)加强预印本著作权认可,保障预印本首发权认定;(2)促进预印本和期刊协同发展,形成统一的开放学术出版流程;(3)构建预印本论文开放评议机制,化解“以刊评文”难题;(4)营造预印本学术交流氛围,培育中国预印本文化;(5)开放互联形成集群效应,提升预印本平台的国际影响力。图1。参考文献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